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录取分数线2020是多少分,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是每个填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考生最关注的问题,随着各省高考录取批次相继公布,考生也开始关心是否被录取,本站小编整理相关信息供参考,仅供参考。
2020年分省普通文理录取分数线(8月25日更新)
省份 |
文史 |
理工 |
||
最低分数 | 超一本线 | 最低分数 | 超一本线 | |
北京 | 576 超一本线50分 |
|||
天津 | 631 超一本线44分 |
|||
河北 | 610 | 72 | 628 | 108 |
山西 | 572 | 30 | 586 | 49 |
内蒙古 | 587 | 67 | 546 | 94 |
辽宁 | 611 | 44 | 585 | 85 |
吉林 | 570 | 27 | 544 | 27 |
黑龙江 | 563 | 80 | 576 | 121 |
上海 | 518 超一本线16分 |
|||
江苏 | 372 | 29 | 375 | 28 |
浙江 | 627 超一本线33分 |
|||
安徽 | 597 | 56 | 615 | 100 |
福建 | 594 | 44 | 597 | 81 |
江西 | 590 | 43 | 601 | 66 |
山东 | 599 超一本线67分 |
|||
河南 | 611 | 55 | 628 | 84 |
湖北 | 581 | 50 | 602 | 81 |
湖南 | 612 | 62 | 608 | 101 |
广东 | 572 | 36 | 587 | 63 |
广西 | 567 | 67 | 578 | 82 |
海南 | 652 超一本线83分 |
|||
重庆 | 581 | 45 | 577 | 77 |
四川 | 579 | 52 | 613 | 84 |
贵州 | 605 | 57 | 570 | 90 |
云南 | 603 | 48 | 600 | 65 |
西藏(藏) | / | / | ||
西藏(汉) | / | / | ||
陕西 | 587 | 75 | 559 | 108 |
甘肃 | 574 | 54 | 533 | 75 |
青海 | 515 | 35 | 450 | 57 |
宁夏 | 580 | 57 | 504 | 70 |
新疆 | 550 | 68 | 519 | 88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就业率为95.76%,硕士就业率为97.4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设专业一览表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大类 | 专业类型 |
---|---|---|---|
1 | 地质学 | 地质学类 | 本科 |
2 | 安全工程 |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3 | 资源勘查工程 | 地质类 | 本科 |
4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计算机类 | 本科 |
5 | 软件工程 | 计算机类 | 本科 |
6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数学类 | 本科 |
7 | 石油工程 | 矿业类 | 本科 |
8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9 | 网络工程 | 计算机类 | 本科 |
1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类 | 本科 |
1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类 | 本科 |
12 | 通信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13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水利类 | 本科 |
14 | 测绘工程 | 测绘类 | 本科 |
15 | 统计学 | 统计学类 | 本科 |
16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1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与贸易类 | 本科 |
18 | 法学 | 法学类 | 本科 |
19 | 音乐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本科 |
20 | 工业设计 | 机械类 | 本科 |
21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学类 | 本科 |
22 | 物理学 | 物理学类 | 本科 |
23 | 应用化学 | 化学类 | 本科 |
24 | 地球化学 | 地质学类 | 本科 |
25 | 材料化学 | 材料类 | 本科 |
26 | 环境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27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 材料类 | 本科 |
28 | 地质工程 | 地质类 | 本科 |
29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地质类 | 本科 |
30 | 信息安全 | 计算机类 | 本科 |
31 | 地理科学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 |
32 | 土木工程 | 土木类 | 本科 |
33 | 工程管理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34 | 市场营销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35 | 地球物理学 | 地球物理学类 | 本科 |
36 | 会计学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37 | 旅游管理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 |
38 | 公共事业管理 | 公共管理类 | 本科 |
39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类 | 本科 |
40 | 土地资源管理 | 公共管理类 | 本科 |
41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42 | 自动化 | 自动化类 | 本科 |
43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仪器类 | 本科 |
44 | 环境设计 | 设计学类 | 本科 |
45 | 视觉传达设计 | 设计学类 | 本科 |
46 | 数字媒体艺术 | 设计学类 | 本科 |
47 | 广播电视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 |
48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土木类 | 本科 |
49 | 海洋工程与技术 | 海洋工程类 | 本科 |
50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测绘类 | 本科 |
51 | 地理信息科学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 |
52 |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 测绘类 | 本科 |
53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 |
5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类 | 本科 |
55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计算机类 | 本科 |
56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地质类 | 本科 |
57 | 思想政治教育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本科 |
58 | 英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59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60 | 大气科学 | 大气科学类 | 本科 |
61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 地质学类 | 本科 |
62 | 海洋科学 | 海洋科学类 | 本科 |
63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体育学类 | 本科 |
64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 |
65 | 土地整治工程 | 农业工程类 | 本科 |
66 | 产品设计 | 设计学类 | 本科 |
大学转专业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学校对转专业学生的要求差别比较大,作为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不能持特别简单乐观的心态,以为校内转专业可以为自己兜底,本文小编整理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转专业的一些条件和要求,以下整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转专业的要求条件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转专业:(一)学生确有特长,转专业、转学更能发挥其特长的;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1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地质学 | A+ |
2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A+ |
3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B+ |
4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公共管理 | B+ |
5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B |
6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海洋科学 | B |
7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B |
8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土木工程 | B |
9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水利工程 | B |
10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B |
11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软件工程 | B |
12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B |
13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应用经济学 | B- |
14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地球物理学 | B- |
15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B- |
16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B- |
17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B- |
18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工商管理 | B- |
19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C+ |
20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设计学 | C+ |
21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C |
22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数学 | C |
23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化学 | C |
24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地理学 | C |
25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机械工程 | C |
26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C |
27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物理学 | C- |
28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统计学 | C- |
29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C- |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门类,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历史沿革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学校于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70年,学校整体迁至湖北办学,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1974年,学校定址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武汉地质学院在原北京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组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在武汉。2000年2月,学校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2006年10月,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校园概貌
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学校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校园环境优美,教育、科研、学术氛围浓厚,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群、图书馆、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相关配套设施,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环境。学校现正在武汉光谷未来科技城建设“资源环境科技创新基地”暨新校区。
办学思想
坚持弘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坚持“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着力培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着力为解决区域、行业乃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