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医学,创建于1953年9月,由当时闽南唯一的公立护士学校-厦门护士职业学校、厦门医士学校和厦门第二医院护士学校合并而成,“文革”一度停办,1972年复办。办学近60年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初步建成了一所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校以来,已培养二万多名合格的卫生技术人才,为厦门及海西的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2007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的前身是鼓浪屿救世医院于1900年开办的附设医学专门学校。
1953年9月,与厦门护士职业学校、厦门医士学校和厦门第二医院护士学校合并而成,校名为“鼓浪屿医院卫生学校”。
最初的校址在厦禾路336号,迁至厦禾路350号,1956年迁石泉路7 号,1958创办厦门医学院,厦门卫校石泉山校舍划归医学院使用,厦门医学中等教育改由各医院举办。
1963年,“鼓浪屿医院卫生学校”迁到石泉路7号原厦门卫生学校旧址,恢复厦门卫生学校旧称。“文革”期间,学校遭受严重冲击,直至停办。
1972年秋季学校复办时,校名改称为“福建省厦门卫生学校”,校址就确定在了白鹿路24号,从此,这块土地就成为厦门培养中等卫生技术人才的摇篮。从学校创办至今,先后开设过护士、助产士、西医士、中医士、口腔医士、卫生财会与统计等专业,1979年招收过医学大专班。
1985年在华厦基金会的赞助下开始筹建口腔医院,作为学校的附属医院,90年医院正式建成。
在1990年以后,学校获得比较大的进步,上了两个台阶,第一个台阶是在90年到92年,这个时期学校抓好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校容校貌更新,师生精神空前振奋起来,上第二个台阶是在93年至今,这个时期学校迅速发展,规模扩大,管理水平、教学质量普遍得到提高。这几十年来,学校毕业学生一万多名,他们遍布全省各地,为人民健康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涌现出如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林成水、全国模范护士陈珍霞等一大批优秀卫生技术人才。
2001年,经市政府批准在学校成立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筹建处,负责组建厦门医高专工作。
2001年10月厦门市政府办公厅批准成立“厦门医学职业技术学院筹建处”,并挂牌。
2002年厦门医高专通过省高校设置评审委员会考察,经省长常务会、省委常委会议决定,报教育部验收,医高专已于2003年秋季开始招生。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系厦门市政府举办,在厦门卫生卫生学校的基础上筹建。
2002年5月,“厦门医学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07年元月29日,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第五届一次会议在哈尔滨市举行,经过委员会专家投票表决,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获得通过。
在2007年3月16日传来了又喜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发函(2007)45号文件,同意在厦门卫生学校基础上建立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积极开展医学高等教育,积累了一定的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学校1979—1983年曾办过临床医学大专班,从1998年起,学校先后与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厦门大学医学院联办口腔医学、护理学、口腔工艺技术、临床医学、卫生信息管理等专科专业。几所高校对学校开展了全面的考察与评估,进行多门学科抽考,他们一致认为学校完全能够胜任医学高职教育。通过医学高职教育实践,使学校积累了开办大专层次医学教育的经验,初步掌握了医学专科及高职医学教育的规律,逐步探索出一条培养高等应用型卫生技术人才的路子。此外,学校还拥有以下许多较完善的临床教学基地。
厦门医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是福建省三所医学类本科高校之一,也是闽西南唯一的医学类本科高校。办学渊源可追溯到1898年在鼓浪屿设立的厦门医学专门学校。学校传承“德厚立人、术湛立业”的校训,凝练并弘扬“阳光、大气、善良、感恩”的校风和“忠诚、团结、实干、创新”的学风,以培养“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单位尽责、对患者尽心”的“四尽”医学人才为目标,立足厦门、面向福建、辐射全国,致力于为医疗卫生行业、生物医药和健康服务产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