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折教育 选大学

滁州学院怎么样好不好

发布时间: 2023-01-27 17:38:51

高考志愿填报选择一所好的大学可谓是至关重要,全国2000多所高校中如何了解一所高校呢,本文将带大家一起来了解关于滁州学院的部分知识,包含滁州学院校友评价、滁州学院介绍、安徽排名录取数据等知识,希望对于选择滁州学院的考生和家长有参考作用。

滁州学院怎么样好不好

<一>、学校各方面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图书馆10点关门。教室不关门,十分耐心。学校社团活动很多。提供给大家的发展平台很多。

<二>、学校设施很完善,各种实践设备也很齐全,给学生提供很好的平台。但是多数学习还是要靠自己,老师也会给很专业的指导。生活条件设施齐全,比一般高校住宿条件好。学校硬件设施很好,设备齐全,实践机会很多。比较针对培养专业人才。 老师经验很丰富,实践操作的机会很多。

<三>、硬件设施好,学校环境优美,福利好,教师团队年轻有活力,学校氛围前卫时尚,男生女生颜值普遍很高,整体交流氛围非常融洽。

<四>、学校的整体校园环境挺不错的,软硬件设施也非常的齐全。学校的老师教收的内容都非常新,也是紧随传媒类整体的时代发展情况,让学生能够尽快的对所学的专业进行上手。

<五>、首推这里的机电和师范类专业,前者好就业,后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高。其实专业的选择还是看学生自己的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滁州学院2021年全国录取分数线

大学名称 大学分类 招生省份 招生年份 考生类别 批次名称 最低分数线 最低位次 选科要求
滁州学院 综合 浙江 2021 综合 1段 558 89071 不限
滁州学院 综合 江西 2021 文科 本二 557 14437
滁州学院 综合 安徽 2021 文科 本二 553 26422
滁州学院 综合 湖南 2021 历史 本科 529 18755 历史+(化学或地理)
滁州学院 综合 江苏 2021 历史 本科 528 25086 历史+(化学或地理)
滁州学院 综合 湖南 2021 历史 本科 522 22083 历史+不限
滁州学院 综合 辽宁 2021 历史 本科 518 16715 不限
滁州学院 综合 湖南 2021 历史 本科 517 24485 历史+不限
滁州学院 综合 河北 2021 历史 本科 516 27961 不限
滁州学院 综合 广东 2021 历史 本科 513 40431 历史+不限
滁州学院 综合 广东 2021 历史 本科 512 41186 历史+(化学或地理)
滁州学院 综合 江苏 2021 历史 本科 512 33891 历史+不限
滁州学院 综合 河南 2021 理科 本二 508 131200
滁州学院(B) 综合 山西 2021 文科 本二B 500 15161
滁州学院 综合 湖北 2021 物理 本科 497 69189 物理+不限
滁州学院 综合 山东 2021 综合 1段 495 161937 不限
滁州学院 综合 湖北 2021 物理 本科 491 72133 物理+不限
滁州学院 综合 湖北 2021 物理 本科 491 72133 物理+(化或地)
滁州学院 综合 湖北 2021 物理 本科 487 74182 物理+化学
滁州学院 综合 安徽 2021 理科 本二 464 112565
滁州学院 综合 新疆 2021 文科 本二 445 5044
滁州学院 综合 上海 2021 综合 本科 437 29272 物 或 地
滁州学院 综合 上海 2021 综合 本科 433 30070 不限
滁州学院 综合 上海 2021 综合 本科 432 30254 史 或 地 或 政
滁州学院 综合 上海 2021 综合 本科 429 30861 不限
滁州学院(中外合作) 综合 安徽 2021 理科 本二 415 157042
滁州学院 综合 吉林 2021 理科 本二A 406 35854

滁州学院在江西省2020年最低录取分是多少

根据2020年江西省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整理,滁州学院在江西省的2020年最低录取分如下:最低录取分为540分,最低录取位次为13563名。

滁州学院院校介绍

滁州学院位于皖东江淮之间,学校所在地滁州市,素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与江苏省南京市山水相连,山清水秀,文化底蕴浓厚,北宋欧阳修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朱元璋从这里开始创建了大明王朝;清代吴敬梓创作了开讽刺小说之先河的皇皇巨著《儒林外史》;下辖的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滁州师范学校。历经滁县师范学校、安徽师范大学滁县教学点(分校)办学阶段;1980年更名为滁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升格为滁州学院,2019年获批安徽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学校。学校是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确立建设“双一流”国内一流学科两所应用型高校之一。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现有会峰、琅琊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8.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6.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23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34万册,电子图书155.4万种。设有15个二级学院,62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类专业31个,管理类专业7个,形成了以工、管为主,工、管、文、理、经、教、农、艺八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现有教职工130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06人、副高级职称267人,博士344人(含在读100人)、硕士796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309人。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思变尚新、务实求真”的精神,大力弘扬“爱国荣校、尊学敬道”的优良校风,深入践行“修德、求是、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探索一条“由师范专科向多科性应用型本科转变”的发展之路。学校是“全国文明校园”“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全省首批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线上教学示范高校、“双基”建设示范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征兵工作先进单位、首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节水型单位、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示范单位等。

党建和思政工作呈现新气象。坚持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忠诚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实践育人,注重文化育人,落实关爱育人,推进网络育人,校园文化氛围浓郁,文明创建工作取得实效。荣获安徽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安徽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连续七年获得全国表彰,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感动中国候选人物”“全国乡村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安徽好人”“安徽省辅导员年度人物”等先进典型。2015、2016、2017、2018年学校领导班子在安徽省委党建和发展综合考核中连续获得“优秀”等次。

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通过新建、调整和改造,优化专业布局,培植应用型专业生长点,打造学科专业特色。学科专业转型被教育部评估中心推介为转型发展典型案例。物联网工程、地理信息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3个专业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测绘工程等14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省级特色(品牌)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2个,拥有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拥有省级产业创新团队1个、滁州市“221”“113”产业创新团队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3个,市级科研平台15个。地理学获批安徽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B类),入选安徽省高等学校Ⅲ类高峰学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项。1名教师入选“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

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新提高。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入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探索“转型为基、实践为要、双创为核”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五位一体”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一线贯穿、三点发力”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中国教育报》头版显著位置报道了学校第二次转型探索发展之路。“地方应用型高校‘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探索”“转型·融合·提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实践探索”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管理学》课程获批国家首批线下一流课程,学校获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0项。建有实验室和实训中心20个,其中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9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大学生创客实验室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96个,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2个。自2016年以来,学校获批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406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奖26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62项;在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类比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57项、省级奖项3849项;在六届“互联网+”大赛中,获国家级铜奖3项,省级奖项104项;“挑战杯”系列赛事中获国家级6项,省级奖项119项,学校排名2016-2020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26名。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安徽省A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蔚园蜂巢”众创空间获得省级备案。《人民日报》官微发布2015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薪酬百强榜,我校位列全国高校第92位。第三方评估报告显示,近三届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总体较好,各项调查结果均高于全国非“211”本科院校平均水平。学校荣获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师资队伍建设得到新提升。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推进“博士化”工程,不断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有效支撑学科建设。实施“双百”“双证”“青蓝”计划,提升教师“双能”素质。获批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办Ⅱ、Ⅲ类引才平台各1个。现有“双能型”教师51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省优秀教师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国土资源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第五批“特支计划”人才2人,省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级教学名师25人,另有柔性引进三类以上人才10余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分别获2019年、2020年度省级考核优秀等次。学校高质量完成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金寨县农村宅基地调查和利用技术服务项目”,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的充分肯定,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得到彰显。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QQ:3385433179举报邮箱: help@hengzhe.com
Copyright @ 2016 - 2024 恒折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21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