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西师范大学美术类、书法学类专业外省录取情况统计表
省(市) |
专业 |
原计划数 |
实际录取人数 |
录取综合分 |
综合分计算方式 |
|
最高分 |
最低分 |
|||||
天津 |
绘画 |
2 |
2 |
514.29 |
508.105 |
综合分=文化分*0.4+专业成绩*2.5*0.6 |
河北 |
美术学 |
4 |
4 |
542.88 |
537.85 |
综合分=文化分*0.3+(专业分/专业满分)*750*0.7 |
绘画 |
4 |
4 |
542.76 |
533.23 |
||
江苏 |
美术学 |
3 |
3 |
509 |
500 |
综合分=按文化分+专业分 |
绘画 |
2 |
2 |
494 |
493 |
||
安徽 |
美术学 |
3 |
3 |
713.62 |
706.95 |
综合分=专业成绩/专业满分*300+文化成绩/文化成绩满分*700 |
绘画 |
3 |
3 |
729.27 |
701.82 |
||
书法学 |
5 |
5 |
673.13 |
669.13 |
||
江西 |
美术学 |
3 |
3 |
531.7 |
530.45 |
综合分=专业分/450*750*0.7+文化分*0.3 |
绘画 |
2 |
2 |
530.07 |
528.97 |
||
山东 |
美术学 |
2 |
2 |
553.9 |
552.82 |
综合分=专业分*750/300*0.7+文化分*0.3 |
绘画 |
2 |
2 |
544.3 |
539.03 |
||
河南 |
美术学 |
3 |
3 |
71.58 |
71.39 |
综合分=专业分/3*0.6+文化分/7.5*0.4 |
绘画 |
3 |
3 |
68.74 |
66.48 |
||
书法学 |
5 |
5 |
73.7 |
72.94 |
||
湖北 |
美术学 |
3 |
3 |
604 |
588 |
综合分=[(文化分总分+优录加分)*40%+专业统考成绩*60% ]*2 |
绘画 |
3 |
3 |
585.6 |
583.2 |
||
湖南 |
美术学 |
2 |
2 |
298.8 |
297.2 |
综合分=文化成绩(含政策加分)*30%+专业成绩*70% |
绘画 |
2 |
2 |
298.9 |
298.7 |
||
书法学 |
3 |
3 |
307.1 |
304.4 |
||
广东 |
美术学 |
3 |
4 |
512 |
503 |
综总分=文化分*0.4+专业分*2.5*0.6 |
绘画 |
2 |
4 |
499 |
494 |
||
贵州 |
美术学 |
3 |
3 |
244.32 |
238.99 |
综合分为专业统考成绩,专业统考成绩相同时按高考文化成绩位次排序 |
绘画 |
2 |
2 |
244.98 |
238.65 |
||
书法学 |
3 |
3 |
243.66 |
234 |
||
云南 |
美术学 |
2 |
2 |
70 |
69.6 |
综合分=文化成绩*50%+专业成绩*50% |
绘画 |
3 |
3 |
68.7 |
68.1 |
||
甘肃 |
美术学 |
4 |
4 |
224.82 |
220.22 |
综合分=文化课总分(不含政策性加分)÷750×300×30%+专业课总分×70% |
绘画 |
3 |
3 |
222.56 |
219.82 |
||
书法学 |
3 |
3 |
216.48 |
214.86 |
||
山西 |
美术学 |
2 |
2 |
65.29 |
64.81 |
综合分=专业分/3*0.6+文化分/7.5*0.4 |
绘画 |
4 |
4 |
64.46 |
62.73 |
||
书法学 |
5 |
5 |
66.07 |
61 |
||
浙江 |
美术学 |
2 |
2 |
561 |
557 |
综合分=专业分/3*0.6+文化分/7.5*0.4 |
绘画 |
2 |
2 |
548 |
544 |
||
福建 |
美术学 |
3 |
3 |
73.05 |
71.30 |
综合分=专业分/3*0.6+文化分/7.5*0.4 |
绘画 |
3 |
3 |
70.76 |
70.58 |
||
书法学 |
3 |
3 |
73.84 |
73.26 |
||
四川 |
书法学 |
3 |
3 |
256.67 |
251.33 |
综合分为专业分 |
陕西 |
美术学 |
2 |
2 |
66.16 |
65.82 |
综合分=专业分/3*0.6+文化分/7.5*0.4 |
绘画 |
3 |
3 |
66.21 |
65.20 |
2020年广西师范大学在广西本科提前批体育类各专业录取情况一览表
专业名称 |
科类 |
录取年份 |
录取人数 |
综合分 |
文化分 |
专业分 |
最低排位 |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高分 |
最低分 |
|||||
体育教育 |
体育类 |
2020 |
179 |
487 |
448 |
411 |
308 |
100 |
82 |
355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体育类 |
2020 |
30 |
459 |
445 |
373 |
314 |
98 |
82 |
396 |
根据广西区招生考试院体育类专业综合分算法,即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录取,按考生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部门关于体育类专业的投档规定,对体育高考成绩和文化成绩均达到所在省(市、区)体育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进档考生,参照考生志愿,按综合分=总分×70%+体育高考成绩×(750/100)×30%(综合分的计算分为两步:第一步,分数换算,将体育高考成绩按比例换算为满分为 750分的成绩,即体育高考成绩× 750/100;第二步,权重分配后相加,总分占 70%,换算后的体育高考成绩占 30%,即总分× 70%+ 换算后的体育高考成绩× 30%)。对总分和体育高考成绩均上线的考生,按综合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综合分相同时,按体育高考成绩排序,体育高考成绩也相同时,按总分排序(总分排序规则见上述文史、理工类考生排序)。
2018-2020年广西师范大学在广西少数(普通)民族预科班录取情况一览表
录取批次 |
科类 |
录取年份 |
录取人数 |
录取分数 |
二本控制分数线 |
|
最高分 |
最低分 |
|||||
免费少数民族预科 |
文史 |
2018 |
50 |
555 |
498 |
403 |
2019 |
50 |
527 |
475 |
388 |
||
2020 |
40 |
519 |
476 |
381 |
||
理工 |
2018 |
40 |
517 |
460 |
345 |
|
2019 |
40 |
520 |
470 |
347 |
||
2020 |
50 |
499 |
474 |
353 |
||
少数民族预科 |
文史 |
2018 |
100 |
545 |
507 |
403 |
2019 |
90 |
537 |
492 |
388 |
||
2020 |
110 |
515 |
477 |
381 |
||
理工 |
2018 |
115 |
509 |
443 |
345 |
|
2019 |
125 |
519 |
465 |
347 |
||
2020 |
155 |
516 |
456 |
353 |
大学名称 | 大学分类 | 招生省份 | 招生年份 | 考生类别 | 批次名称 | 最低分数线 | 最低位次 |
---|---|---|---|---|---|---|---|
广西师范大学 | 师范 | 河北 | 2020 | 理科 | 本科 | 567 | 56218 |
广西师范大学 | 师范 | 河北 | 2020 | 文科 | 本科 | 566 | 11044 |
广西师范大学 | 师范 | 河北 | 2018 | 文科 | 本二 | 562 | 16614 |
广西师范大学 | 师范 | 河北 | 2019 | 文科 | 本二 | 560 | 14653 |
广西师范大学 | 师范 | 河北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53 | 12070 |
广西师范大学 | 师范 | 河北 | 2012 | 文科 | 本二 | 550 | - |
广西师范大学 | 师范 | 河北 | 2014 | 文科 | 本二 | 545 | 16228 |
广西师范大学 | 师范 | 河北 | 2013 | 文科 | 本二 | 542 | 14928 |
广西师范大学 | 师范 | 河北 | 2014 | 理科 | 本二 | 538 | 72321 |
广西师范大学 | 师范 | 河北 | 2015 | 文科 | 本二 | 534 | 15466 |
广西师范大学 | 师范 | 河北 | 2016 | 文科 | 本二 | 530 | 17105 |
广西师范大学 | 师范 | 河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28 | 61650 |
广西师范大学 | 师范 | 河北 | 2012 | 理科 | 本二 | 522 | - |
广西师范大学 | 师范 | 河北 | 2015 | 理科 | 本二 | 520 | 67656 |
广西师范大学 | 师范 | 河北 | 2017 | 文科 | 本二 | 519 | 15935 |
广西师范大学 | 师范 | 河北 | 2018 | 理科 | 本二 | 518 | 75977 |
广西师范大学 | 师范 | 河北 | 2019 | 理科 | 本二 | 514 | 77097 |
广西师范大学 | 师范 | 河北 | 2016 | 理科 | 本二 | 512 | 79309 |
广西师范大学 | 师范 | 河北 | 2013 | 理科 | 本二 | 496 | 77031 |
广西师范大学 | 师范 | 河北 | 2017 | 理科 | 本二 | 482 | 75663 |
广西师范大学院校介绍
广西师范大学地处国际旅游胜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是国家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广西重点建设的“国内一流大学”高校,全国文明校园。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4100多亩;在职教职员工250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近27000人,硕士研究生7000多人,博士研究生350多人,各类留学生近1700人,成人教育学生26000多人。学校已发展成为广西教师教育的“领头羊”、人文强桂的“主力军”、科技兴桂的“生力军”、广西国际教育的“排头兵”。目前,学校正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综合改革,努力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的目标。
学校历史文化丰厚。学校前身——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32年,是广西高等师范教育的开端,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师范学校之一,曾六次更名,八次迁址,四度调整。抗战时期,与西南师范学院、昆明师范学院一起,成为抗日大后方著名的三所高等师范院校,并被誉为“西南民主堡垒”。1943~1978年,是广西唯一一所培养本科学历教师人才的高校。1983年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建校以来,杨东莼、薛暮桥、陈望道、欧阳予倩、林砺儒、陈翰笙、夏征农以及曾作忠、张云莹、谢厚藩、陈伯康、林焕平、钟文典、伍纯道等一大批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荟萃学校,秉承“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执教治学,弘文励教,为国家尤其是广西培养了40多万名教师和其他专业人才。2012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视察学校时,勉励师生“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一流大学”。
学校科教平台较高。现建制教学学院(部)21个,82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软件工程、体育学、世界史、物理学),1个专业博士点(教育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6个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软件工程、美术学)跻身全国前40%,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获B+档。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软件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获得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物理学获得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培育项目。广西(高校)重点学科35个,化学、工程学两个学科进入国际ESI排名前1%。学科专业涵盖了10大门类,文科的学科门类、博士点、硕士点及自治区级文科重点学科均位居广西高校前列。现有1个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广西民族药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广西应用数学中心,7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0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全区共30个),5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广西卓越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14个自治区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全校馆藏纸质图书359.92万册,中外文期刊97.15万册,电子图书244万册。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中宣部第三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研究基地、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等一批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基地。学校是CERNET华南地区网桂林主节点依托单位,是广西实施“人文强桂”建设工程主体单位,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学校设立了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学校师资素质优良。学校有专任教师2000多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近400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人数的48.68%;拥有博士学位700多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人数占总数的84.87%。硕士研究生导师1300多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00多人。学校有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约160人次,其中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国家“*”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20多人次,国家级各类人才称号已经齐全(包括双聘院士);有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广西八桂学者、广西特聘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等省部级人才约140人次。
学校教改成果显著。学校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国家一流课程7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所获国家级标志性成果在西部地区同类院校和广西高校中名列前茅;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优秀奖1项。现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优势特色专业15个、自治区优质专业11个,自治区在线开放课程8门,自治区一流课程51门,精品课程27门,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自治区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项目11个,自治区教学团队10个。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绩显著,近七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获得了1金8银17铜的好成绩。此外,学校始终坚守教师教育的使命与担当,确立了“引领广西、打造品牌、服务基础、走向海外”的教师教育发展思路,成为广西教师教育的“摇篮”,形成了涵盖各级各类师资培养的“全覆盖”体系,构建了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模式,为推动广西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