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学校名称 | 级别 | 专业名称 |
1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省级 | 针灸推拿学 |
2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省级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3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省级 | 临床医学 |
4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省级 | 中医学 |
5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省级 | 护理学 |
6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省级 | 医学信息工程 |
7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省级 | 中药学 |
12月16日,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二十九届学术年会暨2021年科技工作总结与表彰大会在和平校区隆重召开。学校党委书记李应东,党委副书记、校长赵继荣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学校党委副书记王志年,副校长贾国江、王新华、金华,党委常委刘永琦、曹国宁出席会议并为2020-2021年度优秀科研团队、第二十九届学术年会优秀组织单位与学术竞赛获奖个人颁奖。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由副校长汪永锋主持。
会上,李应东对2021年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结合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和科技创新工作情况对学校科技发展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守初心,担使命。要以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守好中医药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初心,担起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守护人类健康的使命。二是要聚精神,学榜样。既要弘扬科学家精神,也要发扬甘草精神,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推动中医药发展再上新台阶。三是要树标杆,建团队。要凝练方向,明确目标,树起标杆,组好团队,围绕中医药全产业链开展创新性研究和专业化服务。四是要学政策,抓机遇。要认真研究新政策,抓住黄金发展机遇,依托优势学科和特色平台,培育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谋划建设西北国家药用植物园。五是要强制度,走特色。要准确领会科研经费“放管服”精神,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走中医药特色发展之路,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赵继荣向获得表彰的年度优秀科研团队、学术年会优秀组织单位和学术竞赛获奖个人表示衷心祝贺,对在推动学校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各位同仁表示崇高敬意。他从“抢抓机遇、立足陇原、创新引领、学科驱动、以人为本”五个方面对我校未来科技工作指明方向,提出要求。他说,我们要有效提升中医药系统化研究水平,要全力推进科学研究特色化发展,要加快建设科研创新平台现代化,要着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要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为甘肃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汪永锋从科技规划的制定、科研项目的组织、科技成果的积累、科技奖项的申报、创新平台及学科的建设、产业发展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回顾了一年来学校科技工作的总体情况,从学术年会的筹划、组织形式的变化及学术交流的效果总结了年会的成效。他说,2021年是我校科技学术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成绩颇丰的一年,向大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向大家的辛苦付出和努力表示感谢。
青年教师代表和建政做了交流发言。他说,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学院、学科、科研平台以及同事们的关心关怀与鼓励帮助。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既要有敢为人先、敢于创造的锐气,也要有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态度,要勇敢站在科技创新的前沿,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让中医药瑰宝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芒。
会议邀请兰州财经大学周一虹教授做关于“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和政策解读”的相关讲座。周一虹教授结合多年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从“科研管理政策改革、科研失败抑或财务失败、科研项目申报和立项的经费预算管理、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费使用和核算、科研项目成果资本化和费用化管理、科研成果转化案例”等六个方面,系统讲解了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及注意事项,并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最新文件《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1〕32号)进行了详细解读,使我们对科研项目经费的规范管理、合理使用与成果资本化有了深刻认知。
学校各院部(中心)、定西校区、藏医学院、四所直属附属医院相关负责人,优秀科研团队代表、优秀组织单位代表、竞赛获奖人员,科研秘书、教师代表、研究生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甘肃中医药大学是甘肃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
学校前身是1978年创立的甘肃中医学院;1989年,学校在甘南州卫生学校藏医学专业基础上创办藏医系,逐渐发展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的藏医学院;2014年,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学校正式更名为甘肃中医药大学;2017年,和平校区一期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逐渐完成教学及行政整体迁入;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并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经过四十载薪火相传和砥砺奋进,学校已实现“办学层次提升”和“办学空间拓展”两大目标。
学校现有和平校区、五里铺校区、定西校区及甘南校区四个校区,形成“一校四区”办学格局,四个校区的功能布局分别为:本科专业人才教育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成人继续教育基地、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民族医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校本部所在的和平校区占地面积1050亩,坐落于兰州市和平开发区,居于甘肃省会东大门,东襟陇右第一名山兴隆山,西拥金城锁钥皋兰山,南倚钟灵毓秀官滩沟,北接丝路通衢连霍高速,遥对滔滔黄河,毗邻座座学府,人文气脉生生不息,医药教育别具特色。
学校坚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校,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定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实现了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培养和综合能力提升的有机结合,努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及适应中医药国际化的外向型人才。
学校本部设有21个教学机构(其中与甘肃省人民医院共建第一临床医学院,与兰州市政府依托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建第二临床医学院),4个直属机构,3个科研机构。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32家实践教学基地(含11所附属医院)。有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目前面向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990人,其中本科生11997人,专科生1662人,硕士研究生1993人,博士研究生125人,留学生121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
学校本部现有教职工923人,其中专任教师797人。现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3人,双聘院士4人,岐黄学者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6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48人,17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1人被评为“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63人荣膺“甘肃省名中医”,11人被评为“甘肃省优秀专家”,10人获“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奖”,12人获“甘肃省园丁奖”,28人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3人入选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7人入选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6人被选拔为甘肃省领军人才,27人被选拔为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
学校是具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医药类高校。现有医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其中有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特色学科(A类)、7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医疗卫生重点学科、2个省高校重点学科。有1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有32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授予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权。有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6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甘肃省高校新型智库。
学校是全国第四次中药普查甘肃省试点工作技术依托单位、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甘肃省牵头指导单位、甘肃省道地中药材标准制定工作牵头单位、科技部“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甘肃省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常设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敦煌医学研究及文化传承专业委员会牵头单位。目前馆藏纸质文献资源总量达70.153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70余万册,馆藏线装古籍2.3809万册,外文图书2.956万册,纸质期刊4.327万册;拥有各类数据库49个,电子图书74.9万种,电子期刊18772种。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省部级和其他科研课题826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励75项(其中省部级9项),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145项(其中国家专利32项)。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533部,发表学术论文2646篇。主办《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儿科杂志》《甘肃基层卫生》三种学术期刊,其中《中医儿科杂志》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学校直属附属医院拥有院内制剂122个,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