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学院2021年艺术类录取分数线(福建、江西、河南、湖南、广西、海南、贵州)
省份 | 科类 | 专业名 | 文化分 | 文化分 | 专业分 | 专业分 | 综合分 | 综合分 |
平均分 | 最低分 | 平均分 | 最低分 | 平均分 | 最低分 | |||
广西 | 理科/物理组 | 产品设计 | 292.5 | 288 | 232.5 | 232 | 494.5 | 492 |
广西 | 理科/物理组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345 | 336 | 221 | 221 | 492 | 491 |
广西 | 理科/物理组 | 环境设计 | 308.86 | 262 | 227.14 | 222 | 492.43 | 490 |
广西 | 理科/物理组 | 美术学 | 304.5 | 261 | 230.75 | 227 | 496.92 | 491 |
广西 | 理科/物理组 | 视觉传达设计 | 269.5 | 260 | 236.67 | 234 | 495.83 | 491 |
广西 | 理科/物理组 | 舞蹈学 | 281.71 | 251 | 192.86 | 186 | 424.43 | 416 |
广西 | 理科/物理组 | 音乐表演 | 290 | 269 | 235 | 229 | 499 | 496 |
广西 | 理科/物理组 | 音乐学 | 278 | 255 | 234.86 | 227 | 497.71 | 489 |
广西 | 理科/物理组 全省汇总 | \ | 270.41 | 218 | 114.79 | 82 | 409.98 | 385 |
广西 | 文科/历史组 | 产品设计 | 355 | 291 | 229.14 | 218 | 509.6 | 504 |
广西 | 文科/历史组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360.13 | 315 | 229.48 | 215 | 511.57 | 504 |
广西 | 文科/历史组 | 环境设计 | 352.33 | 290 | 230.04 | 222 | 509.8 | 504 |
广西 | 文科/历史组 | 美术学 | 326.17 | 290 | 237.02 | 232 | 514.79 | 504 |
广西 | 文科/历史组 | 视觉传达设计 | 334.7 | 300 | 235.33 | 230 | 513.51 | 504 |
广西 | 文科/历史组 | 舞蹈学 | 341.37 | 295 | 195.14 | 185 | 445.4 | 431 |
广西 | 文科/历史组 | 音乐表演 | 328.74 | 303 | 236.56 | 230 | 515.08 | 506 |
广西 | 文科/历史组 | 音乐学 | 342.91 | 290 | 232.58 | 220 | 511.99 | 506 |
广西 | 文科/历史组 全省汇总 | \ | 340.39 | 290 | 227.48 | 185 | 502.03 | 431 |
海南 | 不分文理 全省汇总 | \ | 441.4 | 434 | 80.8 | 75 | 441.4 | 434 |
贵州 | 不分文理 | 产品设计 | 339.67 | 304 | 217.33 | 217 | 217.33 | 217 |
贵州 | 不分文理 | 环境设计 | 420 | 410 | 216.33 | 215 | 216.33 | 215 |
贵州 | 不分文理 | 美术学 | 355.33 | 300 | 219 | 219 | 219 | 219 |
贵州 | 不分文理 | 舞蹈学 | 389.33 | 336 | 197.33 | 195 | 197.33 | 195 |
贵州 | 不分文理 | 音乐学 | 400 | 383 | 209.67 | 208 | 209.67 | 208 |
贵州 | 不分文理 全省汇总 | \ | 380.87 | 300 | 211.93 | 195 | 211.93 | 195 |
福建 | 文科/历史组 | 产品设计 | 394.4 | 368 | 218.6 | 212 | 485 | 484 |
福建 | 文科/历史组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388 | 376 | 217.4 | 214 | 480.8 | 480 |
福建 | 文科/历史组 | 环境设计 | 393.4 | 353 | 218.6 | 204 | 484.6 | 483 |
福建 | 文科/历史组 | 美术学 | 407.4 | 365 | 216.4 | 205 | 487.2 | 486 |
福建 | 文科/历史组 | 视觉传达设计 | 401.2 | 363 | 217.6 | 205 | 486.2 | 485 |
福建 | 文科/历史组 | 舞蹈学 | 403.4 | 352 | 233.6 | 224 | 529.4 | 528 |
福建 | 文科/历史组 | 音乐表演 | 403.8 | 366 | 216.2 | 208 | 498.8 | 491 |
福建 | 文科/历史组 | 音乐学 | 397 | 357 | 215 | 210 | 495 | 491 |
福建 | 文科/历史组 全省汇总 | \ | 398.58 | 352 | 219.18 | 204 | 493.38 | 480 |
江西 | 不分文理 | 环境设计 | 352.4 | 332 | 342 | 337 | 504.6 | 502 |
江西 | 不分文理 | 美术学 | 366.8 | 333 | 336.6 | 332 | 502.6 | 501 |
江西 | 不分文理 | 视觉传达设计 | 371 | 356 | 340 | 338 | 507.8 | 506 |
江西 | 不分文理 | 舞蹈学 | 379.6 | 336 | 161 | 160 | 161 | 160 |
江西 | 不分文理 全省汇总 | \ | 366.21 | 332 | 233.36 | 79 | 322 | 79 |
河南 | 理科/物理组 全省汇总 | \ | 356 | 340 | 115.5 | 114 | 76.75 | 76 |
河南 | 文科/历史组 | 舞蹈学 | 348.25 | 336 | 159.5 | 157 | 159.5 | 157 |
河南 | 文科/历史组 | 音乐表演 | 375.75 | 356 | 154.25 | 148 | 154.25 | 148 |
河南 | 文科/历史组 | 音乐学 | 371.25 | 361 | 152.5 | 149 | 152.5 | 149 |
河南 | 文科/历史组 全省汇总 | \ | 365.08 | 336 | 155.42 | 148 | 155.42 | 148 |
湖南 | 理科/物理组 全省汇总 | \ | 393.8 | 370 | 267.4 | 259 | 661.2 | 658 |
湖南 | 文科/历史组 | 产品设计 | 390.4 | 383 | 238 | 233 | 283.2 | 283 |
湖南 | 文科/历史组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399 | 390 | 232.4 | 229 | 283.2 | 283 |
湖南 | 文科/历史组 | 环境设计 | 381.6 | 350 | 241.4 | 234 | 283.2 | 283 |
湖南 | 文科/历史组 | 美术学 | 392.6 | 375 | 236.6 | 231 | 283 | 283 |
湖南 | 文科/历史组 | 视觉传达设计 | 371 | 354 | 246 | 243 | 283.2 | 283 |
湖南 | 文科/历史组 | 舞蹈学 | 374.8 | 361 | 247.2 | 241 | 285 | 284 |
湖南 | 文科/历史组 | 音乐表演 | 373.6 | 341 | 261.6 | 253 | 295.6 | 295 |
湖南 | 文科/历史组 | 音乐学 | 386 | 385 | 257.4 | 256 | 295.6 | 295 |
湖南 | 文科/历史组 全省汇总 | \ | 383.63 | 341 | 245.08 | 229 | 286.5 | 283 |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广西省宜山师范学校,历经广西宜山专区师范学校、柳州师专、广西河池地区宜山师范学校等办学阶段,1978年12月国务院批准在宜山师范学校为基础上建立河池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79年5月经中共河池地委批准复办宜山师范学校(后更名为宜州民族师范学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在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河池学院,2003年7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宜州民族师范学校合并基础上建立河池学院,实行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河池市人民政府共建,以自治区为主的办学体制。2011年12月,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3年,学校获批为广西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6年1月,学校获批成为自治区层面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9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目前,学校已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初具特色的多科性地方本科院校。
学校现由龙江校区(老校区)和金山湖校区(新校区)组成,校园占地面积3600亩(含规划用地15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为36.78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614.03万元,生均超过1.51万元。校外实践基地236个,校内基础实验室(实训中心、实训室)313个。馆藏图书149.67万册(含电子图书47万册)。
学校具有70年的办学历史,现设有13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辅单位,50个本科专业,3个专科(高职)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其中,汉语言文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小学教育、体育教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化学等9个专业是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视觉传达设计、新闻学等专业是2018年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一体化建设专业,小学教育、制药工程等专业是2016年广西高等教育创优计划特色专业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网络工程、旅游管理、服装与服饰设计等专业是2015年广西优势特色专业,英语、软件工程、汉语国际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是2014年自治区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广西一流学科(培育),民族学、生物化工是广西重点学科,文艺学、应用化学是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人才创作培养基地、广西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研究基地是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还有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自治区级教学团队等多个优势学科专业平台。
学校教职工858人,其中专任教师671人,高级职称228人,硕士以上学位570人。外聘教师151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广西优秀教师、广西高校教学名师等一批优秀骨干教师。全日制在校生15000人,生源分别来自广西、湖南、福建、江西、海南等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与国外、境外15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已在10多个国家招收留学生。继续教育学生约2900人。
学校是广西专业硕士学位点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其中中国语言文学是硕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建设点,教育、体育、旅游管理、艺术专业硕士学位为2017—2020年重点建设点,学校正力争“十四五”末至少有3个学科达到硕士学位点授予的基本条件,2026年具备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
学校坚持以“扎根河池,服务地方,面向基层,强化应用,开放合作,突出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办学理念,在转型发展、创新创业、服务社会、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新发展。
学校立足地方,走产学研用融合、校企合作转型发展之路,创建了现代蚕桑丝绸产业学院、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大数据产业学院等多个现代产业学院。学校依托河池的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水电之乡、世界长寿之乡、世界铜鼓之乡、刘三姐故乡的“五乡”丰富自然物质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通过校政合作,创建了广西现代蚕桑丝绸产业学院、长寿养生旅游学院、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中心、刘三姐艺术学院、新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平台;通过校行、校企合作,创建了吉翁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河池学院技术研发中心、深圳爱汇百变教育集团.河池学院教育机器人技术研发中心等平台;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共建广西河池国情调研基地。
学校坚持学科建设为引领,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0项(国家级项目32项),市厅级项目600多项,纵向科研项目经费达2653多万元,获得自治区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4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476项(发明28项、实用新型228项、外观设计220项),《河池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学校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依托校企校行合作平台,推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主渠道,不断强化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实施了卓越写作人才、卓越教师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广泛开展课程置换、学分转换、弹性学制改革,实施全程导师制培养等方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渐形成以需求为导向、岗位职业能力紧密衔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为途径,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近五年来,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9项。
学校坚持“文化铸校”,着重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根据少数民族文化自编自导自演的《唱山歌》《甜蜜蜜》《白白的裤子黑黑的哥》民族舞蹈连续三届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青春彩调歌舞剧《刘三姐》多次巡演区内各地,获得社会好评。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始终弘扬写作人才培养传统,先后培养出一大批活跃在广西各地的高素质应用型写作人才,涌现出了东西、凡一平等知名作家和一批文学新秀,被誉为“河池学院文学现象”,成为区内高校独具特色的亮丽名片。学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异军突起,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竹漂、板鞋等多次荣获全国全区赛事一等奖,截止2019年,独竹漂共获34项一等奖,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国内多家大型媒体的持续关注和报道,独竹漂运动队被外界誉为“梦之队”。学校共有南楼丹霞等46个学生社团,校园文化异彩纷呈,引起多家重要媒体的关注。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学校秉持“修德、弘毅、勤业、致远”的校训,弘扬“忠诚执著 求真朴实”的学校精神,70年来培养了一大批在地方教育、党政、文化等部门和行业的骨干和精英,为社会输送了近10万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专门人才,有力促进了桂西北经济社会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桂西北民族地区社会进步及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级“绿色大学”“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社会影响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展望未来,学校坚持以*思想为指引,坚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努力在2021—2025年间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基础扎实、优势凸显的区域知名地方应用型大学,2026—2035年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基础扎实、优势显著的国内知名区域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奋力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的教育事业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