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名称 | 大学分类 | 招生省份 | 招生年份 | 考生类别 | 批次名称 | 最低分数线 | 最低位次 |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20 | 理科 | 本一 | 588 | 56402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88 | 10158 |
天津中医药大学(较高收费) | 医药 | 河南 | 2020 | 理科 | 本一 | 585 | 59698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14 | 理科 | 本一 | 585 | 24433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15 | 理科 | 本一 | 579 | 20472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20 | 文科 | 本一 | 579 | 11327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16 | 理科 | 本一 | 576 | 27217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71 | 50842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18 | 理科 | 本一 | 564 | 37772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12 | 理科 | 本一 | 564 | - |
天津中医药大学(较高收费) | 医药 | 河南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63 | 59195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17 | 理科 | 本一 | 553 | 26681 |
天津中医药大学(较高收费) | 医药 | 河南 | 2018 | 理科 | 本一 | 551 | 48043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18 | 文科 | 本二 | 545 | 22826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19 | 文科 | 本一 | 544 | 17701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12 | 文科 | 本二 | 544 | - |
天津中医药大学(较高收费) | 医药 | 河南 | 2019 | 理科 | 本一 | 543 | 59191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14 | 理科 | 本二 | 537 | 67596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12 | 理科 | 本二 | 537 | -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13 | 理科 | 本一 | 531 | 29244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15 | 理科 | 本二 | 526 | 63075 |
天津中医药大学(较高收费) | 医药 | 河南 | 2016 | 理科 | 本一 | 524 | 69854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19 | 理科 | 本一 | 523 | 81012 |
天津中医药大学(较高收费) | 医药 | 河南 | 2015 | 理科 | 本二 | 517 | 73170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14 | 文科 | 本二 | 517 | 22440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17 | 文科 | 本二 | 514 | 19790 |
天津中医药大学(较高收费) | 医药 | 河南 | 2017 | 理科 | 本一 | 511 | 58183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16 | 理科 | 本二 | 511 | 83527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16 | 文科 | 本二 | 511 | 17239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13 | 文科 | 本二 | 506 | 17866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15 | 文科 | 本二 | 503 | 17040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18 | 理科 | 本二 | 501 | 98319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13 | 理科 | 本二 | 492 | 69770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河南 | 2017 | 理科 | 本二 | 486 | 83016 |
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广东历年录取分数线
大学名称 | 大学分类 | 招生省份 | 招生年份 | 考生类别 | 批次名称 | 最低分数线 | 最低位次 |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75 | 43214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广东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71 | 10110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广东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63 | 12893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广东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62 | 13347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60 | 58695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59 | 59312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广东 | 2015 | 理科 | 本二A | 557 | 73500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54 | 64715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52 | 67373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40 | 80908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广东 | 2020 | 理科 | 本科 | 533 | 70783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广东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30 | 29669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广东 | 2013 | 理科 | 本二A | 527 | 89408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广东 | 2012 | 理科 | 本二A | 527 | 91354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广东 | 2014 | 理科 | 本二A | 516 | 94530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广东 | 2018 | 理科 | 本科 | 510 | 60586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广东 | 2019 | 理科 | 本科 | 508 | 63128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广东 | 2016 | 理科 | 本二 | 495 | 72881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广东 | 2017 | 理科 | 本二 | 473 | 76293 |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1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中药学 | A- |
2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B+ |
3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中西医结合 | B+ |
4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药学 | C+ |
5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护理学 | C+ |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天津中医药大学地址在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鄱阳湖路10号,邮编:301617。
学校简介
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2017年,学校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药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学校整体搬迁至静海团泊湖畔新校区。学校已入围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津市政府三方共建高校之列。学校是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唯一一所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校直属附属医院3所,临床医院十余所,二级学院16所,研究院所6个。设有6个学科门类,以中医药为主体,医、理、文、管、工、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共计2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流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市级重点建设专业19个。拥有中医内科学和针灸推拿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天津市“十三五”重点学科,2个天津市一流学科,3个优势特色学科群。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药学A-,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B+;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进入ESI前1%。
学校新校区坐落于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湖畔,校园以湖水景观为特点、中药植被为标志、中医药文化为主线,建设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心、中医药防治疾病中心、中医药国际教育和交流中心、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医药文化中心,并建有天津中药植物园、天津中医药博物馆等。
天津中医药大学院校介绍
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2006年正式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加挂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校牌,是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医学人文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世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药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正在建设中的新校区坐落于天津市静海县团泊湖畔,占地2600余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将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中医药博物馆、中药植物园;全国最先进的中医药科技园及中医药国际教育中心。
学校现有14个学院、2个学部、2个研究院所、3所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本科以上全日制在校生12621人,其中本科生8289人,硕博研究生3440人,留学生及台港澳侨学历生892人。设有6个学科门类,26个本科专业,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2个博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42个硕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
学校现拥有针灸推拿学和中医内科学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3个、天津市“十三五”重点学科9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各类省部级科研基地26个。
截至2017年10月,全校(含一二附院)系统有在编教职工3635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000人。获批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医大师2名,教育部*、国家杰青、国家优青万人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卫生部突贡专家等一批高层次人才。近年来,获批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支、学校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3支。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特等奖一项;拥有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积极扩大境外合作办学,近5年,为68个国家和地区培养学历生近5198名,特色短期研修培训项目为8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中医药人才近5827人,成功举办教育部、商务部、外交部等各类对外高级培训班23期。
2015-2017年,学校新增省部级、局级以上课题共226项。国家级项目105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5项(含重点项目2项、优青项目1项),科技部项目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104项,其中包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6项,中国工程院项目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3项,其中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校长张伯礼院士主持完成的“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2016年度吴阶平医学奖。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将积极谋划和部署“双一流”建设工作,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带动学校整体发展,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彰显学校特色和优势。
学校以“进德修业、继承创新”为校训,以“做精医学,做强药学,做实健康相关专业,做大社会服务”为发展战略,以重点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优势,以中医药对外教育和转化服务为特色,坚持“传承与创新协同,科研与服务并举,以质量求内涵,全面协调发展”方针,建设高水平、外向型、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