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折教育 特色专业

洛阳理工学院所有专业一览表

发布时间: 2025-04-16 17:13:12

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洛阳理工学院所有专业一览表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洛阳理工学院所有专业一览表

洛阳理工学院开设专业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大类 专业类型
1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材料类 本科
2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类 本科
3 软件工程 计算机类 本科
4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机械类 本科
5 材料物理 材料类 本科
6 焊接技术与工程 材料类 本科
7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类 本科
8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类 本科
9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机械类 本科
10 车辆工程 机械类 本科
11 汽车服务工程 机械类 本科
1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类 本科
13 自动化 自动化类 本科
14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类 本科
15 智能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类 本科
1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类 本科
17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类 本科
18 物联网工程 计算机类 本科
19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计算机类 本科
20 土木工程 土木类 本科
21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土木类 本科
22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土木类 本科
23 工程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本科
24 工程造价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本科
25 土木工程(中爱合作) 土木类 本科
26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本科
27 应用化学 化学类 本科
28 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类 本科
29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化工与制药类 本科
30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类 本科
31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与贸易类 本科
32 酒店管理 旅游管理类 本科
33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类 本科
34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类 本科
35 财务管理 工商管理类 本科
36 会计学 工商管理类 本科
37 审计学 工商管理类 本科
38 环境设计 设计学类 本科
39 视觉传达设计 设计学类 本科
40 美术学 美术学类 本科
41 产品设计 设计学类 本科
42 数字媒体艺术 设计学类 本科
43 英语 外国语言文学类 本科
44 翻译 外国语言文学类 本科
45 商务英语 外国语言文学类 本科
46 汉语言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本科
47 新闻学 新闻传播学类 本科
48 社会工作 社会学类 本科
49 音乐表演 音乐与舞蹈学类 本科
50 学前教育 教育学类 本科
51 机器人工程 自动化类 本科
52 材料工程技术 非金属材料类 专科
53 机械设计与制造(中俄合作) 机械设计制造类 专科
54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类 专科
55 工业分析技术 化工技术类 专科
56 环境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类 专科
57 广告设计与制作 艺术设计类 专科
58 小学教育 教育类 专科
59 心理咨询 健康管理与促进类 专科
60 计算机信息管理 计算机类 专科
61 工业机器人技术 自动化类 专科

2020届洛阳理工学院就业率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为90.03%。

洛阳理工学院就业率及就业前景怎么样(含2021届就业质量报告)

洛阳理工学院重点王牌专业有哪些

洛阳理工学院比较好的王牌重点特色专业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重点类型 专业大类 专业类型
1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 材料类 本科
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 机械类 本科
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省级特色专业 机械类 本科
4 自动化 省级特色专业 自动化类 本科
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级特色专业 计算机类 本科
6 工商管理 省级特色专业 工商管理类 本科

洛阳理工学院院校介绍

洛阳理工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十三朝古都、中原城市群副中心——洛阳。

2007年3月,原国家建材部直属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与原洛阳大学合并组建洛阳理工学院。64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秉承“让政府放心,让社会满意,让学生受益”的办学理念,深化“行业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先后为国家建材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近20万名高级专门人才。2013年,学校被确立为河南省首批五所转型发展试点院校之一,2014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6年学校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本科院校。2019年7月获批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2.83万人,以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学校坚持教学优先地位,产教融合发展。设有14个学院、2个基础教学部、7个专门教育和行业学院(冠名班),学校是首批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黄河科技集团共建“鲲鹏产业学院”,与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现有55个本科专业,5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项目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0门省级一流课程,其中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线下一流课程3门,混合式教学一流课程和社会实践教学课程各1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5项,6个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3个省级教学团队,13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学校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师发展中心成功入选首批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现有教职工178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8人,副高级职称463人,博士学位教师298人,硕士学位教师864人,“双师型”教师80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创新人才及团队6个、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河南省优秀专家3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洛阳市优秀专家等市厅级人才100人,硕博研究生导师53人;聘有包括两院院士、中原学者、博士生导师、国外专家在内的200余名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还聘任讲座教授、特聘教授5人、应用型专业带头人26人、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702人;选拔专业建设首席教授11人、校学术技术带头人65人。

学校坚持创新与服务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智库建设快速发展。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建有“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河南省特种防护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装配式建筑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3个省级科研平台;承担或参与了《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五年规划纲要(2015-2020年)》等编制工作;与洛阳市人民政府、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联合水泥有限公司、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300余家地方政府、产业集聚区、企业单位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洛阳分院、郑州大学出版社洛阳分社等机构落户学校。近5年来,学校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4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4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469项。

学校坚持特色兴校、创新发展,服务国家建材行业发展战略。是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传承建材基因,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先后当选中国—东盟建材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单位、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副主席单位、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新材料专业协作会的理事长单位。2018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建材‘走出去’发展先进单位”。校内设有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培训基地、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培训专业委员会,为建材行业提供订单式教育与培训服务。

学校以双创教育高质量为抓手,推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高质量。“千度创客空间”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立了种子资金+创业导师扶持的培育模式,形成了“一园三区、北京离岸创新中心、宜阳加速器两个辐射点”的战略布局,建设洛阳创业学院、大数据与深度智能应用研究中心的教育+实践平台。“十三五”期间,累计孵化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96家,累计营业收入达到2.2亿元;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竞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109项,其中国家级奖励382项,曾荣获全国“挑战杯”竞赛“校级优秀组织奖”,2015年以来连续3届捧得河南省“挑战杯”竞赛“优胜杯”,连续4届获得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毕业生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质量逐年提升,连续三年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中,2017—2020年连续四年位列全国普通高校本科组300强,河南省前10强;在2020年发布的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13名。

学校坚持开门办学,与国内外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开展深度合作。深入实施豫沪教育合作项目,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与芬兰坦佩雷应用科学大学共建“中芬应用技术大学示范校”。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联合建立了材料研究中心,与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俄罗斯科斯特罗马国立大学联合建立了复合刀具与精密加工国际联合实验室。与美国埃尔姆赫斯特学院、英国胡弗汉顿大学、韩国映像大学等10余所国外高校开展教学和科研合作,与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俄罗斯科斯特罗马国立大学举办3个合作办学项目,并接收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友好学校的留学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体教职员工秉承“致知、致善、致能、致新”的校训,在*思想指引下,抢抓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机遇,“三融三创、融创结合”,以更加饱满的进取精神和更加蓬勃的昂扬斗志,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建材行业有影响、服务地方有贡献、‘一带一路’有作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QQ:3385433179举报邮箱: help@hengzhe.com
Copyright @ 2016 - 2025 恒折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21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