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南大学排名全国第73位,在满分100分的机制下获得综合62.55分,被校友会评为5星级的中国一流大学。根据2022校友会江苏省大学排名可知,江南大学在江苏省内排名第十。
大学名称 | 大学分类 | 招生省份 | 招生年份 | 考生类别 | 批次名称 | 最低分数线 | 最低位次 | 选科要求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海南 | 2021 | 综合 | 本科 | 671 | 2716 | 不限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海南 | 2021 | 综合 | 本科 | 650 | 4141 | 物 和 化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浙江 | 2021 | 综合 | 1段 | 623 | 22542 | 不限 |
江南大学 | 综合 | 贵州 | 2021 | 文科 | 本一 | 621 | 1546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云南 | 2021 | 文科 | 本一 | 621 | 1815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安徽 | 2021 | 文科 | 本一 | 620 | 2562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江西 | 2021 | 文科 | 本一 | 613 | 1877 | |
江南大学(中外合作) | 综合 | 安徽 | 2021 | 文科 | 本一 | 613 | 3586 | |
江南大学(预科) | 综合 | 云南 | 2021 | 文科 | 本一 | 606 | 3340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河南 | 2021 | 理科 | 本一 | 605 | 22560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04 | 14812 | 物理+不限 |
江南大学 | 综合 | 四川 | 2021 | 理科 | 本一 | 603 | 18995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辽宁 | 2021 | 历史 | 本科 | 603 | 2162 | 不限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湖北 | 2021 | 历史 | 本科 | 602 | 3590 | 历史+不限 |
江南大学 | 综合 | 重庆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01 | 14503 | 不限 |
江南大学 | 综合 | 福建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01 | 9453 |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01 | 11637 | 物理+不限 |
江南大学 | 综合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00 | 23611 | 物理+不限 |
江南大学(较高收费) | 综合 | 河南 | 2021 | 文科 | 本一 | 600 | 6776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河南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99 | 7011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98 | 2769 | 不限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98 | 17185 | 物理+(化或生) |
江南大学 | 综合 | 安徽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97 | 14987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96 | 18030 | 物理+化学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江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95 | 10072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云南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95 | 8574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广西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94 | 1694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93 | 28122 | 物理+化学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93 | 14727 | 物理+化学 |
江南大学 | 综合 | 重庆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92 | 3295 | 不限 |
江南大学 | 综合 | 福建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92 | 12178 | 物理+选考化学 |
江南大学 | 综合 | 福建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89 | 2017 |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89 | 16487 | 物理+不限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湖南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88 | 2852 | 历史+不限 |
江南大学 | 综合 | 四川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86 | 3889 | |
江南大学(国家专项) | 综合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86 | 22452 | 物理+化学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85 | 18333 | 物理+不限 |
江南大学 | 综合 | 辽宁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84 | 14627 | 不限 |
江南大学 | 综合 | 山西 | 2021 | 文科 | 本一A | 582 | 1988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81 | 37892 | 物理+化学 |
江南大学 | 综合 | 山东 | 2021 | 综合 | 1段 | 581 | 28999 | 不限 |
江南大学(较高收费) | 综合 | 河南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81 | 41207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江苏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79 | 5234 | 历史+不限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79 | 21326 | 物理+化学 |
江南大学(A1) | 综合 | 山西 | 2021 | 文科 | 本一A1 | 576 | 2453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江苏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74 | 20511 | 物理+不限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江苏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72 | 21710 | 物理+(化学或生物)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河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70 | 29403 | 不限 |
江南大学 | 综合 | 广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68 | 10553 | |
江南大学(预科) | 综合 | 云南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68 | 16710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山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A | 567 | 11151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江苏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66 | 25631 | 物理+化学 |
江南大学 | 综合 | 山东 | 2021 | 综合 | 1段 | 566 | 42577 | 不限 |
江南大学(中外合作) | 综合 | 安徽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66 | 29777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江苏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65 | 9160 | 历史+不限 |
江南大学 | 综合 | 黑龙江 | 2021 | 文科 | 本一A | 561 | 1562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陕西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60 | 3665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陕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52 | 13355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吉林 | 2021 | 文科 | 本一A | 550 | 1801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贵州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49 | 10407 | |
江南大学(A1) | 综合 | 山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A1 | 544 | 18200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江苏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44 | 43092 | 物理+不限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新疆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43 | 1031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江苏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42 | 44818 | 物理+化学 |
江南大学 | 综合 | 内蒙古 | 2021 | 文科 | 本一A | 542 | 2957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黑龙江 | 2021 | 理科 | 本一A | 539 | 9479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甘肃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34 | 7775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吉林 | 2021 | 理科 | 本一A | 531 | 9530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上海 | 2021 | 综合 | 本科 | 525 | 10342 | 不限 |
江南大学 | 综合 | 上海 | 2021 | 综合 | 本科 | 523 | 10776 | 不限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新疆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20 | 4683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内蒙古 | 2021 | 理科 | 本一A | 518 | 10802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上海 | 2021 | 综合 | 本科 | 507 | 14212 | 物 和 化 |
江南大学 | 综合 | 宁夏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01 | 3192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上海 | 2021 | 综合 | 本科 | 491 | 17726 | 物 和 化 |
江南大学 | 综合 | 青海 | 2021 | 理科 | 本一 | 445 | 4566 | |
双一流建设,包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目前211工程、985工程等项目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建设。
江南大学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1、本科学费:
学费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组成。专业学费按学年收取,文科类专业为1400元,工科类江苏省优势学科专业为2580元,其他工科类专业为2000元,理科类江苏省优势学科专业为2250元,其他理科类专业为1700元,艺术类江苏省优势学科专业为3680元,其他艺术类专业为3000元,医学类专业为3000元,医学类的临床医学专业为2300元;学分学费为100元/学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内学费为26400元/生・学年,国外学习阶段学费按合作办学协议执行(我校不再另行收取学费)。
2、住宿费:
700元/生・学年、1000元/生・学年、1200元/生・学年、1500元/生・学年(视不同住宿条件而定)。
说明:江南大学是公办大学
通常来说,公办大学由于有国家或地方财政经费支持,学费一般不是很贵,普通类专业通常4000-6000元每年,艺术类专业通常8000-10000元每年,不过公办大学也有中外合作等部分高收费专业,学费通常2-3万元一年甚至更高到十几万;民办大学由于需要自筹资金办学,学费一般都比较贵,通常本科专业15000-20000元每年,专科专业8000-15000元每年,2-3万一年也很多,当然也有更高的,艺术类专业那就更贵了。
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可以选择国家助学贷款,毕业后分期还款,国家财政还贴息,也算是国家对大学生的政策福利,在报考前最好先向学校咨询是否支持助学贷款以及办理贷款相关流程等事项。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照《江南大学章程》,开展自主办学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学校以“笃学尚行,止于至善”为校训,以“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为办学理念,以建设“世界知名、中国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为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已逐步建成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协调发展、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显著、社会美誉度高,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坚持“选择性卓越”的学科建设理念,建立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设有18个学院(部),包括:食品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商学院、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学院、药学院、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和体育部。涵盖理、工、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9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7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和二级重点学科5个;建有设计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4个,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3个。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3403人,其中专任教师2142人(含研究生导师1304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人员比例68.6%,博士学位人员比例70.5%,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人员比例43.2%。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引进人才”入选者15人、“人才项目”入选者20人,教育部“人才项目奖励计划”教授2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与“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部省级创新团队46个。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2006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5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在54个本科专业招生,现有在校本科生20394人、博硕士研究生9600人、留学生719人。拥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0个,“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7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含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5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含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国家精品、规划教材56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一等奖2项。学校积极探索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成立至善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在亚洲率先通过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IFT)国际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