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康复学专业在安徽2021年高考理科招生计划人数为2人;
2、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专业在安徽2021年高考理科招生计划人数为2人;
3、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专业在安徽2021年高考理科招生计划人数为2人;
4、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在安徽2021年高考理科招生计划人数为4人;
5、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康复学专业在安徽2021年高考文科招生计划人数为2人;
6、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在安徽2021年高考文科招生计划人数为4人;
成都中医药大学2021年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招生省份 | 招生年份 | 招生科目 | 招生批次 | 招生人数 |
---|---|---|---|---|---|---|
1 | 临床医学(5年)(5000元/年;不予录取色盲、色弱考生) | 安徽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 |
2 | 预防医学(5年)(5000元/年;不予录取色盲、色弱考生) | 安徽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2 |
3 | 中医学(5年)(5000元/年;不予录取色盲、色弱考生) | 安徽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2 |
4 | 针灸推拿学(5年)(5000元/年;不予录取色盲、色弱考生) | 安徽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2 |
5 | 中医康复学(5年)(5000元/年;不予录取色盲、色弱考生) | 安徽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2 |
6 | 中医养生学(5年)(5000元/年;不予录取色盲、色弱考生) | 安徽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2 |
7 | 中医儿科学(5年)(5000元/年;不予录取色盲、色弱考生) | 安徽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2 |
8 | 中西医临床医学(5年)(50000元/年;不予录取色盲、色弱考生) | 安徽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 |
9 | 药学(4100元/年;不予录取色盲、色弱考生) | 安徽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 |
10 | 药物制剂(4100元/年;不予录取色盲、色弱考生) | 安徽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2 |
11 | 中药学(4100元/年;不予录取色盲、色弱考生) | 安徽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 |
12 | 护理学(5000元/年;男生身高不低于1.62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58米;不予录取色盲、色弱考生) | 安徽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 |
13 | 中医学(5年)(5000元/年;不予录取色盲、色弱考生) | 安徽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 | 2 |
14 | 针灸推拿学(5年)(5000元/年;不予录取色盲、色弱考生) | 安徽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 | 2 |
15 | 中医康复学(5年)(5000元/年;不予录取色盲、色弱考生) | 安徽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 | 2 |
16 | 中医养生学(5年)(5000元/年;不予录取色盲、色弱考生) | 安徽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 | 2 |
17 | 护理学(5000元/年;男生身高不低于1.62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58米;不予录取色盲、色弱考生) | 安徽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 | 4 |
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原名成都中医学院,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65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0年成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约1800亩,拥有19个学院、38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2.5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700余人。
学校是全国首批中医药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首批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
现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中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ESI全球前1%学科2个(药物学与毒物学、临床医学),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中药学、中医学),省部级重点学科44个。
学校有国医大师3人,全国名中医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级特聘专家4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8人,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1人,岐黄工程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1个,岐黄工程青年岐黄学者4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4人。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四川省杰出人才奖获得者1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3人,四川省十大名中医10人,首届四川省医疗卫生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0人,四川省特聘专家35人。
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9个、省级一流专业1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35门;省级各类精品示范课程75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学校为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
“十三五”以来,新增各类科研项目2818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95项。获得各级各类奖励116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二等奖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