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这些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合肥师范学院奖助学金设置情况相关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合肥师范学院本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 ||||
资助项目 | 资助金额 | 资助人数或比例 | ||
国家资助 | 国家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8000元 | 按安徽省教育厅下达名额 |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5000元 | 约占在校生人数的3%,每年约500人 | ||
国家助学金 | 每年:一等4000元;二等3000元;三等2000元 | 约占在校生20%(一等10%;二等6%;三等4%) | ||
生源地助学贷贷款 | 根据学费加住宿费确定,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 无限制 | ||
基层就业国家资助 | 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 无限制 | ||
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 |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 符合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申请条件 | ||
绿色通道 | 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暂缓交纳学费。入学后,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 无限制 | ||
校内资助 | 困难补助 | 临时困难补助 | 视学生具体情况确定。 | 无限制 |
贫困生走访慰问金 | 500元 | 在校生5% | ||
校内奖学金 | 优秀学生奖学金 | 每年:一等2000元;二等1200元;三等800元 | 30%(一等5%,二等10%,三等15%) | |
师范专业三等奖学金 | 按在我校学习期间每生每学年度400元标准发放。即本科4年1600元,专升本两年800元。 | 无限制 | ||
考研奖励 | 每生200元 | 无限制 | ||
勤工助学 | 每小时12元 | 约460个岗位 | ||
学费减免 | 减免学费 | 无限制 | ||
社会资助 | 学业奖助学金 | 张应友张陈雪娟奖学金1500元/人张应友张陈雪娟助学金1000元/人江博优秀学生奖学金1000元/人 国元证券奖学金3000元/人 国元证券助学金2000元/人 存勇励学金3000元/人 | 依据各社会资助奖助学金评审办法和实施细则 |
合肥师范学院2022年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一览表(安徽省)
专业名称 | 科类 | 招生批次 | 招生计划 | 备注 |
小学教育(师范,定向培养乡村教师) | 文理 | 本科二批提前批 | 200 | 文理各100 |
应用心理学(师范) | 文理 | 地方专项计划 | 5 | 文3理2 |
学前教育(师范) | 文 | 5 | ||
制药工程 | 理 | 5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理 | 5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理 | 5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理 | 5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 | 5 |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文 | 本科一批 | 83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理 | 105 | ||
英语(师范) | 文 | 80 | ||
应用心理学(师范) | 文理 | 45 | 文22理23 | |
学前教育(师范) | 文 | 23 | ||
物理学(师范) | 理 | 90 | ||
化学(师范) | 理 | 81 | ||
生物科学(师范) | 理 | 92 |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文 | 60 | ||
制药工程 | 理 | 62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理 | 28 | ||
计算机类 | 理 | 252 | ||
人工智能 | 理 | 60 | ||
电子信息工程 | 理 | 80 | ||
通信工程 | 理 | 本科一批 | 25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 | 92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理 | 60 |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理 | 60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理 | 106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理 | 45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 | 47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文理 | 本科二批 | 30 | 文理各15 |
人力资源管理 | 文理 | 15 | 文8理7 | |
财务管理 | 文理 | 80 | 文理各40 | |
经济与金融 | 文理 | 40 | 文理各20 | |
互联网金融 | 文理 | 40 | 文理各20 | |
经济学 | 文理 | 32 | 文12理20 | |
新闻传播学类 | 文 | 92 | ||
汉语国际教育 | 文 | 30 | ||
西班牙语 | 文 | 3 | ||
商务英语 | 文 | 35 | ||
药物制剂 | 理 | 40 | ||
生物技术 | 理 | 31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理 | 50 | ||
生物制药 | 理 | 29 | ||
应用统计学 | 理 | 19 | ||
经济统计学 | 理 | 23 | ||
金融工程 | 理 | 45 | ||
美术学(师范) | 艺 | 艺术类二批(省统考) | 80 | |
设计学类 | 艺 | 120 | ||
动画 | 艺 | 35 | ||
音乐学(师范) | 艺 | 130 | ||
音乐表演 | 艺 | 30 | 大提琴 3、小提琴2、单簧管2、萨克斯2、长笛 3、 | |
竹笛3、琵琶5、古筝6、二胡4 | ||||
体育教育(师范) | 体 | 体育类本科批 | 17 | |
体能训练 | 体 | 33 |
合肥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4.38%。
合肥师范学院坐落于“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前身是安徽教育学院,创建于1955年,2007年改建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是全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项目实施单位、“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工程实施高校,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现有锦绣、滨湖、三孝口三个校区,校园面积1295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4亿元,纸质图书近120万册;在职教工1142人,其中正高98人、副高32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二级教授4人、“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0人、省特支计划创新领军人才2人、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省宣传文化领域青年英才1人、省教学名师19人、省级教坛新秀27人。
学校现设15个学院,本科专业58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向11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1万8千人;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一流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17个、特色专业8个、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精品线下开放课程34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60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验项目7项;国家、省两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6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示范实验(习)实训中心9个、省级教学团队26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5个、省级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4个,2015年以来获省级教学成果46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14项。我省首个高校足球学院——合肥足球学院设在我校。
学校建有中国南方蓝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子信息系统仿真设计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安徽省微波与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魂芯DSP(数字信号处理)产业化研究院、安徽省光电探测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安徽省药食同源天然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平台10个,校级科研机构24个。近五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4项;发表学术论文1830篇;出版著作、教材120部;获国家专利420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11项。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构建“一个全程、两方合作、三线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办学60多年来,培养各类高等专门人才8万余名,培训中小学校长和教师18万人次。近三年,我校学子在“挑战杯”、数学建模、机器人、师范生技能大赛、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省级以上赛事中获奖1000余项,周庆媛、朱金凤、段诗闻、苏超、王帅、蒋一凡、俞圣泽同学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朱金凤同学同时荣获“中国好人”称号;生源质量不断提高,近三年来,省内文理科招生录取分数线均居第二批次首位(师范专业于2020年纳入安徽省第一批次招生);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年均90%以上。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奖、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和“安徽省首批创业学院立项单位”。
学校承扬师范办学传统,打造服务安徽基础教育品牌。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专家单位、“安徽基础教育发展联盟”牵头单位;挂设有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指导中心、安徽省教师资格认定中心;与台湾铭传大学合作建立“安徽教育中心”;与合肥市政府共建“合肥基础教育研究院”。
学校主动对接服务地方支柱产业,深化产学研合作,重点建设教师教育类、电子信息类、生物医药类学科专业群,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类、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群。学校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研究所、安徽徽王集团等合作建设“魂芯”DSP实验室、PCB及SMT生产线、蓝莓深加工生产线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与合肥市、临泉县、明光市、金寨县、砀山县、中体产业、安徽国元证券、安徽新华发行集团、联宝电子等合作共建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育人基地180个。
学校积极推进国(境)外合作办学,与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美国特洛伊大学、美国东北州立大学、英国桑德兰大学等合作开展“3+1”和“2+2”本科人才培养等中外合作办学(培养)项目;与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大学、马来西亚城市大学等11个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学生交流和教师互派;与台湾地区铭传大学合作共建刘铭传学院,与台湾地区义守大学开展学生交流活动。
学校积极构建“爱满天下,知行合一”为核心的校园行知文化,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挂设我校,暑期教师进百家企业、学生开办百所“行知学堂”的“双百计划”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学校是首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第三、四届“全国文明单位”,第六至十届“全省文明单位”、第一届全省文明校园,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
面向未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坚持立足合肥、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坚定“举行知旗、走应用路、创师范牌”,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积极创建合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