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书记高喜军、校长安江英、党委副书记魏晓东、副校长周燕、副校长刘兰明,相关职能部门、各院(部)负责人以及我校冬奥会志愿者和老师、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启动仪式。
校长安江英在启动仪式上对一起向未来——“运动迎冬奥”《传承的力量》活动的启动表示热烈祝贺,向关心支持学校体育艺术教育事业发展、共同致力于服务北京冬奥会的各位师生、朋友们表示诚挚谢意,他指出,系列活动是对学校文化体育事业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现,是学校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的有益延长,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学校内涵进展的必要途径,是对全校师生精神面貌、道德品质、身体素质、体育竞技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阅,是给师生们提供一个自我管理、自主发展、展示个性特长的大舞台。希望全校师生能在活动中感受“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践行“一起向未来”的北京冬奥会愿景。
校领导共同推杆,在现场师生“运动迎冬奥,一起向未来”的呐喊声中,呈现此次活动主题,宣布一起向未来--- “运动迎冬奥”《传承的力量》主题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在启动仪式上,主持人代表全校师生宣读《北工院师生体育锻炼倡议书》,号召全校师生,培养运动爱好,战胜自我惰性,享受运动乐趣,学习体育文化,促进运动风尚,弘扬体育精神。
学校合唱团表演北京冬奥主题曲《一起向未来》,武术社团表演太极、套路、器械等中国传统武术,健美操社团表演街舞、踏板操,毽绳社团表演踢毽、跳绳,轮滑社团表演轮滑、跆拳道社团展示跆拳道。各个社团集中展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成果,不仅体现了学校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展现出我校“以体育人”的校园体育发展理念。
学校“健身长跑周”作为一起向未来——“运动迎冬奥”《传承的力量》主题系列活动之一,也在田径场上伴随着刘兰明副校长发出的指令枪声拉开了序幕。
据悉,除了健身长跑活动,学校将持续通过开展足球、篮球、乒乓球、龙舟、羽毛球、跆拳道等运动队课外训练,教工体育健身活动等一系列体育文化活动来展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凝聚全校师生携手秉承奥运精神“一起向未来”。
2018级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生即将开学,小编向各位准大学生们整理了关于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些开学必须注意的相关信息。我们当中的全部,或者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需要寻找一个让自己的内心深信不疑的答案,这个答案给我们心灵以安慰,呈现出我们自以为的真相。在高中时常常听人说:上了大学就不用学习了,随便应付一下就可以了!这是大大的错误,对大学的大大的误会,大学不是工厂,不是游戏场,还是学校;大学的开发是为了给大家更多的选择的机会,宽松的管理和多样的选择就是要让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去学习,而不再是按老师安排来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才是大学教育的精髓。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专业为主、独立设置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6年的北京煤炭工业学校,1994年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1999年正式改制为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200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2002年被财政部、教育部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职业院校;2003年在教育部组织的高职专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八所优秀院校之一;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2002年和2006年两次被评为“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7年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成为“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百所重点高职院校之一;2008年被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评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院校;2010年7月,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组织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验收。
学校地处北京市石景山区,毗邻著名的西山风景区。占地360亩,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为4.96亿元(不含土地),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为2.63亿元。建有体育馆、网球馆、标准游泳馆、标准塑胶田径场等体育设施。校内生产性实训企业4家;学训一体实训室143个;稳定的校外挂牌实训基地230多个;校内实训基地18个,其中中央财政和北京市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5个;学校图书馆馆藏文献150万件(册),其中电子图书100万册。
学校现有教职工488人,专任教师327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19人,博士及博士后22人、硕士205人,具有双师素质的216人。全日制普通教育在校生6800余人。学校现设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文法与管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和一所继续教育学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工科专业为主,工、经、管、文、法等不同门类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学校开设12个大类,共33个专业,其中,国家级精品专业2个,国家级示范专业5个,北京市示范专业7个。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11门,院级精品课程65门。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开发了多门优质核心课程,同时构建了多个专业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现有创新团队、教学团队共12个,其中,国家级2个,北京市级10个;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9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2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49人,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专科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全国和北京市高职专科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专家5人。
定位与特色
学校坚持“校企互动、产教对接、学做合一”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立足工业,面向北京,辐射首都经济圈,为北京现代制造、城市建设、电子信息、安全生产及现代服务等领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构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专业建设较好地适应了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学校主动适应以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休闲产业为特色的京西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构建了机电一体化、安全技术管理、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等专业为主的五大工科类重点专业群和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司法文秘等主体专业群,其中,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被教育部收录到最新出版的《中国普通高等教育高职专科指导性专业目录》,建筑工程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两个专业被确定为国家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为巩固示范院校建设成果,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实施了“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以5个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为引领,打造一批在北京市乃至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品牌专业;实施“重点专业引领工程”,充分发挥重点专业的引领辐射作用,带动相关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从而最终形成“重点专业引领、主体专业支撑、特色专业带动、短线专业补充”的专业布局。
与生俱来的产学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学生专业技能
学校在建校之初,依托行业优势,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创建了北京煤炭矿用设备厂、北京市煤炭矿用机电设备技术开发公司(简称“北煤机电”)等一批校办企业,探索出了享誉北京的“一体两翼”的学校发展模式。多年来,学校追踪区域产业发展和行业需求,积极开展全方位、深层次、重实效的校企合作,构建了“学校+科技园区”、“专业+大型企业”、“专业+龙头企业+企业联盟”、“专业+校办企业”和“专业+行业协会”五种典型产学合作模式,构筑起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平台。在与京煤集团、首钢集团、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总公司等企业密切合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与中国电信北京公司、北京地铁、德国萨克等企业的深度合作;与中关村石景山园区管委会合作组建动画学院;牵头与中国动漫文化网联合国内动漫文化企业、合作院校共同发起建立了中国动漫文化企业联盟。学校还积极与蒂森克虏伯电梯、七星电子、北京精雕、昊华能源、神华集团、合康亿盛、网拓联达等企业合作开展“长、中、短”期多种形式的“订单培养”项目;构建起了双证融合、学做合一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