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这些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19年四川农业大学艺术类录取分数线相关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批次 | 省(市) | 科类 | 19年省控线 | 调档线 | 备注 |
艺体批 | 四川 | 美术类 | 文370+专200 | 258 | 平行志愿(按照专业成绩投档) |
山西 | 美术类 | 文355+专220 | 655(录取分) | 按照综合成绩全投档 | |
河北 | 美术类 | 文284+专180 | 698(录取分) | 按照专业成绩全投档 | |
福建 | 美术理 | 文255+专195 | 676(录取分) | 一档多投 | |
河南 | 美术理 | 文350+专206 | 环境设计725 | 按照专业+文化投档到专业 | |
产品设计722 | |||||
视觉传达669 | |||||
数字媒体687 | |||||
湖北 | 美术类 | [(专)185*0.6+(文)311*0.4]*2=470.8 | 657.6 | 平行志愿 | |
重庆 | 美术类 | (文)336/750*300*0.3+(专)217*0.7=192.22 | 227.08 | 平行志愿(折合满分300) | |
贵州 | 美术类 | 文295+专180 | 643 | 平行志愿 | |
新疆 | 美术类 | 文133+专180 | 235(投档分) | 按照文化投档,文化只含语数外,按照专业+文化录取 | |
467(录取分) | |||||
云南 | 美术类 | 文345+专210 | 760 | 平行志愿 | |
江西 | 美术类 | 专323*750/450*0.7+文291*0.3=467.7 | 550.7 | 平行志愿 | |
山东 | 美术理 | 专203*750/300*0.7+文287*0.3=446.15 | 576.8 | 平行志愿 |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1 | 四川农业大学 | 畜牧学 | A- |
2 | 四川农业大学 | 作物学 | B+ |
3 | 四川农业大学 | 风景园林学 | B |
4 | 四川农业大学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B |
5 | 四川农业大学 | 兽医学 | B |
6 | 四川农业大学 | 林学 | B |
7 | 四川农业大学 | 草学 | B |
8 | 四川农业大学 | 生物学 | B- |
9 | 四川农业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B- |
10 | 四川农业大学 | 园艺学 | C+ |
11 | 四川农业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C |
12 | 四川农业大学 | 植物保护 | C |
2018年在各省、市、自治区录取分数线 | |||||
批次 | 省(市) | 科类 | 省控线 | 调档线 | 备注 |
特殊批次 | 四川 | 文科 | 553 | 573 | 国家专项 |
理科 | 546 | 562 | 国家专项 | ||
文科 | 553 | 576 | 地方专项 | ||
理科 | 546 | 579 | 地方专项 | ||
文科 | 553 | 556 | 自主招生 | ||
理科 | 546 | 546 | 自主招生 | ||
文科 | 553 | 553 | 高校专项 | ||
理科 | 546 | 547 | 高校专项 | ||
本科一批次 | 四川 | 文科 | 553 | 578 | |
理科 | 546 | 584 | |||
重庆 | 文科 | 524 | 534 | ||
理科 | 524 | 564 | |||
山西 | 理科 | 516 | 538 | 本一A | |
浙江 | 理科 | 588 | 594 | ||
安徽 | 理科 | 505 | 562 | ||
广西 | 理科 | 513 | 547 | ||
甘肃 | 理科 | 483 | 534 | ||
宁夏 | 理科 | 463 | 464 | ||
天津 | 理科 | 407 | 545 | ||
河北 | 理科 | 511 | 581 | ||
福建 | 理科 | 490 | 500 | ||
上海 | 理科 | 401 | 476 | ||
河南 | 理科 | 499 | 561 | ||
湖北 | 理科 | 512 | 576 | ||
海南 | 理科 | 539 | 612 | ||
贵州 | 理科 | 484 | 540 | ||
西藏 | 理科 | 445/327 | 446/332 | ||
新疆 | 理科 | 467 | 524 | ||
内蒙古 | 理科 | 478 | 531 | ||
黑龙江 | 理科 | 472 | 543 | ||
江苏 | 理科 | 336 | 351 | ||
云南 | 理科 | 530 | 555 | ||
陕西 | 理科 | 474 | 536 | ||
青海 | 理科 | 403 | 453 | ||
辽宁 | 理科 | 368 | 552 | ||
吉林 | 理科 | 533 | 534 | ||
江西 | 理科 | 527 | 564 | ||
山东 | 理科 | 435 | 577 | ||
湖南 | 理科 | 513 | 567 | ||
广东 | 理科 | 376 | 526 | ||
职教本科批次 | 四川 | 农林牧渔类 | 572 | 629 | |
旅游服务一类 | 559 | 597 | |||
信息技术一类 | 582 | 617 | |||
财经商贸类 | 623 | 630 | |||
加工制造类 | 566 | 579 | |||
土木水利类 | 577 | 597 | |||
艺体批 | 四川 | 美术类 | 205(专业)+390(文化) | 258 | 平行志愿 |
体育类 | 70(专业)+375(文化) | 81 | 平行志愿 | ||
重庆 | 美术类 | (专业)212*0.7+(文化)390/750*300*0.3=195.2 | 218.3 | 实行平行志愿 | |
体育类 | (专业)83*0.6+(文化)375/750*100*0.4=69.8 | 76.3 | 实行平行志愿 | ||
山西 | 美术类 | 205(专业)+335(文化) | 492 | 按照专业成绩全投档 | |
河北 | 美术类 | 180(专业)+266(文化) | 448 | 按照专业成绩全投档 | |
体育理 | 275(专业)+210(文化) | 494 | 按照专业成绩全投档 | ||
福建 | 美术理 | 195(专业)+246(文化) | 660 | 一档多投 | |
河南 | 美术理 | 210(专业)+335(文化) | 666 | 按照专业+文化投档 | |
体育理 | 85(专业)+305(文化) | 文化投档418,综合516 | 按照文化投档 | ||
湖北 | 美术类 | [(专业)184*0.6+(文化)286*0.4]*2=449.6 | 666 | 实行平行志愿 | |
体育类 | (专业)350*0.75+(文化)336*0.5=445.5 | 560 | 实行平行志愿 | ||
贵州 | 美术类 | 理科:382(文化)+120(专业) | 683 | 实行平行志愿 | |
文科:303(文化)+120(专业) | |||||
新疆 | 美术类 | 适当控制(美术) | 335 | 按照文化投档,文化成绩只含语数外 | |
体育类 | 82(专业)+165(文化) | 82(专业)+193(文化) | 按照专业全投档,文化成绩只含语数外 | ||
云南 | 美术类 | 理科:330(文化)+205(专业) | 736 | ||
文科:390(文科)+205(专业) | |||||
江西 | 美术类 | (专业)270*750/450*0.7+(文化)316*0.3=409 | 549 | 实行平行志愿 | |
山东 | 美术理 | (专业)198*750/300*0.7+(文化)282*0.3=431 | 564 | ||
体育类 | (专业)72*750/100*0.7+(文化)293*0.3=465.9 | 575 |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庄天慧教授、校长吴德教授。
办学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前身是1906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此后历经四川高等农业学校(1912年)、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4年)、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1927年)、四川省立农学院(1932年)、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1935年)、四川大学农学院(1950年)等多个历史发展阶段。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整体迁至原西康省(1955年撤销)省会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四川省林业学校整体并入。学校现有雅安、成都(温江)和都江堰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馆藏文献资源1166万册(件)。
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现设有学院27个,研究所(中心)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涵盖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4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二级学科8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0个,本科招生专业76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20个。2005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根据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综合计分,学校在全国农林高校、在川高校中分别位居第7和第4。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4个学科ESI排名近年持续稳定保持世界前1%,农学、兽医学2020年分别入围软科一流学科排名世界前50强和前51-75强。2017年动物营养与饲养科学、2018年作物学入选全国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现有教职工3600余人,其中:教授424人、副教授571人;博士生导师318人、硕士生导师83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1人,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2人,*特聘教授3人、青年学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国家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5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14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3人,四川省杰出人才奖获得者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1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4人,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杰出科学家4人、天府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3人、天府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0人,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人选25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3人,四川师德楷模2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辅导员7人。学校是2012年全省首批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2所试点高校之一。
育人体系完备、条件优良。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是“文革”后全国首批恢复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4万余人,其中:本科生3.7万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400余人。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3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省级一等奖27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提名6篇。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含示范课程和课程思政)7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72项。学校是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6所高校之一。
科研成果丰硕、效益显著。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项,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69项。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到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先后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Science》发表高水平论文。拥有科技部、四川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科技部条件平台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9个,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以及四川省重点(高校)实验室3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社科研究基地4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协同创新中心5个、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3个。学校是2012年全国首批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10所高校之一。
对外交流广泛、形式多样。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和台湾等23个国家(地区)的90多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共签署了120余项交流合作协议,与国(境)外知名高校开展了“2+2”“3+1”“3+1+X”“4+1”等模式的联合培养项目。建有省部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学校是全国首批有条件接受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曾被国家6部委评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工作单位,先后被国家外专局评为引进国外智力先进集体、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建设与发展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1991年4月和2002年5月,江泽民同志先后两次亲临学校视察,对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2002年1月,温家宝同志批示:“川农大精神”应该总结、宣传和发扬。2007年10月,温家宝同志再次批示:川农大工作很有成绩,办学经验值得重视。2008年5月,李克强同志亲临学校看望慰问“5.12”受灾师生员工。2001年10月,李岚清同志亲临学校视察,高度评价“川农大精神”,充分肯定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文化传承创新是荣校之魂、国际交流合作是活校之方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治学理念,大力弘扬“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继续秉承“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推进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一流农业大学建设,努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中数据截至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