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是双一流学科高校吗
2022年,黑龙江有4所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但是没有哈尔滨医科大学,所以哈尔滨医科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
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评选了2轮,首批建设高校140所,本次第二轮建设高校147所,其中山西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为第二轮新入选的7所高校。
点击这里查看147所双一流大学名单和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哈尔滨医科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大类 | 专业类型 |
---|---|---|---|
1 | 公共事业管理 | 公共管理类 | 本科 |
2 | 护理学 | 护理学类 | 本科 |
3 | 药学 | 药学类 | 本科 |
4 | 预防医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 本科 |
5 | 口腔医学 | 口腔医学类 | 本科 |
6 | 医学影像学 | 临床医学类 | 本科 |
7 | 麻醉学 | 临床医学类 | 本科 |
8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类 | 本科 |
9 | 生物信息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 |
10 | 法学 | 法学类 | 本科 |
11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类 | 本科 |
12 | 临床药学 | 药学类 | 本科 |
13 | 儿科学 | 临床医学类 | 本科 |
14 | 基础医学(“5+2”本硕连续培养) | 基础医学类 | 本科 |
15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硕士) | 临床医学类 | 本科 |
16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 临床医学类 | 本科 |
17 | 临床医学(于维汉班,5+3+X本硕博连读) | 临床医学类 | 本科 |
18 | 基础医学(伍连德班,7+X本硕博连读) | 基础医学类 | 本科 |
19 | 智能医学工程 | 医学技术类 | 本科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比较好的王牌重点特色专业一览表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重点类型 | 专业大类 | 专业类型 |
---|---|---|---|---|
1 | 中医学 | 国家级特色专业+重点学科 | 中医学类 | 本科 |
2 | 中医学(5+3一体化本硕培养) | 重点学科 | 中医学类 | 本科 |
3 | 中医学(五年) | 重点学科 | 中医学类 | 本科 |
4 | 护理学 | 重点学科 | 护理学类 | 本科 |
5 | 运动康复 | 重点学科 | 体育学类 | 本科 |
6 | 中医康复学 | 重点学科 | 中医学类 | 本科 |
7 | 中药制药 | 重点学科 | 中药学类 | 本科 |
8 | 药物分析 | 重点学科 | 药学类 | 本科 |
9 | 应用心理学 | 重点学科 | 心理学类 | 本科 |
10 | 医学信息工程 | 重点学科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11 | 康复治疗学(佳木斯) | 重点学科 | 医学技术类 | 本科 |
12 | 护理学(佳木斯) | 重点学科 | 护理学类 | 本科 |
13 | 中药制药(佳木斯) | 重点学科 | 中药学类 | 本科 |
14 | 医学实验技术(佳木斯) | 重点学科 | 医学技术类 | 本科 |
15 | 医学检验技术(佳木斯) | 重点学科 | 医学技术类 | 本科 |
16 | 中西医临床医学(联合办学) | 重点学科 | 中西医结合类 | 本科 |
17 | 医学实验技术 | 重点学科 | 医学技术类 | 本科 |
18 | 医学检验技术 | 重点学科 | 医学技术类 | 本科 |
19 |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 | 重点学科 | 公共管理类 | 本科 |
20 | 应用心理学(医学心理学) | 重点学科 | 心理学类 | 本科 |
21 | 生物技术(制药) | 重点学科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 |
22 | 中药学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中药学类 | 本科 |
23 | 药物制剂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药学类 | 本科 |
24 | 针灸推拿学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中医学类 | 本科 |
25 | 中医学(佳木斯) | 重点学科 | 中医药类 | 专科 |
26 | 医学美容技术(佳木斯) | 重点学科 | 医学技术类 | 专科 |
27 | 针灸推拿(佳木斯) | 重点学科 | 中医药类 | 专科 |
28 | 康复治疗技术(佳木斯) | 重点学科 | 康复治疗类 | 专科 |
29 | 护理(佳木斯) | 重点学科 | 护理类 | 专科 |
30 | 中药学(佳木斯) | 重点学科 | 中医药类 | 专科 |
31 | 药品生产技术(佳木斯) | 重点学科 | 药品与医疗器械类 | 专科 |
哈尔滨医科大学由我国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建的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和兴山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0余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奉献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学校设18个二级院部和8个事业单位。现有教职工1710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获南丁格尔奖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8人,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1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入选“*”1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0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38人。黑龙江省“头雁”团队6个。“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9人、青年学者5人。硕士生导师1485人,博士生导师464人。
学校校本部设有17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5个学科门类。国家特色专业有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药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临床药学、药学、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生物信息学、医学检验技术(大庆校区)专业。校本部在校普通教育本科生13968人(大庆校区6026人),研究生7066人,留学生377人。
学校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9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公共管理、药学、护理学、口腔医学),二级学科授权点6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授权点6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3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个学科进入A类(A-)、8个学科进入B类(2个B+、3个B、3个B-)。有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卫健委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8个,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1个。学校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4所为“三级甲等”医院和全国“百佳医院”。
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十三五”以来,主编教育部、卫健委规划教材及再版规划教材44部。获批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3项。获国家视频公开课程4门,国家资源共享课程1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45项。
“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14项,科研经费总额达到 7.55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39项,其中重点重大项目18项。获得各级奖励47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获得各级各类科研课题83项,其中,主持国家科技部项目5项,参与国家科技部项目18项,省级项目60项,科研经费总额达到1.69亿元。
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最佳靶点的研究,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精准肝脏外科技术研究,同种异体劈裂脾移植研究,三氧化二砷治疗M3型白血病和治疗实体瘤的研究,大骨节病病因学研究,心脏移植、双手移植、单前臂移植和大肠癌综合治疗等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
主办《中国地方病学杂志》、《国际遗传学杂志》、《国际免疫学杂志》、《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等6种专业杂志。先后同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俄罗斯、德国、韩国等10余个国家的百余所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坚持以高水平的医学本科教育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根本,优先发展研究生教育和长学制医学教育的办学思想,突出办学特色,加快推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努力打造百年医学强校,奋力谱写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