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21年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在江苏历史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1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52579;
5、2021年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在河南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43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32325;
6、2021年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在江苏物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36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41523;
7、2021年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在安徽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18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54054;
8、2021年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在贵州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75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20154;
9、2021年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在山西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68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
10、2021年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在新疆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49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
招生省份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年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
安徽 | 537分 | 37455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江西 | 522分 | 31764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 |
云南 | 519分 | 30883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河南 | 507分 | 59025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 |
贵州 | 497分 | 32715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 |
四川 | 495分 | 50079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 |
福建 | 485分 | 23423 | 2021 | 历史 | 本科批 |
江苏 | 481分 | 52579 | 2021 | 历史 | 本科批 |
福建 | 460分 | 73085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福建 | 450分 | 77710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福建 | 448分 | 78650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新疆 | 444分 | -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河南 | 443分 | 232325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江西 | 443分 | 115105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江苏 | 442分 | 137841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江苏 | 440分 | 139137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山西 | 437分 | -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C段 |
江苏 | 436分 | 141523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云南 | 435分 | 93066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四川 | 430分 | 176326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安徽 | 418分 | 154054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广西 | 414分 | 50432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 |
贵州 | 375分 | 120154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山西 | 368分 | -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C段 |
广西 | 349分 | 133796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新疆 | 349分 | -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浙江师范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大类 | 专业类型 |
---|---|---|---|
1 | 学前教育 | 教育学类 | 本科 |
2 | 教育技术学 | 教育学类 | 本科 |
3 | 物理学 | 物理学类 | 本科 |
4 | 软件工程 | 计算机类 | 本科 |
5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6 | 金融学 | 金融学类 | 本科 |
7 | 汉语言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8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类 | 本科 |
9 | 旅游管理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 |
10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与贸易类 | 本科 |
1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类 | 本科 |
12 | 社会工作 | 社会学类 | 本科 |
13 | 文化产业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14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15 | 思想政治教育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本科 |
16 | 法学 | 法学类 | 本科 |
17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 |
18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体育学类 | 本科 |
19 | 产品设计 | 设计学类 | 本科 |
20 | 环境设计 | 设计学类 | 本科 |
21 | 美术学(师范) | 美术学类 | 本科 |
22 | 视觉传达设计 | 设计学类 | 本科 |
23 | 化学类 | 化学类 | 本科 |
24 | 生物科学类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 |
25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26 | 历史学(师范) | 历史学类 | 本科 |
27 | 应用心理学(师范) | 心理学类 | 本科 |
28 | 学前教育(师范) | 教育学类 | 本科 |
29 | 汉语国际教育(师范)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30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本科 |
31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32 | 机械类 | 机械类 | 本科 |
33 | 地理科学(师范)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 |
34 | 生物技术(制药)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 |
35 | 应用化学(制药) | 化学类 | 本科 |
36 | 交通运输(现代轨道与智慧交通)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 |
37 | 教育技术学(师范) | 教育学类 | 本科 |
38 | 化学(师范) | 化学类 | 本科 |
39 | 生物科学(师范)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 |
4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类 | 本科 |
41 | 体育教育(师范) | 体育学类 | 本科 |
42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43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类 | 本科 |
44 | 会计学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45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类 | 本科 |
46 | 机器人工程 | 自动化类 | 本科 |
47 | 工业设计 | 机械类 | 本科 |
48 | 财务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49 | 音乐学(师范)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本科 |
50 | 广告学(中外合作办学)(品牌传播)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 |
5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非师范) | 计算机类 | 本科 |
52 |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师范) | 机械类 | 本科 |
53 | 戏剧影视文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本科 |
54 | 特殊教育(师范) | 教育学类 | 本科 |
55 | 舞蹈学(师范)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本科 |
56 | 动画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本科 |
57 | 数字媒体艺术 | 设计学类 | 本科 |
58 | 智能制造工程 | 机械类 | 本科 |
59 | 物理学(师范) | 物理学类 | 本科 |
60 | 科学教育(师范) | 教育学类 | 本科 |
61 | 英语(师范)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62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数学类 | 本科 |
63 | 小学教育(师范) | 教育学类 | 本科 |
64 | 法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65 | 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科学及其应用) | 数学类 | 本科 |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杭州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设立,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从杭州搬迁至金华,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相继并入。2015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20年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现由金华(校本部)、杭州(文二校区、萧山校区)、兰溪3个校区,20个学院(含独立学院)组成。
浙江师范大学坚持*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质量、提升特色、提升效益”为主线,秉承“砺学砺行、维实维新”校训精神,弘扬“务实、求实、扎实”育人传统,实施“特色化、国际化、区域化、协同化”发展战略,主动服务浙江教师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举措,努力建设特色浙师、和谐浙师、美丽浙师、活力浙师、幸福浙师,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自建校以来向社会输送了30余万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其中有21万奋战在教育系统,近一半浙江省在职特级教师和省一级重点中学校长毕业于我校。学校本科教学业绩考核、毕业生对母校总体满意度稳居浙江省本科院校前列,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28000余人(含独立学院),研究生8000余人(其中非全日制研究生1294人),留学生3000余人,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2万余人。
学科门类齐全,有72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数学、化学、工程学、材料学、环境/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个学科列入浙江省一流学科。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级课程28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
师资结构合理,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特聘教授3人,青年*2人,海外高层次人才7人,国家万人计划人才4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4人。
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获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34项、全国教科规划优秀成果奖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拥有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36个,包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各1个、省重点(工程)实验室9个、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哲学社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2个、省新型高校智库1个。共建附属学校40所。学校立足浙中,深化与金华战略合作,积极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发挥作用。
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推进,学校与5大洲、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80余所高等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与70余所国(境)外大学确立了校际学生交换项目,入选“浙江省十佳对外合作单位”“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学校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商务部“中国基础教育援外研修基地”,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在海外建有5所孔子学院、1个独立孔子课堂和1个中文教育中心,获批成立教育部中国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非洲基地、浙江省孔子学院师资选拔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