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职业技术学院2019学考录取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 ||||
专业名称 | 文科 | 理科 |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高分 | 最低分 | |
现代纺织技术 | 241 | 210 | 221 | 118 |
纺织品设计 | 237 | 211 | 186 | 147 |
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 | 233 | 211 | 203 | 117 |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 | 235 | 211 | 184 | 117 |
染整技术 | 221 | 211 | 197 | 161 |
应用化工技术 | 228 | 212 | 212 | 161 |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 | 236 | 207 | 239 | 160 |
化妆品技术 | 236 | 218 | 217 | 161 |
服装设计与工艺 | 249 | 211 | 234 | 160 |
会计 | 236 | 216 | 233 | 182 |
国际贸易实务 | 257 | 215 | 229 | 174 |
市场营销 | 252 | 212 | 244 | 177 |
电子商务 | 233 | 213 | 225 | 175 |
工商企业管理 | 235 | 217 | 226 | 180 |
连锁经营管理 | 229 | 211 | 215 | 161 |
物流管理 | 234 | 212 | 239 | 165 |
商务英语 | 237 | 214 | 218 | 169 |
应用英语 | 233 | 211 | 196 | 161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46 | 216 | 195 | 172 |
数控技术 | 222 | 211 | 213 | 164 |
工业设计 | 233 | 219 | 240 | 160 |
应用电子技术 | 234 | 211 | 196 | 160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250 | 212 | 198 | 163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247 | 218 | 243 | 175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228 | 214 | 213 | 171 |
软件技术 | 242 | 217 | 226 | 176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239 | 220 | 226 | 168 |
移动应用开发 | 234 | 211 | 185 | 161 |
年份 | 大学名称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选科要求 |
---|---|---|---|---|---|---|---|
2021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历史 | 专科 | 462 | 81963 | 历史+不限 |
2021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物理 | 专科 | 457 | 191704 | 物理+不限 |
2021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历史 | 专科 | 445 | 98150 | 历史+不限 |
2021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历史 | 专科 | 437 | 105835 | 历史+不限 |
2021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历史 | 专科 | 428 | 114887 | 历史+不限 |
2021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物理 | 专科 | 425 | 229475 | 物理+不限 |
2021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历史 | 专科 | 421 | 121177 | 历史+不限 |
2021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物理 | 专科 | 416 | 238673 | 物理+不限 |
2021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物理 | 专科 | 412 | 242392 | 物理+不限 |
2021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历史 | 专科 | 408 | 133961 | 历史+不限 |
2021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物理 | 专科 | 387 | 263968 | 物理+不限 |
2021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物理 | 专科 | 352 | 288724 | 物理+不限 |
2021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物理 | 专科 | 347 | 291836 | 物理+不限 |
2020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与华南师范大学三二分段培养其它) | 广东 | 文科 | 专科 | 427 | 104432 | 不限 |
2020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与华南师范大学三二分段培养其它) | 广东 | 理科 | 专科 | 418 | 206839 | |
2020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与嘉应学院三二分段培养其它) | 广东 | 文科 | 专科 | 408 | 121258 | 不限 |
2020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三二分段培养其它) | 广东 | 文科 | 专科 | 400 | 129139 | 不限 |
2020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三二分段培养其它) | 广东 | 理科 | 专科 | 395 | 232936 | |
2020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与嘉应学院三二分段培养其它) | 广东 | 理科 | 专科 | 389 | 238811 | |
2020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理科 | 专科 | 358 | 269278 | |
2020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与惠州学院三二分段培养其它) | 广东 | 理科 | 专科 | 353 | 274294 | |
2020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文科 | 专科 | 331 | 187201 | 不限 |
2019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文科 | 专科 | 428 | 135317 | 不限 |
2019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理科 | 专科 | 333 | 263059 | 不限 |
年份 | 大学名称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选科要求 |
---|---|---|---|---|---|---|---|
2021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物理 | 专科 | 475 | 168567 | 物理+不限 |
2021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历史 | 专科 | 471 | 74516 | 历史+不限 |
2021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历史 | 专科 | 457 | 86956 | 历史+不限 |
2021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物理 | 专科 | 454 | 196277 | 物理+不限 |
2021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历史 | 专科 | 450 | 93499 | 历史+不限 |
2021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历史 | 专科 | 449 | 94514 | 历史+不限 |
2021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历史 | 专科 | 446 | 97156 | 历史+不限 |
2021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物理 | 专科 | 446 | 205902 | 物理+不限 |
2021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历史 | 专科 | 441 | 101439 | 历史+不限 |
2021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物理 | 专科 | 441 | 211404 | 物理+不限 |
2021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物理 | 专科 | 439 | 213571 | 物理+不限 |
2021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物理 | 专科 | 433 | 221092 | 物理+不限 |
2021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物理 | 专科 | 428 | 226436 | 物理+不限 |
2021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物理 | 专科 | 423 | 230981 | 物理+不限 |
2021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物理 | 专科 | 423 | 231800 | 物理+不限 |
2021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物理 | 专科 | 422 | 232178 | 物理+不限 |
2021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物理 | 专科 | 421 | 233895 | 物理+不限 |
2021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物理 | 专科 | 418 | 236845 | 物理+不限 |
2021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物理 | 专科 | 410 | 244560 | 物理+不限 |
2020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华南师范大学三二分段培养其它) | 广东 | 理科 | 专科 | 448 | 170685 | |
2020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华南师范大学三二分段培养其它) | 广东 | 文科 | 专科 | 434 | 98394 | 不限 |
2020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文科 | 专科 | 430 | 102244 | 不限 |
2020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肇庆学院三二分段培养其它) | 广东 | 理科 | 专科 | 415 | 210359 | |
2020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理科 | 专科 | 414 | 212204 | |
2020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 | 广东 | 文科 | 专科 | 333 | 186059 | 不限 |
2020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 | 广东 | 理科 | 专科 | 307 | 308661 | |
2019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文科 | 专科 | 458 | 102679 | 不限 |
2019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 | 广东 | 文科 | 专科 | 393 | 171587 | 不限 |
2019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理科 | 专科 | 385 | 213229 | 不限 |
2019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 | 广东 | 理科 | 专科 | 169 | 334106 | 不限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行政主管部门是广东省教育厅。其前身为广东省纺织工业学校,筹建于1984年,1985年正式招生,1993年被评为省级重点中专学校,2000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2001年升格为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7月,与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开展集团办学(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官窑,原名广东省煤炭工业学校,1958年始建于广东韶关,1995年改名为广东省工业贸易学校。2004年规范为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教育厅直属的公办重点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该校正式成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一校三区办学布局正式形成。学校现有禅城、高明、南海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224亩,固定资产总值约超过8亿元,图书馆各类藏书达到80余万册。目前设有13院2部,即纺织学院、服装学院、轻工与材料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外语外贸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中职教育部。学校开设了49个招生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220多个,在校生近2万人。武书连2020中国高职高专专业大类排行榜上我校位居轻工纺织大类第一!
2009年学校率先提出“专业融入产业、教学融入企业”的职教办学理念,围绕“厚德行、重基础、强技术、精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具有再学习能力和岗位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模式。十九大以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党建带动各项工作发展,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契机,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密切人才培养与现代产业的对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校通过开展“一专业一模式、一课程一平台”等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系列措施,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目前获中央财政支持及国家级重点专业6个,“十三五”省级品牌专业8个(其中省级一类品牌2个)、省级示范和重点专业9个,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12门,中央财政支持及省级以上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3个,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7项,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屡获佳绩。此外已建成一批校级重点专业及百门网络课程。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纺织服装教育先进集体”、“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人才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人才培养成果奖”等荣誉称号。
学校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学校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硕果累累,建立了广东省数字化纺织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数字化纺织服装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和数字化纺织服装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等一批省级科研平台,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专项等科研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项、香港桑麻纺织科技奖一等奖1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学校依托丰富的办学资源和深厚的行业背景,牵头组建广东纺织职业教育集团,打造产学研一体合作模式。学校积极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专业培训,累计完成社会培训约19.38万人次,助推广东纺织业转型升级。
打造创新创业平台,推进优质就业成果显著。学校努力打造优质就业服务平台,推进就业创业教育,引导岗位创业和自主创业。3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4万多名毕业生,他们奔赴全国各行各业建功立业。毕业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和认可,为珠三角、广东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在实现充分就业的同时不断推进优质就业,先后荣获首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中国纺织服装校企合作示范院校、广东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坚持走“人才强校”之路,大力开展“强师工程”,实施“高层次领军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培育计划”、“教师队伍双师素质提升计划”。通过选派教师下企业锻炼,邀请国内外职教专家和知名企业到校开展培训,选派教师近200人次到德国、意大利、新加坡、台湾、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学习职业教育的最新理念等方式,打造了一支德技兼修的优秀师资队伍。通过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活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完善教师进修培训管理办法,通过培训进修加大对专任教师的培养力度;组织教师到国家级、省级高职示范院校学习研修;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国内“985”和“211”高校博士、硕士学位,改善教师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遴选和培养。截至2021年7月,我校共有教职工810人,其中专任教师475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26人,副高职称154人;专任教师中博士21人,硕士438人;“双师”素质教师464人。学校以培养专业领军人物为重点,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启动和实施一系列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了师资队伍的能力建设。学校现有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1人,全国纺织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12人,南粤优秀教师10人,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1人,省专业领军人才1人,省高职教育质量工程专业领军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职教协会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5人。学校还有专业带头人15名、骨干教师45名、校级教学团队3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7个;“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21人,其中省级3 人,校级18人。
学校注重以德育人、以文化育人,用*思想引领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致力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独具专业特色、展现职业素养的校园文化活动,已成为学生津津乐道的文化品牌,近5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累计获得275项全国奖项,522项省级奖项。其中志愿服务项目“爱心学堂“被共青团中央授予“第七届中国志愿服务项目奖”称号。轻化工程系“艾农”团队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千校千项”项目,纺织系纺贸161团支部获团中央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称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每一名学生展现自我、锻炼才干、陶冶情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