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学校名称 | 省份 | 城市 | 层次 | 备注 |
1 | 南方科技大学 | 广东 | 深圳 | 本科 | 公办 |
2 | 深圳大学 | 广东 | 深圳 | 本科 | 公办 |
3 | 深圳技术大学 | 广东 | 深圳 | 本科 | 公办 |
4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广东 | 深圳 | 本科 | 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 |
5 |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 广东 | 深圳 | 本科 | 中外合作办学 |
深圳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 ||||
资助项目 | 资助金额 | 资助人数或比例 | ||
国家资助 | 国家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8000元 | 全国共奖励6万人,学校每年约44人 |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5000元 | 约占大二大三大四在校生人数的4.5%,每年约850人 | ||
国家助学金 | 每年:一等4000元;二等3000元 | 在校生10% (一等3%; 二等7%) |
||
国家助学贷贷款 | 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根据学费确定,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 需申请,无限制 | ||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根据学费加住宿费确定,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 ||||
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 |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超出8000元的学校减免。 | 根据征兵部门下达名额确定 | ||
新生入学资助项目 | 就读本省院校的新生每人500元,就读省外院校的新生每人1000元 | 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布等情况确定,全国共资助约20万人 | ||
绿色通道 | 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暂缓交纳学费。入学后,学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 需申请,无限制 | ||
校内资助 | 困难补助 | 临时困难补助 | 一次性可发放1000元,一学年不超过10000元 | 需申请,无限制 |
新生入学资助 | 1000元/人 | 需申请,无限制 | ||
校内奖学金 | 综合奖学金 | 每年:荔园卓越之星50000元/人; 荔园卓越之星提名奖30000元/人; 荔园之星20000元/人。 |
荔园卓越之星不超10人;荔园卓越之星提名奖10人;荔园之星每年级、专业(未分专业的年级按招生目录设置的专业数)1名。 | |
学习之星 | 一等3000元/人;二等2000元/人;三等1000元/人。 | 获奖总人数不超过学院参加评选学生总人数的10%。 | ||
双创之星 | 一等3000元/人;二等2000元/人;三等1000元/人。 | 不设比例 | ||
优秀学生班干部 | 一等3000元/人;二等2000元/人;三等1000元/人。 | 获奖总人数不超过学院参加评选学生总人数的4% | ||
公益之星 | 一等3000元/人;二等2000元/人;三等1000元/人。 | 三等不超过学院参评学生总人数的2%;一、二等不设比例 | ||
文体之星 | 一等3000元/人;二等2000元/人;三等1000元/人。 | 三等不超过学院参评学生总人数的2%;一、二等不设比例 | ||
特殊贡献奖 | 1000-5000元 | 不设比例 | ||
勤工助学 | 时薪18.3-20元,每月不超40小时 | 约2800个岗位 | ||
学费减免 | 按实际学习需付的学费减免 | 无限制 | ||
助力成长资助 | 社会实践资助 | 500-900元 | 需申请,无限制 | |
寒假返乡路费补助 | 按往返家乡的凭据核算,上限为600元/人 | 需申请,无限制 | ||
大学生医保补助 | 按每年大学生需缴医保费核算 | 无限制 |
大学名单 | 年份 | 省份 | 专业名称 | 选科要求(/代表或,+代表且) |
深圳大学 | 2020 | 山东 | 法学 | 不限 |
深圳大学 | 2020 | 山东 | 金融学 | 不限 |
深圳大学 | 2020 | 山东 | 日语 | 不限 |
深圳大学 | 2020 | 山东 | 英语 | 不限 |
深圳大学 | 2020 | 山东 | 电子商务 | 不限 |
深圳大学 | 2020 | 山东 | 工商管理 | 不限 |
深圳大学 | 2020 | 山东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不限 |
深圳大学 | 2020 | 山东 | 广告学 | 不限 |
深圳大学 | 2020 | 山东 | 哲学 | 不限 |
深圳大学 | 2020 | 山东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物理 |
深圳大学 | 2020 | 山东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物理 |
深圳大学 | 2020 | 山东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 |
深圳大学 | 2020 | 山东 | 自动化 | 物理 |
深圳大学 | 2020 | 山东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物理 |
深圳大学 | 2020 | 山东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理 |
深圳大学 | 2020 | 山东 | 电子信息工程 | 物理 |
深圳大学 | 2020 | 山东 | 生物科学 | 生物 |
深圳大学 | 2020 | 山东 | 建筑学 | 物理/生物/地理 |
深圳大学 | 2020 | 山东 | 土木工程 | 物理+化学 |
深圳大学 | 2020 | 山东 | 临床医学 | 化学+生物 |
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特区大学建设。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建校38年,深圳大学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学校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已经成为一所学科齐全、设施完善、师资优良、管理规范的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校制定了《深圳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纲要》,成立了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刘宇一艺术院,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一流的*特区大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