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南京农业大学艺术类录取规则已经公布,以下是相关内容,来源于招生简章,供大家参考:
录取办法
表演专业:
(一)学校校考
获得拟录取资格考生,在政治思想、体检、专业成绩合格和文化课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艺术专业最低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根据表演专业分省分科类招生计划,按照考生专业考试成绩和折合成百分制后的文化课考试成绩1:1合成的综合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若考生综合分相同,则按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二)省统考
若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则按其投档办法执行,由高到低择优录取。若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则考生在政治思想、体检、表演专业省统考成绩和文化课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要求的基础上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根据表演专业分省招生计划,按照考生表演专业省统考成绩和折合成百分制后的文化课考试成绩1:1合成的综合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若考生综合分相同,则按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南京农业大学(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双一流”农科联盟、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全国乡村振兴高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和1914年金陵大学农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金陵大学农学院以及浙江大学的部分农学类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整建制划转教育部管理。
南京农业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大类 | 专业类型 |
---|---|---|---|
1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本科 |
2 | 动物医学 | 动物医学类 | 本科 |
3 |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类 | 本科 |
4 | 植物保护 | 植物生产类 | 本科 |
5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 本科 |
6 | 土地资源管理 | 公共管理类 | 本科 |
7 | 动物科学 | 动物生产类 | 本科 |
8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植物生产类 | 本科 |
9 | 环境科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10 | 环境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11 | 生态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 |
12 | 园艺 | 植物生产类 | 本科 |
13 | 园林 | 林学类 | 本科 |
14 | 风景园林 | 建筑类 | 本科 |
15 | 中药学 | 中药学类 | 本科 |
16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植物生产类 | 本科 |
17 | 茶学 | 植物生产类 | 本科 |
18 | 水产养殖学 | 水产类 | 本科 |
19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与贸易类 | 本科 |
20 | 市场营销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21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类 | 本科 |
22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23 | 动物药学 | 动物医学类 | 本科 |
24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25 | 生物工程 | 生物工程类 | 本科 |
26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27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2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类 | 本科 |
29 | 网络工程 | 计算机类 | 本科 |
30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类 | 本科 |
31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 |
32 | 人力资源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33 | 英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34 | 日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35 | 旅游管理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 |
36 | 公共事业管理 | 公共管理类 | 本科 |
37 | 法学 | 法学类 | 本科 |
38 | 表演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本科 |
39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数学类 | 本科 |
40 | 应用化学 | 化学类 | 本科 |
41 | 统计学 | 统计学类 | 本科 |
42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 |
43 | 生物技术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 |
44 | 社会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 |
45 | 农村区域发展 | 农业经济管理类 | 本科 |
46 | 金融学 | 金融学类 | 本科 |
47 | 会计学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48 | 投资学 | 金融学类 | 本科 |
49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农业工程类 | 本科 |
50 | 交通运输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 |
51 | 车辆工程 | 机械类 | 本科 |
5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类 | 本科 |
53 | 工业设计 | 机械类 | 本科 |
54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机械类 | 本科 |
55 | 农业电气化 | 农业工程类 | 本科 |
56 | 自动化 | 自动化类 | 本科 |
57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58 | 工业工程 | 工业工程类 | 本科 |
59 | 物流工程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本科 |
60 | 人工智能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61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计算机类 | 本科 |
62 | 工程管理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63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公共管理类 | 本科 |
64 | 草业科学 | 草学类 | 本科 |
南京农业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现任校党委书记陈利根教授,校长陈发棣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和1914年私立金陵大学农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金陵大学农学院、南京大学农学院(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为主体,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1972年,搬迁至扬州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1979年,回迁南京,恢复南京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
南京农业大学现有农学院、工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含无锡渔业学院)、动物医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金融学院、草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体育部等20个学院(部);65个本科专业、30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20种专业学位授予权、17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和15个博士后流动站;全日制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9000余人;教职员工27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特聘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47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5人,入选国家其他各类人才工程和人才计划140余人次,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国家和省级教学团队6个。
南京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涵盖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及干部培训等各层次,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植物生产、动物科学类、农业生物学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是首批通过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的大学之一。2000年,获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14年,首批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农林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学、农村区域发展、生物技术、生物科学、金融学、会计学、草业科学等2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态学、风景园林、动物药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应用化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英语等8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以“诚朴勤仁”为核心的南农精神,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南农品格”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先后造就包括60位院士在内的30余万名优秀人才。
南京农业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4个学科获评A+,公共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3个学科获评A类。有8个学科进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工程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等2个学科进入前1‰,跻身世界顶尖学科行列。
南京农业大学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国家有机类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绿色农药创制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79个国家及部省级科研平台。“十二五”以来,到位科研经费60多亿元,获得国家及部省级科技成果奖200余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2项。主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多次被评为“国家科教兴农先进单位”。2017-2019年,连续三届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