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学校 | 双一流建设学科 |
1 | 中山大学 | 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
2 | 华南理工大学 |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
3 | 暨南大学 | 药学 |
4 | 华南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5 | 华南农业大学 | 作物学 |
6 | 广州医科大学 | 临床医学 |
7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8 | 南方科技大学 | 数学 |
序号 | 学校名称 | 国家特色专业 | 专业方向 | 入选批次 |
1 | 华南理工大学 | 网络工程 | 网络工程 | 第一批 |
2 | 华南理工大学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集成电路 | 第一批 |
3 | 华南理工大学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 第二批 | |
4 | 华南理工大学 | 轻化工程 | 第二批 | |
5 | 华南理工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第二批 | |
6 | 华南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第三批 | |
7 | 华南理工大学 | 信息工程 | 第三批 | |
8 | 华南理工大学 | 建筑学 | 第三批 | |
9 | 华南理工大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第四批 | |
10 | 华南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第四批 | |
11 | 华南理工大学 | 自动化 | 第四批 | |
12 | 华南理工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第六批 | |
13 | 华南理工大学 | 城市规划 | 第六批 | |
14 | 华南理工大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第六批 | |
15 | 华南理工大学 | 生物工程 | 第六批 | |
16 | 华南理工大学 | 工商管理 | 第六批 | |
17 | 华南理工大学 | 核工程与核技术(核电站方向) | 新能源 | 第七批 |
18 | 华南理工大学 |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 | 新一代信息技术 | 第七批 |
大学名称 | 大学分类 | 招生省份 | 招生年份 | 考生类别 | 批次名称 | 最低分数线 | 最低位次 | 选科要求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海南 | 2021 | 综合 | 本科 | 717 | 939 | 化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海南 | 2021 | 综合 | 本科 | 715 | 986 | 物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海南 | 2021 | 综合 | 本科 | 708 | 1162 | 物 或 化 或 生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海南 | 2021 | 综合 | 本科 | 705 | 1249 | 不限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海南 | 2021 | 综合 | 本科 | 696 | 1567 | 物 或 化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海南 | 2021 | 综合 | 本科 | 687 | 1904 | 物 和 化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浙江 | 2021 | 综合 | 1段 | 647 | 8255 | 不限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重庆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46 | 3486 | 不限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四川 | 2021 | 理科 | 本一 | 644 | 4628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河南 | 2021 | 理科 | 本一 | 644 | 5865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辽宁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42 | 3091 | 不限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安徽 | 2021 | 理科 | 本一 | 638 | 3928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贵州 | 2021 | 文科 | 本一 | 636 | 787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36 | 5133 | 物理+不限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35 | 5323 | 物理+不限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安徽 | 2021 | 文科 | 本一 | 633 | 1165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33 | 5752 | 物理+化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33 | 5752 | 物理+(化或生)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河南 | 2021 | 文科 | 本一 | 630 | 1708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30 | 3858 | 物理+不限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福建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29 | 3514 |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28 | 4860 | 不限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28 | 4204 | 物理+化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江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 | 627 | 3309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27 | 4387 | 物理+不限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26 | 4580 | 物理+(化学或生物)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江西 | 2021 | 文科 | 本一 | 625 | 907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福建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23 | 4517 | 物理+选考化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福建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23 | 4517 | 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辽宁 | 2021 | 历史 | 本科 | 623 | 945 | 不限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22 | 11219 | 物理+不限 |
华南理工大学(国家专项) | 综合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21 | 8986 | 物理+不限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20 | 5869 | 物理+不限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湖北 | 2021 | 历史 | 本科 | 620 | 1574 | 历史+不限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17 | 13401 | 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
华南理工大学(国家专项) | 综合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17 | 10212 | 物理+化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重庆 | 2021 | 历史 | 本科 | 616 | 1297 | 不限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15 | 14591 | 物理+化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14 | 7421 | 物理+化学 |
华南理工大学(国家专项) | 综合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14 | 11211 | 物理+(化或生)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13 | 7699 | 物理+不限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13 | 7699 | 物理+(化学或生物)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广西 | 2021 | 文科 | 本一 | 612 | 789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云南 | 2021 | 理科 | 本一 | 611 | 5302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21 | 历史 | 本科 | 610 | 1549 | 不限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江苏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10 | 5039 | 物理+不限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江苏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10 | 5039 | 物理+(化学或生物)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山东 | 2021 | 综合 | 1段 | 610 | 11927 | 不限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江苏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09 | 5309 | 物理+不限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湖南 | 2021 | 历史 | 本科 | 607 | 1133 | 历史+不限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陕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 | 606 | 4193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江苏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06 | 6193 | 物理+化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广东 | 2021 | 历史 | 本科 | 605 | 2401 | 历史+不限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广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 | 604 | 3777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山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A | 602 | 4252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山西 | 2021 | 文科 | 本一A | 601 | 879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江苏 | 2021 | 历史 | 本科 | 601 | 1558 | 历史+不限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福建 | 2021 | 历史 | 本科 | 601 | 1164 |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黑龙江 | 2021 | 理科 | 本一A | 597 | 2778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四川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94 | 2733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贵州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93 | 3088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甘肃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90 | 1942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吉林 | 2021 | 理科 | 本一A | 588 | 3073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甘肃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87 | 597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陕西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81 | 2063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新疆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76 | 1422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内蒙古 | 2021 | 理科 | 本一A | 576 | 3676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上海 | 2021 | 综合 | 本科 | 558 | 4266 | 物 或 化 或 生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上海 | 2021 | 综合 | 本科 | 557 | 4406 | 物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上海 | 2021 | 综合 | 本科 | 554 | 4880 | 不限 |
华南理工大学(预科) | 综合 | 云南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50 | 23860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宁夏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49 | 1165 | |
华南理工大学(B) | 综合 | 内蒙古 | 2021 | 理科 | 本一B | 545 | 6894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吉林 | 2021 | 文科 | 本一A | 541 | 2263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青海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34 | 938 | |
华南理工大学 | 综合 | 青海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30 | 473 | |
华南理工大学(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华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为建筑老八校、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成员,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原名华南工学院,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是以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工科系及专业、广东工业专科学校为基础,调入湖南大学、武昌中华大学、武汉交通学院、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五所院校部分工科系及专业组建而成,为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分为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获得单位。学校办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史称“红色甲工”);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为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在全国高校首开部省共建之先河;1995年进入“211工程”行列;2001年进入“985工程”行列;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2020年进入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200强。
如今的华南理工大学已经发展为一所以工见长,理工医结合,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10%;10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4个学科领域跻身全球排名前1‰,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高等教育各类学生56万人,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位居全国高校和广东省高校前列,一大批毕业校友成为我国科技骨干、著名企业家和领导干部。学校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入选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学校以雄厚的原始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一流大学建设,建有2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08个部省级科研平台,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广东高校首位。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发明专利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稳居全国高校前列,2009年以来以第一专利权人获中国专利奖数量排名全国高校第一。
2017年,广州国际校区由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华南理工大学四方签约共建,这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新引擎,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办学模式又一次新的探索。校区按照“卓尔不凡,臻至一流”的发展定位,扎根中国、融通中外,汇集全球创新要素,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示范区建设,致力于建设成为集聚国际高水平团队、培养新工科领军人才、开展深度国际合作、聚焦前沿科学研究、推进高端成果转化和创新创造创业的高地,率先办成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新工科特色的世界一流示范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