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艺术类山东省属地方公费师范生录取分数线
科类 | 专业 | 最低分 | 平均分 | 最高分 | 控制线 |
艺术(文) | 美术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烟台市就业) | 402 | 437.3 | 493 | 328 |
艺术(文) | 美术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滨州市就业) | 422 | 446.7 | 486 | 328 |
艺术(文) | 音乐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潍坊市就业) | 401 | 437 | 473 | 328 |
艺术(文) | 美术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济南市就业) | 469 | 469 | 469 | 328 |
艺术(文) | 音乐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德州市就业) | 330 | 394.3 | 468 | 328 |
艺术(文) | 美术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潍坊市就业) | 414 | 439.5 | 465 | 328 |
艺术(文) | 音乐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济宁市就业) | 330 | 365.8 | 458 | 328 |
艺术(文) | 美术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青岛市就业) | 450 | 454 | 458 | 328 |
艺术(文) | 美术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淄博市就业) | 455 | 455 | 455 | 328 |
艺术(文) | 美术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济宁市就业) | 413 | 435.5 | 452 | 328 |
艺术(文) | 音乐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济南市就业) | 446 | 446 | 446 | 328 |
艺术(文) | 美术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聊城市就业) | 423 | 436 | 444 | 328 |
艺术(文) | 美术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菏泽市就业) | 414 | 425.8 | 442 | 328 |
艺术(文) | 美术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东营市就业) | 439 | 439 | 439 | 328 |
艺术(文) | 美术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德州市就业) | 401 | 412.7 | 427 | 328 |
艺术(文) | 音乐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临沂市就业) | 422 | 422 | 422 | 328 |
艺术(文) | 美术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日照市就业) | 420 | 420 | 420 | 328 |
艺术(文) | 美术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威海市就业) | 407 | 413.5 | 420 | 328 |
艺术(文) | 美术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莱芜市就业) | 417 | 417 | 417 | 328 |
艺术(文) | 音乐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聊城市就业) | 331 | 371.5 | 412 | 328 |
艺术(文) | 音乐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烟台市就业) | 341 | 372.5 | 412 | 328 |
艺术(文) | 美术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枣庄市就业) | 407 | 407 | 407 | 328 |
艺术(文) | 美术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临沂市就业) | 404 | 404 | 404 | 328 |
艺术(文) | 美术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泰安市就业) | 401 | 401 | 401 | 328 |
艺术(文) | 音乐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枣庄市就业) | 400 | 400 | 400 | 328 |
艺术(文) | 音乐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滨州市就业) | 344 | 370 | 396 | 328 |
艺术(文) | 音乐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菏泽市就业) | 328 | 358.6 | 393 | 328 |
艺术(文) | 音乐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日照市就业) | 359 | 359 | 359 | 328 |
艺术(文) | 音乐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泰安市就业) | 355 | 355 | 355 | 328 |
艺术(文) | 音乐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青岛市就业) | 329 | 338 | 347 | 328 |
艺术(文) | 音乐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莱芜市就业) | 344 | 344 | 344 | 328 |
艺术(文) | 音乐学(省属公费师范生面向威海市就业) | 333 | 333 | 333 | 328 |
山东师范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建校70年来,学校植根齐鲁文化沃土,汲取泉城人文灵韵,秉承“尊贤尚功、奋发有为”的校园精神和“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自觉传承创新齐鲁文化,努力彰显教师教育特色,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专业齐全、学位体系完备、师资人才充沛、社会声誉优良的综合性高等师范院校。
办学历史沿革
学校办学文脉可追溯到1902年山东大学堂内设师范馆。1950年10月,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和山东省行政干校的基础上组建山东师范学院,系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本科高校。1952年原齐鲁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并入。1970年9月,学校机关及部分系部迁到聊城办学。1974年4月,迁回济南。1981年3月,学校被确定为省属重点高等学校;同年8月,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11月,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2014年3月,学校被批准为山东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2020年,学校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
办学条件完备
目前,学校在历下区和长清区两地办学,总占地面积近3850亩(约2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5万平方米。设有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山东省大数据实验室、6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理论建设工程重点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5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其中1个示范中心)、7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山东省“十三五”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6个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2个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1个国家外国专家局 教育部地方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山东省国际合作基地、2个山东省与特定国家或区域交流合作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等77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培训机构。图书馆建筑面积61369平方米,馆藏纸质书刊346.94万册、电子图书141.67万册、数据库193个。
学科门类齐全
现有21个学院(部),67个招生本科专业,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十大学科门类,学科、专业学位数量居省属高校前列。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排名前1%。6个学科进入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行列,其中2个学科入选“高峰学科”建设项目;另有1个学科入围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建设行列。13个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B类等次,为山东省属高校最好成绩。23个学科上榜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其中4个学科居省内第一,8个学科列省属高校第一。在全球自然指数排行榜中,连续5年名列山东省属高校第一,2021年列中国内地高校第49位。学校有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群)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重点专业(群),2个专业(群)获批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4个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
学校成立基础教育集团,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小学是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文明校园,先后分别被授予中国百强中学、中国百强小学、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篮)球特色学校、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等称号。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是2005年经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2013年迁址青州市办学,201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潍坊理工学院。历山学院现有在校生1300余人,已培养14届毕业生20290余人,赢得良好社会声誉。
教学成果丰硕
承担教育部“质量工程”全部类别项目;4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2人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65门;出版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6部;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1个;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立项项目、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国家级地方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项目各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1278项。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山东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称号。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教师教育特色鲜明
坚守师范教育特色,建立起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教育类型齐全的教育体系,形成从培养教育学学士、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研究一体化的教育理论人才培养体系,是全省同时拥有这2个培养体系的唯一高校。牵头成立黄河流域“三省一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院、山东省高等院校教师教育联盟;是全省最早承担“国培计划”的高校。教育理论研究与应用方面成果显著,获奖总数居省属高校首位。体现教师教育特点和优势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填补山东省空白。
育人质量过硬
建校以来,培养50余万名合格人才,其中包括一大批爱岗敬业的优秀人民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以及许多严谨求实的科学家、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搏击商海的企业家。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教育部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山东省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挂靠学校;学校获评省级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德育工作示范高校、理论宣教基地、高校党建研究基地、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等,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5个、山东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全省“干事创业好团队”1个、全省“抗疫榜样”2个、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扶贫典型项目1个。近年来,学校3次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连续26次荣获“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学生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学生学科竞赛成绩列全国高校第87位、师范类院校第4位。多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3次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学校获先进集体奖;连续三届入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发起高校并获得一等奖多项。连续7次参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中学生文艺会演,连续五届获得残奥会冠军,连续14次获中国大学生女子排球锦标赛和超级联赛等全国赛事冠军。
师资队伍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