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业大学奖学金有哪些、一般多少钱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奖学金、助学金设置情况,包含国家资助和学校资助等,供大家参考:
西安工业大学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 ||||
资助项目 | 资助金额 | 资助人数或比例 | ||
国家资助 | 国家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8000元 | 全省每年约1400人 |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5000元 | 全省每年约30000人 | ||
国家助学金 | 每年:特困3800元;一般贫困2800元 | 占全省在校生27.91%,其中:特困10.92%;一般贫困16.99% | ||
国家助学贷贷款 | 根据学费和住宿费确定,本专科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 无限制 | ||
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 |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 根据征兵部门批准名额确定 | ||
新生入学资助项目 | 就读本省院校的新生每人500元,就读省外院校的新生每人1000元 | 全省平均7723人 | ||
绿色通道 | 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暂缓交纳学费和住宿费。入学后,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 无限制 | ||
学校资助 | 新生入学资助项目 | 爱心大礼包,减免代办费、发放生活学习用品; 路费补贴,根据新生来校报到实际产生的交通费用报销; 生活补贴,每生200元 | 根据当年申请情况确定 | |
绿色通道 | 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暂缓交纳学费和住宿费。入学后,学校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 不限制 | ||
临时困难补助 | 500-3000元 | 不限制 | ||
先进集体奖学金 | 500-3000元 | 三好班级15%(1000元);文明宿舍3%(600元);精品社团15%(500元);省级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1000元)。 | ||
社会奖学金 | 1000-3000元 | 约330人,具体以每年奖学金设立情况确定。 | ||
综合奖学金 | 十佳大学生1000-8000元;优秀毕业生3000元;三好学生2000元;优秀学生干部1000元;优秀心理委员500-2000元;魅力团支书2000元;感动校园人物1000元;优秀团员(省级)3000元 | 十佳大学生70人(十佳10人,提名10人,入围50人);优秀毕业生1%;三好学生5%;优秀学生干部6%;优秀心理委员3%;魅力团支书10人;感动校园人物10人;省级优秀团员1人。 | ||
单项奖学金 | 学业奖学金500-3000元;创新创业奖学金300-2000元;文体活动奖学金300-1000元;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奖学金500-1000元。 | 学业奖学金:特等无限制,一等2%,二等4%,三等10%;创新创业奖学金、文体活动奖学金以实际获奖学生(或团队)为准或实际项目数为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奖学金:科技之星10人,社会实践省级先进个人3人,社会实践校级先进个人100人,最美志愿者10人。 | ||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学金 | 国赛10000-50000元;省赛3000-8000元;校赛500-2000元 | 校赛金奖30人,银奖50人,铜奖100人;省赛、国赛无限制。 | ||
勤工助学 | 助管、助研:考核甲等 12 元/小时,考核乙等 9元/小时; 助工:考核甲等 15 元/小时,考核乙等 12 元/小时。 | 1100左右 | ||
学费减免 | 2000―10000元 | 结合学生申请情况、学校排查情况审核确定。 | ||
西安工业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大类 | 专业类型 |
---|---|---|---|
1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仪器类 | 本科 |
2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类 | 本科 |
4 | 自动化 | 自动化类 | 本科 |
5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6 | 人力资源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7 | 金属材料工程 | 材料类 | 本科 |
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类 | 本科 |
9 | 软件工程 | 计算机类 | 本科 |
10 | 汉语言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11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12 | 工业工程 | 工业工程类 | 本科 |
13 | 工业设计 | 机械类 | 本科 |
14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械类 | 本科 |
15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材料类 | 本科 |
16 | 环境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17 | 材料化学 | 材料类 | 本科 |
18 | 通信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19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气类 | 本科 |
20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类 | 本科 |
21 | 会计学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2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与贸易类 | 本科 |
23 | 市场营销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24 | 信息对抗技术 | 兵器类 | 本科 |
25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兵器类 | 本科 |
26 | 物联网工程 | 计算机类 | 本科 |
27 | 土木工程 | 土木类 | 本科 |
28 | 城乡规划 | 建筑类 | 本科 |
29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土木类 | 本科 |
30 | 英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31 | 汉语国际教育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32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数学类 | 本科 |
33 | 应用物理学 | 物理学类 | 本科 |
34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学类 | 本科 |
35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体育学类 | 本科 |
36 | 体育教育 | 体育学类 | 本科 |
37 | 视觉传达设计 | 设计学类 | 本科 |
38 | 环境设计 | 设计学类 | 本科 |
39 | 产品设计 | 设计学类 | 本科 |
40 | 书法学 | 美术学类 | 本科 |
41 | 物流管理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本科 |
42 | 机器人工程 | 自动化类 | 本科 |
43 | 智能制造工程 | 机械类 | 本科 |
44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类 | 本科 |
45 | 数字媒体艺术 | 设计学类 | 本科 |
46 | 武器系统与工程 | 兵器类 | 本科 |
47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材料类 | 本科 |
48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土木类 | 本科 |
49 | 网络与新媒体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 |
西安工业大学本科就业率为81.30%,研究生就业率为90.82%。
西安工业大学创建于1955年,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军工配套项目,是兵器行业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硕博培养层次完整的院校,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学校是国家“兵工七子”成员之一,是B8协同创新联盟(“中国兵器协同创新联盟”)发起者之一。目前,学校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共建高校,通过了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具有武器装备承制资格,一大批成果应用在国防装备的关键领域。
66年来,学校践行“敦德励学,知行相长”校训,弘扬“忠诚进取,精工博艺”校风,传承“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献了子孙献来生”的军工传统精神,发展了与时俱进的“在创新中追求卓越”的现代军工精神,形成了独有的“忠诚进取铸辉煌、精工博艺育英才”的西安工大精神,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输送了14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占地面积1200亩,校舍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1900余人,全日制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3200余人,本科生1.8万余人。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56个本科专业。6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12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1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5个学科获批国家国防特色学科,1个学科入选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7个学科列入省级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项目。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工程学学科前1%接近度达95%。
学校拥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1项,省级线上一流课程9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8项,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8门,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9门,省级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3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1个。近10年,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2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6项),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连续11年获陕西省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2014年获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创新奖,为陕西唯一获奖高校。2018年,获评省高教系统“文明校园”。2012年成为“陕西省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改革试点院校”,2016年成为“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2017年成为“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其他省部级研究基地23个。拥有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个、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4个。
学校目前承担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社科规划办、国防科工局、军委科技委、军委装备发展部、各军种、各战区、省市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各类项目千余项。2021年国防科工局西北核安全中心在学校设立,军委科技委快响中心陕西省快响小组分中心在学校设立。
2015年至今,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40余项。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5项,2017年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先进单位,列入西安全面创新改革高校试点单位。
学校现有高级职称教职工610余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人;有国家级人才13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4人,其中陕西省“三秦学者”岗位特聘教授1人;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项目入选者2人,陕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2人;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4人。拥有青年领军人才4人,青年科技新星9人,省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3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5个,省级教学名师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