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常州大学排名全国第202位,在满分100分的机制下获得综合60.7分,被校友会评为3星级的区域一流大学。根据2022校友会江苏省大学排名可知,常州大学在江苏省内排名第23。
大学名称 | 大学分类 | 招生省份 | 招生年份 | 考生类别 | 批次名称 | 最低分数线 | 最低位次 | 选科要求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海南 | 2021 | 综合 | 本科 | 604 | 9233 | 不限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海南 | 2021 | 综合 | 本科 | 590 | 11381 | 物 或 化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海南 | 2021 | 综合 | 本科 | 589 | 11546 | 物 或 化 或 生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海南 | 2021 | 综合 | 本科 | 586 | 12038 | 物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江西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85 | 6040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海南 | 2021 | 综合 | 本科 | 582 | 12732 | 化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河南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81 | 12520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浙江 | 2021 | 综合 | 1段 | 580 | 63350 | 不限 |
常州大学 | 理工 | 辽宁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71 | 6051 | 不限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安徽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71 | 16085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湖北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68 | 10695 | 历史+不限 |
常州大学 | 理工 | 贵州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67 | 7612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云南 | 2021 | 文科 | 本二 | 563 | 12540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湖南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63 | 7204 | 历史+不限 |
常州大学(中外合作) | 理工 | 安徽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52 | 38418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四川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51 | 13756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50 | 69737 | 物理+不限 |
常州大学 | 理工 | 福建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50 | 28774 |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常州大学(较高收费) | 理工 | 河南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50 | 74466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49 | 39993 | 物理+不限 |
常州大学(B) | 理工 | 山西 | 2021 | 文科 | 本一B | 548 | 5590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辽宁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47 | 26172 | 不限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47 | 41510 | 物理+化学 |
常州大学 | 理工 | 重庆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46 | 11761 | 不限 |
常州大学 | 理工 | 福建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44 | 8137 |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43 | 77551 | 物理+不限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43 | 77667 | 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广东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42 | 22586 | 历史+不限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42 | 79060 | 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山东 | 2021 | 综合 | 1段 | 541 | 73167 | 不限 |
常州大学 | 理工 | 福建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40 | 33471 | 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常州大学 | 理工 | 重庆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38 | 41871 | 不限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37 | 49145 | 物理+(化学或生物) |
常州大学 | 理工 | 福建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36 | 35419 | 物理+选考化学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江苏 | 2021 | 历史 | 本科 | 536 | 21087 | 历史+不限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34 | 88743 | 物理+化学 |
常州大学 | 理工 | 云南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34 | 31081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32 | 50678 | 物理+不限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27 | 53339 | 物理+化学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广东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26 | 98676 | 物理+不限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山东 | 2021 | 综合 | 1段 | 526 | 97729 | 不限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26 | 53866 | 物理+不限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江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24 | 45343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云南 | 2021 | 理科 | 本二 | 522 | 37247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四川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21 | 82994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21 | 56500 | 物理+(化或生)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广西 | 2021 | 文科 | 本二 | 520 | 12328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吉林 | 2021 | 文科 | 本一A | 520 | 3505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宁夏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18 | 2637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甘肃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18 | 5370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内蒙古 | 2021 | 文科 | 本一A | 518 | 4703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河南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18 | 116712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江苏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14 | 71997 | 物理+不限 |
常州大学 | 理工 | 黑龙江 | 2021 | 文科 | 本一A | 514 | 4133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江苏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12 | 74060 | 物理+不限 |
常州大学(B) | 理工 | 山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B | 512 | 31255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内蒙古 | 2021 | 文科 | 本二A | 511 | 5238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陕西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10 | 11486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广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08 | 33434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江苏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08 | 78264 | 物理+(化学或生物)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江苏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04 | 82413 | 物理+化学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新疆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00 | 2395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黑龙江 | 2021 | 理科 | 本一A | 495 | 17546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江苏 | 2021 | 物理 | 本科 | 494 | 92664 | 物理+不限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安徽 | 2021 | 理科 | 本一 | 488 | 88993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吉林 | 2021 | 理科 | 本一A | 482 | 18172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广西 | 2021 | 理科 | 本二 | 481 | 47358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江苏 | 2021 | 物理 | 本科 | 481 | 105658 | 物理+不限 |
常州大学 | 理工 | 贵州 | 2021 | 理科 | 本一 | 478 | 36437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江苏 | 2021 | 物理 | 本科 | 477 | 109491 | 物理+(化学或生物) |
常州大学 | 理工 | 陕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 | 476 | 40602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黑龙江 | 2021 | 文科 | 本二A | 476 | 7527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青海 | 2021 | 文科 | 本一 | 475 | 1530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内蒙古 | 2021 | 理科 | 本一A | 471 | 18967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甘肃 | 2021 | 理科 | 本一 | 464 | 25166 | |
常州大学(中外合作) | 理工 | 贵州 | 2021 | 理科 | 本一 | 463 | 44705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上海 | 2021 | 综合 | 本科 | 459 | 24823 | 不限 |
常州大学 | 理工 | 上海 | 2021 | 综合 | 本科 | 457 | 25247 | 化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新疆 | 2021 | 理科 | 本一 | 442 | 12712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上海 | 2021 | 综合 | 本科 | 439 | 28864 | 物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宁夏 | 2021 | 理科 | 本一 | 426 | 11024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江苏 | 2021 | 物理 | 本科 | 424 | 147591 | 物理+(化学或生物)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内蒙古 | 2021 | 理科 | 本二A | 406 | 33142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黑龙江 | 2021 | 理科 | 本二A | 400 | 43579 | |
常州大学 | 理工 | 青海 | 2021 | 理科 | 本一 | 388 | 9631 | |
常州大学2022年在全国本科院校排名第221位,本省大学排名第23位。
2022大学排名 | 学校名称 | 省市 | 2022本省排名 | 类型 |
221 | 常州大学 | 江苏 | 23 | 理工 |
学校名称 | 学校标识码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常州大学 | 4132010292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本科 |
常州工学院 | 4132011055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本科 |
江苏理工学院 | 4132011463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本科 |
序号 | 学校名称 | 国家特色专业 | 入选批次 |
1 | 常州大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第二批 |
2 | 常州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第三批 |
3 | 常州大学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第六批 |
常州大学坐落于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以及江苏省教育厅与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92年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并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更名为常州大学。学校历经43年的发展,现已建成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2020年学校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居全国第129位。
学校以“责任”为校训,秉承“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和“以人为美、育人为本,开放办学、协同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责任意识、专业素养、协作品质、国际视野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良。现有科教城、西太湖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00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逾5亿元。学校设有21个学院,有全日制本科生206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900人。同时设立继续教育学院(李公朴社会教育学院)和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独立学院)。
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学科特色较为鲜明,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医学、农学、教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拥有省优势学科2个、省“十三五”重点学科7个,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10个学科上榜。
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现有本科专业80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规划教材9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学校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学校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2017年捧得“优胜杯”;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5项,银奖3项,铜奖7项,实现金奖“四连冠”,2020年捧得“优胜杯”;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11项。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和“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分列第91位和第44位。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师素质优良。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专任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13人,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达66%。拥有工程院院士5人(双聘),教育部“*”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学校现有江苏省“双创人才”、“333工程”、“特聘教授”、“青蓝工程”等省级人才220余人;省“双创团队”、“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和教学团队、“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等团队10余个。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和“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突出自主创新,全面推行“顶天立地”有效科研。“十三五”以来,学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银奖1项、全国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省部级和行业科研成果奖项98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303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17项;被SCI、EI、CPCI、CSSCI等收录学术论文340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2000余件。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点)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8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孵化器1个。学校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创新联合体,与国内50余家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和50多个县区级以上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4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48个、产学研基地515个、校企联盟436个。2016年学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高品质国际合作。以学生互换、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为重点,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大学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与爱尔兰梅努斯大学、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美国新泽西城市大学举办电子信息工程、制药工程、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化学等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批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1项。学校通过高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是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现有40多个国家的近800名外国留学生在校学习。与玻利瓦尔大学共建我国在委内瑞拉的首家孔子学院,承办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孔子课堂。成立跨文化研究院、泰国研究中心、拉美研究中心、以色列文化研究中心等智库平台,不断推进中外人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