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奖学金设置情况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 ||||
资助项目 | 资助金额 | 资助人数或比例 | ||
国家资助 | 国家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8000元 | 根据下达名额评审 |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5000元 | 根据下达名额评审 | ||
国家助学金 | 每年:一等4400元;二等3300元,三等2200 | 根据下达名额评审 | ||
国家助学贷贷款 | 根据学费加住宿费确定,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 无限制 | ||
基层就业国家资助 | 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 | 无限制 | ||
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 |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 根据征兵部门下达名额确定 | ||
师范生公费教育 | 在校期间不用缴纳学费、住宿费,还可获得生活费补助 | 根据招生计划确定 | ||
新生入学资助项目 | 就读本省院校的新生每人500元,就读省外院校的新生每人1000元 | 向户籍地教育部门申请 | ||
绿色通道 | 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暂缓交纳学费。入学后,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 无限制 | ||
校内资助 | 困难补助 | 临时困难补助 | 一次性发放2000元,一学年不超过4000元 | 无限制 |
技能赛奖学金 | 60-10000元 | 无限制 | ||
培优奖学金 | 60-5000元 | 无限制 | ||
勤工助学 | 固定岗位:每月约300-350元;临时岗位:每小时12元 | 约280个岗位 | ||
学费减免 | 减免2000―6000元 | 无限制 | ||
助力成长资助 | 创新创业资助 | 服务型2000元/个;商贸型3000元/个;科技型5000元/个。 | 无限制 | |
公益活动资助 | 20-50元/生 | 无限制 | ||
…… | …… | …… |
招生省份 | 科目 | 年份 | 录取批次 | 分数线 | 录取位次 | 录取数 | 省控线 |
---|---|---|---|---|---|---|---|
山西 | 理科 | 2020 | 专科 | 130 | 97430 | - | 130 |
山西 | 文科 | 2020 | 专科 | 130 | 78696 | - | 130 |
吉林 | 文科 | 2020 | 专科 | 354 | 26771 | 5 | 130 |
吉林 | 理科 | 2020 | 专科 | 300 | 69283 | 5 | 130 |
江苏 | 理科 | 2020 | 专科 | 273 | 43733 | 10 | 260 |
江苏 | 文科 | 2020 | 专科 | 230 | 13382 | - | 230 |
浙江 | 不限 | 2020 | 2段 | 495 | -- | - | 495 |
浙江 | 不限 | 2020 | 3段 | 479 | 174218 | - | 279 |
浙江 | 不限 | 2020 | 1段 | -- | -- | - | 594 |
安徽 | 文科 | 2020 | 专科 | 398 | 123391 | 26 | 200 |
安徽 | 理科 | 2020 | 专科 | -- | -- | - | 200 |
福建 | 理科 | 2020 | 专科 | -- | -- | - | 220 |
福建 | 文科 | 2020 | 专科 | -- | -- | - | 220 |
河南 | 理科 | 2020 | 专科 | -- | -- | - | 180 |
河南 | 文科 | 2020 | 专科 | -- | -- | - | 180 |
湖北 | 文科 | 2020 | 专科 | 151 | 113218 | 189 | 200 |
湖北 | 理科 | 2020 | 专科 | 150 | 190786 | 418 | 200 |
湖南 | 文科 | 2020 | 专科 | 456 | 70467 | - | 200 |
湖南 | 理科 | 2020 | 专科 | 386 | 160161 | - | 200 |
广东 | 理科 | 2020 | 专科 | 224 | 350816 | 5 | 160 |
广东 | 文科 | 2020 | 专科 | 196 | 250552 | 5 | 160 |
广西 | 理科 | 2020 | 专科 | 248 | 186394 | - | 180 |
广西 | 文科 | 2020 | 专科 | 241 | 119174 | - | 180 |
海南 | 不限 | 2020 | 专科 | 436 | 41026 | 20 | 250 |
重庆 | 文科 | 2020 | 专科 | 349 | 62856 | 35 | 180 |
重庆 | 理科 | 2020 | 专科 | 310 | 107010 | 14 | 180 |
四川 | 文科 | 2020 | 专科 | 258 | 194563 | - | 150 |
四川 | 理科 | 2020 | 专科 | 150 | 260431 | - | 150 |
贵州 | 文科 | 2020 | 专科 | 402 | 91477 | 34 | 180 |
贵州 | 理科 | 2020 | 专科 | 267 | 204940 | 26 | 180 |
云南 | 文科 | 2020 | 专科 | 414 | 87223 | 27 | 200 |
云南 | 理科 | 2020 | 专科 | 343 | 142622 | 13 | 200 |
陕西 | 理科 | 2020 | 专科 | 308 | 148375 | 1 | 160 |
陕西 | 文科 | 2020 | 专科 | 280 | 84645 | 1 | 160 |
甘肃 | 理科 | 2020 | 专科 | -- | -- | - | 160 |
甘肃 | 文科 | 2020 | 专科 | -- | -- | - | 160 |
青海 | 理科 | 2020 | 专科 | 255 | 23564 | 30 | 160 |
青海 | 文科 | 2020 | 专科 | 247 | 10087 | 30 | 160 |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于2000年8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恩施教育学院、恩施财校、恩施农校、恩施工校、恩施林校和恩施供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其后,州机电工程学校、州民族体校、州艺术学校、州交通技工学校、州卫生学校、州商务技工学校相继并入。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37年,秉承“笃志厉行,厚德善技”校训,为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所在地——湖北恩施,位于神奇的北纬30度,有“世界硒都”“中国硒谷”之称,是武陵山区交通枢纽,航班直达国内主要城市,41对动车开往全国各地,境内通车高速公路和铁路8条,在建、规划高速公路和铁路14条。
学校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北省优质高职学校,荣获“国际硒茶人才摇篮” 殊荣,2021年5月入围“国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学校占地790多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建有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数控技术、计算机及应用、生物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国家级生产型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富硒产品研发协同创新中心);国家“1+X”试点项目19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旅游管理、畜牧兽医、生物制药),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过亿元。
学校现有教职工1249人,其中在岗教职工758人,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230人(其中博士8人),教授11人、副教授172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人、湖北名师1人、全国农业职教名师1人,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双师素质教师213人,2个省级教学团队。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等近3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能工巧匠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
学校下设经济管理、机电工程、信息工程、生物工程、建筑工程、人文教育、旅游管理、体育、医学等9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公共课部、中等职业教育部。学校现有国家专业示范点1个(旅游管理)、国家骨干专业2个(园林技术、畜牧兽医)、省级品牌专业2个(旅游管理、畜牧兽医)、省级特色专业4个(会计、园林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全校共开设经济管理类、机电工程类、生物工程类、信息工程类、建筑工程类、旅游管理类、人文教育类、体育类、医护类专业36个,面向浙江、海南、四川、湖南、安徽、重庆、西藏等2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学生18187人。
近五年,我校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6人次、三等奖2人次;在省级专业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9人次、二等奖42人次、三等奖92人次;在全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银奖1项、铜奖4项。
学校以*思想为指导,以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承担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重任,以科研为引领承担起为恩施州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的使命,以非遗基地为载体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担当。学校正稳步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实现更加开放的办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更加深度的校企协同育人,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更加满意的教学效果,加大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更加高效的管理等四项改革;扎实推进优化生源结构、建设品牌特色专业、加强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党的建设五大工程;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方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