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学校名称 | 双一流建设学科 |
1 | 北京大学 | (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
2 | 中国人民大学 |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3 | 清华大学 | (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
4 | 北京交通大学 | 系统科学 |
5 | 北京工业大学 | 土木工程 |
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7 | 北京理工大学 | 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
8 | 北京科技大学 | 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
9 | 北京化工大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0 | 北京邮电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1 | 中国农业大学 | 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
12 | 北京林业大学 | 风景园林学、林学 |
13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生物学、北京林业大学所有的专业一览表 |
所属学院 | 专业名称 | 层次 | 学制 | 授予学士学位 |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物科学 | 本科 | 四年 | 理学 |
生物技术 | 本科 | 四年 | 理学 | |
生物技术(中加合作办学项目) | 本科 | 五年 | 理学、理学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林学院 |
林学类 | 本科 | 四年 | 农学 |
草业科学(草坪科学与管理方向) | 本科 | 四年 | 农学 | |
地理信息科学 | 本科 | 四年 | 理学 | |
水土保持学院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本科 | 四年 | 农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科 | 四年 | 理学 | |
土木工程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自然保护区学院 |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 本科 | 四年 | 农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 | 本科 | 四年 | 理学 |
环境工程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园林学院 |
园林 | 本科 | 四年 | 农学 |
风景园林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城乡规划 | 本科 | 五年 | 工学 | |
旅游管理 | 本科 | 四年 | 管理学 | |
园艺(观赏园艺方向) | 本科 | 四年 | 农学 | |
信息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 | 四年 | 管理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方向)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网络工程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理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四年 | 理学或工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四年 | 理学 | |
工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自动化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车辆工程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木材科学与工程(中加合作办学项目) | 本科 | 五年 | 工学、工学 | |
木材科学与工程(家具设计与制造方向)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林产化工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林产化工(制浆造纸方向)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包装工程 | 本科 | 四年 | 工学 | |
艺术设计学院 |
环境设计 | 本科 | 四年 | 艺术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本科 | 四年 | 艺术学 | |
数字媒体艺术 | 本科 | 四年 | 艺术学 | |
动画 | 本科 | 四年 | 艺术学 | |
产品设计 | 本科 | 四年 | 艺术学 | |
经济管理学院 |
会计学 | 本科 | 四年 | 管理学 |
金融学 | 本科 | 四年 | 经济学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本科 | 四年 | 经济学 | |
统计学 | 本科 | 四年 | 理学 | |
工商管理 | 本科 | 四年 | 管理学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信息方向) | 本科 | 四年 | 管理学 | |
市场营销 | 本科 | 四年 | 管理学 | |
电子商务 | 本科 | 四年 | 管理学 |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四年 | 管理学 | |
农林经济管理 | 本科 | 四年 | 管理学 | |
物业管理 | 本科 | 四年 | 管理学 |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法学 | 本科 | 四年 | 法学 |
应用心理学 | 本科 | 四年 | 理学 | |
外语学院 |
英语 | 本科 | 四年 | 文学 |
商务英语 | 本科 | 四年 | 文学 | |
日语 | 本科 | 四年 | 文学 |
点击这里查看教育部确定的全部147大学双一流学科名单
序号 | 双一流学科名单 |
1 | 风景园林学 |
2 | 林学 |
风景园林学
风景园林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园林、风景与景观已持续存在数千年;作为一门现代学科,风景园林学可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在古典造园、风景造园基础上通过科学革命方式建立起来的新的学科方式。
风景园林学(又称景观学)是关于土地和户外空间设计的科学和艺术,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它通过科学理性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方法得以实践,其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涉及气候、地理、水文等自然要素,同时也包含了人工构筑物、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地方色彩等人文元素,是一个地域综合情况的反映。
林学
林学(Forestry)是研究森林的形成、发展、管理以及资源再生和保护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林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学科,它是在其他自然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林学是一门与浩繁的生物界及多变的环境密切相关的学科,要掌握这门学科必须要深刻理解其基本原理,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并善于灵活地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和知识。结合具体地区的条件和特点,进行全面的周密的分析和综合,得出适当的结论,以解决林业生产上的问题。
北京林业大学开设的专业有:农林经济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环境科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地理信息科学、法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城乡规划、园艺、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林学类、生物技术、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业工程类、市场营销、农林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业管理、数字媒体艺术、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具体完整专业见下表。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成立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1996年被国家列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试办研究生院,2004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院。2005年获得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2008年,学校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2010年获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支持。2011年与其他10所行业特色高校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2012年,牵头成立中国第一个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林木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学校“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入选北京市第二批高精尖创新中心。2017年,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学科入围“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学校以生物学、生态学为基础,以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为特色,是农、理、工、管、经、文、法、哲、教、艺等多门类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权可自行审定教授任职资格的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一级学科内可自主设置博士、硕士二级学科及交叉学科的高校。经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一流建设学科位居A+档位。学校现有15个学院,60个本科专业及方向、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一级)、3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培育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含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二级)、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
学校形成了“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了10多万名高级专门人才和一批外国留学生,其中包括15名两院院士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科技专家和管理人才,他们为我国林业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在校生27657人,其中本科生13233人,全日制研究生5717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908人,各类继续教育学生7799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884人,其中专任教师1195人,包括正教授310人、副教授55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3人,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1人,国家特聘专家1人,教育部“*奖励计划”入选者7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863”首席专家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1人,环保部“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8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入选者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入选者1人,北京市高创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1人,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50人,北京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0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3支。教师获奖众多,其中有1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1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人获国际环境突出贡献奖,3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3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北京市人民教师奖。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实施导师制、主辅修制,拥有国家理科基地、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梁希实验班、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拔尖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优秀奖1项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2项。5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5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研究生53人次在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IFLA-UNESCO)、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中日韩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中获得金奖。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94%以上。
学校科学研究和科技平台建设实力雄厚、成果丰硕。现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及野外站台共42个。其中,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观测科学研究站1个、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1个、林业生物质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中心3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林业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林业局质检中心1个、国家林业局野外观测研究站6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8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十二五”以来,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论文被SCI收录3734篇,EI收录2045篇,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科技计划课题,获得科研经费14.16亿元。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和开放办学,先后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非政府组织建立了教育与科技合作关系。自2005年起,每年承办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培养了大批发展中国家林业领域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共举办国际学术会议50余次,接待国外专家学者千余人次,派出大量教师出国交流合作,执行国际合作项目40余项。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举办木材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专业合作办学项目,同时与美国、法国等国高校开展多个联合培养项目。亚太地区林业教育协调机制办公室在学校设立,为学校国际化办学搭建了新平台。2016年,学校成为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成员院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学校积极开展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与港澳台地区多所高校建立了伙伴关系。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商务部援外学历项目奖学金、北京市政府奖学金、北京市“一带一路”专项奖学金以及亚太森林组织奖学金项目院校。目前共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200余名留学生在校进行本科、硕士、博士、汉语学习,其中学历生的比例约占98%。截至2017年底,学校累计培养外国留学生21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