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21年天水师范学院在安徽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42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32954;
招生省份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年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
海南 | 543分 | 20506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安徽 | 541分 | 34796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海南 | 540分 | 21148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海南 | 539分 | 21376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海南 | 539分 | 21376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云南 | 537分 | 22229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江西 | 535分 | 24342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河南 | 528分 | 42273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 |
辽宁 | 527分 | 14674 | 2021 | 历史 | 本科批 |
重庆 | 526分 | 17214 | 2021 | 历史 | 本科批 |
海南 | 523分 | 25021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四川 | 522分 | 29267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 |
贵州 | 520分 | 21571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 |
天津 | 517分 | 29855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天津 | 517分 | 29855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湖北 | 515分 | 29978 | 2021 | 历史 | 本科批 |
湖北 | 513分 | 30875 | 2021 | 历史 | 本科批 |
江苏 | 512分 | 33891 | 2021 | 历史 | 本科批 |
河北 | 511分 | 30679 | 2021 | 历史 | 本科批 |
天津 | 511分 | 31123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湖南 | 510分 | 28259 | 2021 | 历史 | 本科批 |
天津 | 502分 | 33060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广东 | 501分 | 49685 | 2021 | 历史 | 本科批 |
广东 | 500分 | 49959 | 2021 | 历史 | 本科批 |
广东 | 500分 | 50058 | 2021 | 历史 | 本科批 |
重庆 | 498分 | 60081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宁夏 | 493分 | 4382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 |
甘肃 | 490分 | 10507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K段 |
山东 | 485分 | 183021 | 2021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广东 | 484分 | 155837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山西 | 484分 | 19653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甘肃 | 481分 | 12720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K段 |
辽宁 | 481分 | 51387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湖南 | 480分 | 100832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陕西 | 479分 | 19793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湖南 | 476分 | 104426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湖北 | 467分 | 84008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江苏 | 466分 | 119481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江西 | 465分 | 95725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湖北 | 464分 | 85426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河北 | 461分 | 124059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四川 | 461分 | 146612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江苏 | 458分 | 126166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云南 | 454分 | 79800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内蒙古 | 452分 | 11878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 |
广西 | 444分 | 37066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 |
安徽 | 442分 | 132954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山西 | 425分 | 83864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新疆 | 425分 | -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 |
陕西 | 420分 | 75025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河南 | 416分 | 274530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甘肃 | 410分 | 49597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黑龙江 | 404分 | 17044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贵州 | 398分 | 96954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甘肃 | 389分 | 60415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宁夏 | 385分 | 17723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广西 | 378分 | 112491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新疆 | 372分 | -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黑龙江 | 343分 | 62464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内蒙古 | 328分 | 52200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天水师范学院始建于1959年,2000年由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天水师范学院,2013年开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2015年被甘肃省列为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8年被国务院学位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办学思路与目标】学校秉承“困境中求生存,奋斗中谋发展”的精神,立足自身实际,紧跟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初步形成了教师教育、工程技术、商务管理、文化体艺四大类应用型专业群,明确了立足陇东南、服务甘肃省、走向全中国的办学定位和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主动接受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思路,确定了建设西部一流、国内知名、师范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
【院系设置】学校下设1个书院、17个二级学院,64个教学系(部)。
【办学条件】学校占地面积670亩,校舍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240万册,中外文期刊1331种,数据库40种;教学仪器设备值2.41亿元,固定资产10.69亿元。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384人(其中专任教师740人),有教授(研究员)111人、副高级职称教师306人,有博士学位教师210人(含在读)、硕士学位教师690余人。师资队伍中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扶持计划人选等11人;有甘肃省领军人才、优秀专家、飞天学者、师德标兵、园丁奖获得者、教学名师、4个一批人才、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人选等100余人。
【人才培养】学校面向全国26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1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研究生近800人。已为社会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以基础教育师资为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学校因“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受到国家教委的表彰奖励。
学校建有甘肃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大学生科技园1个,甘肃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类专业竞赛中获国家级奖100余项,省级奖800余项,特别是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甘肃赛区)中,连续六年位列省属高校第一名;法学专业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三年居全省高校前列;女子曲棍球队连续六届蝉联“宏奥杯”全国大学生曲棍球锦标赛冠军;考研率在省属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学科专业】学校现有中国史、生态学2个甘肃省一流特色学科群,有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生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和数学等8个省级重点学科。有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有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硕士、电子信息硕士、机械硕士、体育硕士、生物与医药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有6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6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现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精品课程2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
【科学研究】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2个省级科研机构,1个院士工作站。
近5年来,学校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8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6项,省(部)级项目190余项;先后有170余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获省(部)级奖励43项;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6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46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2100余篇,其中,SCI、CSSCI源刊物300余篇。主办的学术刊物《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先后多次荣获“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称号,“陇右文化研究”栏目多次荣获“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称号。
【交流合作】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120余家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关系。与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10余所高校建立对口帮扶和合作关系;与天水华天电子集团、东旭集团、天瑞重工等企事业单位联合成立“甘肃省高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院”“光电显示材料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等10余个平台,联合攻关技术瓶颈服务产业发展;建成“高加索地区研究中心”“中白生态环境研究所”2个国际合作平台,围绕“一带一路”文化、生态、环境等领域开展研究;与英、美、法、德等国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自2003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已培养了来自21个国家的留学生200余名。依托甘肃省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累计为区域培养农村新型技能人才6000余人。
【校园文化】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践行*。以红色文化教育体验馆为阵地赓续红色基因,以天水旋鼓舞、天水雕漆等为抓手推广发展地域文化,以张鸿勋等师德楷模为引领培育德育文化,以全国百强人文社团瀚海潮文学社为示范丰富社团文化,以校史馆、博物馆、霍松林艺术馆、雷达文学馆、校艺术馆为载体彰显美育特色,构建起“五位一体”的文化育人体系。
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8年获评首批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021年获批甘肃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