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州华商学院奖助学金设置情况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广州华商学院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 ||||
资助项目 | 资助金额 | 资助人数或比例 | ||
国家资助 | 国家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8000元 | 2020年共奖励21人 |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5000元 | 2020年共奖励480人 | ||
国家助学金 | 每年:一等4000元;二等3300元;三等2300元 | 2020年共资助2326人 | ||
国家助学贷款 | 根据学费加住宿费确定,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 2020年共资助1748人 | ||
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 |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 2020年共资助87人 | ||
绿色通道 | 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暂缓交纳学费。入学后,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 无限制 | ||
地方政府资助 | 广东省大学新生资助 | 每人不超过6000元 |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 |
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资助 | 每生每年10000元 |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 ||
广东省“南粤扶残助学工程”资助 | 专科生一次性资助10000元,本科生一次性资助15000元 |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 ||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退役士兵教育培训资助 | 每人每年7000元 | 根据实际入学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名额确定 | ||
广东省参加“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 代偿在校学习期间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 |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 ||
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 | 退费标准为本专科每生每年8000元(艺术类和特殊教育12000元) |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 ||
校内资助 | 困难补助 |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资助 | 每年9月份评选,资助金额标准每人1000-2000元 |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
特殊困难补助 | 每年4月份评选,资助金额标准每人1000-2000元 |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 ||
临时困难补助 | 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而定 |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 ||
特别困难春节慰问金 | 500-1000元 | 根据春节留校困难学生实际情况确定 | ||
校内助学金 | 每年:一等4000元;二等3300元;三等2300元 | 根据当年认定贫困生等级却未获得国家助学金进行资助 | ||
校内奖学金 | 优秀生 | 每人每年:一等2000元;二等1500元;三等1000元 | 一等:在校生的2%;二等:在校生的6%;三等:在校生的12% | |
优秀学生干部 | 每人每年1000元 | 在校生的4% | ||
优秀毕业生 | 每人每年1000元 | 毕业生的2% | ||
十大校园之星 | 每人每年500元 | 300名左右 | ||
少数民族学生伙食补助 | 每月每生500元 |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 ||
勤工助学 | 固定岗位:每月约609元;临时岗位:每小时20.3元 | 约240个岗位 | ||
学费减免 | 减免500―2000元 |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 ||
助力成长资助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海外研学资助 | 资助金额标准每人约30000元 | 根据当年省教育厅分配名额为准 | |
自强之星资助 | 资助金额标准每人2000-3000元 |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 ||
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补助金 | 资助金额标准每人600-1000元 |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 ||
学生应征入伍奖励 | 奖励金额标准每人1000-2000元 | 无限制 |
院系 | 专业名称 |
会计学院 | 会计学 |
财务管理 | |
审计学 | |
税收学 | |
会计学(ACCA双语班) | |
会计学(CPA双语班) |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菁才班) |
汉语言文学 | |
汉语国际教育 | |
教师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 |
小学教育 | |
传播与传媒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 |
新闻学 | |
广告学 | |
动画 | |
创意与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设计 | |
产品设计 | |
数字媒体艺术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菁才班) |
英语 | |
日语 | |
经济贸易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统计学 | |
国际商务 | |
金融学院 | 经济与金融 |
金融工程 | |
金融科技 | |
金融科技(菁英班) | |
管理学院 | 市场营销 |
物流管理 | |
旅游管理 | |
工商管理 | |
行政管理 | |
人力资源管理 | |
数据科学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电子商务 | |
健康医学院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化妆品科学与技术 | |
中药学 | |
护理学 | |
国际学院 | 会计学(国际班) |
英语(国际班) | |
学前教育(国际班) | |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班) | |
市场营销(国际班) |
来源于广州华商学院2021年普高新生缴费须知
广州华商学院(原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是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广东财经大学与广州太阳城集团合作创办的独立院校,是一所财经特色鲜明,涵盖经、管、文、工、艺、教、理、医等多学科的全日制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教育和继续教育。学校以“厚基础、精通识、重实践、国际化”为人才培养模式,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20年12月,学校正式获批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并更名为“广州华商学院”。
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荔枝之乡广州市增城区,校园占地面积一千多亩。经过近15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管理科学有序,教学设备和文体设施完备。拥有完善的、高标准的教学楼、图书馆、专业实验室、体育场馆等教学设施,校园布局错落有致,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秀丽宁静,是广大莘莘学子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现学校图书馆有馆藏纸质图书资源230万册,中文报刊2135种,中文现刊(含报纸)795种,外文期刊60种,超星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33万种,清华同方中国知网(CNKI)六个专辑,其中包含中国学术期刊论文、重要会议论文、博、硕士论文、重要报纸全文等约4000多万篇。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拥有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由世界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浸会大学前校长陈新滋教授担任校长,师资主要来自国内“985”、“211”高校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台湾、香港等地的优秀教师人才。现有教师13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90多人,占比32.79%,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74.72%,其中有海外经历的教师有31人。学校现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南粤优秀教师4人。学校还聘任了一批海内外知名教授担任学术顾问及讲座教授,聘任了一大批业界精英和“双师型”教师担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导师。2019年11月,学校聘请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法国化学家Jean-Marie Lehn教授为名誉校长。
目前,学校有18个学院(系),共4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国际班、2个海外创新班、1个双语班,涵盖了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工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等7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在校学生近23000人。
学校致力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互联网+会计教学一体化改革试验区”,依托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相结合,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合理配置,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在校内斥巨资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独具特色的经管学科跨专业综合仿真实习、云计算、云桌面平台,以及大传播实验教学平台。其中,跨专业综合仿真平台被广东省教育厅纳入省质量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项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国际化发展,积极推动和开展各项对外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及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多元化的联合培养模式。学校与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泰国等国外和港澳台的多家境外高校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积极为学生举办国际化活动,拓宽其国际化视野。现已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等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共同创办“3+1”、“2+2”等办学模式。近年来派出约1000多名师生赴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学习与交流,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学校现已获得招收港澳台留学生资格,正在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合作,将高等教育融入国际大环境。
建校以来,学校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社会知名度显著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3万多名,深受用人单位好评,社会认可度高。毕业生主要在财经、金融、商贸、管理、语言、外事等领域就业,本科生初次就业率连续5年均在97%以上,初次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高达96%。
学校的科研能力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也不断提升,教师承担的省部级科研项目数和项目经费持续攀升,发表在核心期刊、SCI、EI的科研论文数量也不断增加。学校现有两个广东省省级重点学科:广东省高校特色重点学科——会计学,广东省高校重点培育学科——新闻传播学。
学校先后荣获“广东省十佳独立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广东省最具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和“广东省最具综合实力学院”、“中国财经类独立学院排名第3位”等称号。
学校以*思想为指导,围绕国家及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坚持*,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创百年名校,育华夏英才”的办学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现代大学制度为支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办学质量与层次,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全面推进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一步一个脚印,为实现建成国内一流民办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