大学名称 | 大学分类 | 招生省份 | 招生年份 | 考生类别 | 批次名称 | 最低分数线 | 最低位次 | 选科要求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海南 | 2021 | 综合 | 本科 | 628 | 6216 | 物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海南 | 2021 | 综合 | 本科 | 625 | 6546 | 不限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海南 | 2021 | 综合 | 本科 | 610 | 8420 | 物 或 化 或 生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河南 | 2021 | 文科 | 本一 | 601 | 6544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安徽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99 | 6407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海南 | 2021 | 综合 | 本科 | 596 | 10427 | 物 和 化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河南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96 | 28854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云南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95 | 4919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湖北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93 | 5035 | 历史+不限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90 | 20575 | 物理+不限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江西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89 | 5274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四川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88 | 27357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辽宁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88 | 3764 | 不限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87 | 32732 | 物理+不限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河北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86 | 4382 | 不限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85 | 18333 | 物理+不限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84 | 35680 | 物理+不限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83 | 23866 | 物理+化学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贵州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82 | 5240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81 | 24824 | 物理+不限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福建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80 | 16285 |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天津工业大学(较高收费) | 理工 | 河南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78 | 43977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76 | 22892 | 物理+化学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湖南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75 | 4758 | 历史+不限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浙江 | 2021 | 综合 | 1段 | 574 | 69935 | 不限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74 | 43926 | 物理+化学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重庆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73 | 25553 | 不限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河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71 | 28818 | 不限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四川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71 | 7120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辽宁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70 | 18648 | 不限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江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69 | 19515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66 | 51847 | 物理+不限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福建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66 | 21829 | 物理+选考化学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福建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64 | 4812 |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安徽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64 | 31244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山东 | 2021 | 综合 | 1段 | 564 | 44363 | 不限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云南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63 | 18487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63 | 30513 | 物理+不限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江苏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62 | 28497 | 物理+不限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江苏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60 | 10906 | 历史+不限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山东 | 2021 | 综合 | 1段 | 556 | 52917 | 不限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广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49 | 16183 | |
天津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 理工 | 安徽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49 | 40858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山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A | 546 | 17507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陕西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45 | 5189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福建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43 | 32058 |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江苏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42 | 44818 | 物理+化学 |
天津工业大学(B) | 理工 | 山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B | 539 | 20056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黑龙江 | 2021 | 文科 | 本一A | 535 | 2762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甘肃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33 | 3554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陕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28 | 19881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黑龙江 | 2021 | 理科 | 本一A | 521 | 12461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吉林 | 2021 | 理科 | 本一A | 519 | 11322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内蒙古 | 2021 | 文科 | 本一A | 513 | 5136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新疆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11 | 1989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甘肃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05 | 13332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上海 | 2021 | 综合 | 本科 | 491 | 17726 | 物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内蒙古 | 2021 | 理科 | 本一A | 489 | 15640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贵州 | 2021 | 理科 | 本一 | 488 | 31237 | |
天津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 理工 | 内蒙古 | 2021 | 理科 | 本一A | 486 | 16180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上海 | 2021 | 综合 | 本科 | 480 | 20185 | 不限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新疆 | 2021 | 理科 | 本一 | 477 | 8594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上海 | 2021 | 综合 | 本科 | 474 | 21513 | 物 和 化 |
天津工业大学(B) | 理工 | 内蒙古 | 2021 | 理科 | 本一B | 473 | 18594 | |
天津工业大学(B) | 理工 | 黑龙江 | 2021 | 理科 | 本一B | 468 | 23686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宁夏 | 2021 | 理科 | 本一 | 444 | 8500 | |
天津工业大学 | 理工 | 青海 | 2021 | 理科 | 本一 | 422 | 6322 | |
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始建于1912年,2000年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获批国防科工局与天津市共建高校,是我国最早开展纺织高等教育的学府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综合大学。
学校总占地面积约19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学校下设5个学部、24个学院、1个书院、2家附属医院,现有在校本科生22000余人,全日制硕士生4700余人,博士生近500人,成人教育学历生1500余人,各类留学生2050余人(学历生500余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2100余名, 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00余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00余名。拥有两院院士7名、教育部*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名,拥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海外引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0余名,省部级各类人才近200名;拥有全国首批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团队40余支,入选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坚持“工科做强、理科做优、文科做精、医科做好”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统筹发展的良好学科生态布局。学校现有65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1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天津市品牌专业、6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8个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12个应用型专业,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学科入选天津市“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学科入选天津市“双一流”建设特色学科(群)、12个天津市重点学科;拥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1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18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本科教学质量提升九大计划,着力培养胸怀经纬、求真务实、品高学优、工勤业精、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青睐。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9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天津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天津市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1个,“创客空间”先后被认定为首批天津市众创空间和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近年来,学生每年在学科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均超过800项,培养出了以全国道德模范徐伟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大学生和先进集体。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天津市“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工作示范校”。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学校鼓励自主创新,彰显现代纺织和国防军工特色,拥有天津市属高校中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离膜与膜过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有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和天津市工程中心6个、天津市国际联合研究中心6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建有天津市*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市膜分离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天津市工业设计中心。近年来承担了“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有关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近千项,并取得多项标志性和突破性成果,连续九年蝉联11项、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13项,获授权专利1000余项。学校形成了“先进纺织复合材料”“膜分离技术”“电机系统及其智能控制”“功能纤维与技术纺织品”“纤维界面处理技术”“现代机械装备”等特色科研优势,多项科研成果打破国际垄断,应用于重大疫情防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高科技产业。
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高校。学校与德国、英国、瑞士、芬兰、澳大利亚、美国、韩国等6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110多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学校入围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奖2个奖项,加入欧洲纺织大学联盟,在布基纳法索建立该国首所孔子学院,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共建“旁遮普天津技术大学”。校际交流开展本科“2+2”“3+1”和研究生交流学习、双学位等多种形式的学生交流项目,每年大力选派本科生、研究生到国(境)外留学,同时接收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学生来校学习。
学校积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天津市首批“文明校园”、“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入选文化部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基地,建有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中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面向未来,学校将在*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秉承“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办学理念,光大“严谨、严格、求实、求是”的学校品格,弘扬“爱校尚德、励学笃行、求实创新”的学校精神,聚焦“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建设具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水平大学,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