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并没有绝对的“冷热”之分,“好找工作”不代表“能找好工作”。目前相对“热门”的专业,并不能表明几年后其就业率仍会高,也许目前的“冷门”专业,将来会是“热门”。为避免失误,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做到“冷热兼顾”。
2.不能将求学与求职划等号
职业是很多考生志愿填报的导向,其实用“求职”来决定志愿,甚至将专业与社会职业划等号都是不妥的。专业学习和未来的就业方向有一定的联系,但填报志愿首先要考虑的是提高录取命中率。
要考虑自己的志趣、特长和国家的需要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选择国家建设急需的专业,能使青年人将来较可能做出重大贡献。志趣和需要是相辅相成的,把志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个人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要考虑所填志愿实现的可能性
以招生院校在当地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统计为参考,分析各专业的档次和“冷”与“热”情况,结合自己的实力,正确填报专业志愿。不能单纯看其绝对分,要更多地看其相对位置及其变化。
原则上第一专业的选择应该是有希望录取的理想专业。第二专业的选择一定要稳妥,应该是能被录取的专业。第三专业应该选择可以“兜底”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