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招生专业分类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工程管理 |
会计学 |
市场营销 |
采矿工程 |
地质工程 |
测绘工程 |
安全工程 |
矿物加工工程 |
土木工程(矿井建设)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自动化 |
化学工程与工艺(煤化工方向) |
应用化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油气储运工程 |
热能与动力工程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土木工程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22年在全国本科院校排名第320位,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是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辽宁省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共建高校,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类别 | 专业名称 |
---|---|
金融学类(本) | 金融学 |
经济与贸易类(本)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体育学类(本)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 汉语国际教育 |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 英语 日语 俄语 |
数学类(本)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类(本) | 应用物理学 |
化学类(本) | 应用化学 化学 |
机械类(本)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 |
仪器类(本)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材料类(本)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化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复合材料与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 |
能源动力类(本)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电气类(本)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信息类(本) | 通信工程 |
自动化类(本) | 自动化 机器人工程 |
计算机类(本)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数字媒体技术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土木类(本)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
化工与制药类(本) | 化学工程与工艺 能源化学工程 化工安全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 |
矿业类(本) | 采矿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石油工程 海洋油气工程 |
交通运输类(本) | 交通运输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 |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本) | 安全工程 |
生物工程类(本) | 生物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 工程管理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工商管理类(本) | 会计学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 | 物流管理 |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 | 动画 |
设计学类(本) | 产品设计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外合作办学):26000元/年。
2、住宿费: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1950年始建于大连,1953年迁至抚顺办学,1958年升格为抚顺石油学院,2000年2月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划转为辽宁省人民政府领导,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0年3月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四方签署共建学校协议。
建校71年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以石油石化为特色,工、理、经、管、文、法、教、艺等八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成绩。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基础培训基地、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培养基地,是辽宁省石油化工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已培养的13万多名毕业生,其中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石油石化行业的管理及技术骨干。
学校坚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确立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学科专业结构和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有力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学校占地面积1890亩,总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图书馆图书资源总量251.9万册,电子文献数据库46个。学校设有20个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18000余人。学校是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高校,拥有2个联合培养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电子信息、机械、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会计(MPAcc)、翻译(MTI)和艺术(MFA)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五个学科进入前70%,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和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辽宁省属高校中位列第一。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8个,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含硕士领域1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5个;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建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优势特色专业1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5个、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11个、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5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7个、重点支持专业2个、示范性专业5个、特色专业2个;获批省级实验教学、实践实训等中心和基地29个、资源共享课9门、视频公开课程2门、双语教学示范课2门。2013年以来学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2项,获批省级优秀教材8本。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广泛开展,近三年学生在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国家级奖励702项、省部级奖励1439项,被团中央确定为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和KAB创业俱乐部高校。
学校建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84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34人。学校引进双聘院士2人,*2人。现有国家级人才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6人,辽宁省攀登学者2人,辽宁省特聘教授7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3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3人,辽宁省优秀专家3人,辽宁省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6人,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9人,黄大年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