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在河南招生计划如下: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国际商务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电子商务专业招生人数为10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具体完整招生专业见下表。
序号 | 大学名称 | 招生省份 | 专业名称 | 科目 | 招生人数 |
---|---|---|---|---|---|
1 |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 河南 | 服装设计与工艺 | 文科 | 5 |
2 |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 河南 | 国际商务 | 文科 | 5 |
3 |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 河南 | 电子商务 | 文科 | 10 |
4 |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 河南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文科 | 3 |
5 |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 河南 | 游戏艺术设计 | 文科 | 5 |
6 |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 河南 | 环境工程技术 | 理科 | 4 |
7 |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 河南 |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 理科 | 3 |
8 |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 河南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理科 | 10 |
9 |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 河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5 |
10 |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 河南 | 生物产品检验检疫 | 理科 | 5 |
11 |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 河南 |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 | 理科 | 3 |
12 |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 河南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理科 | 2 |
13 |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 河南 | 现代通信技术 | 理科 | 5 |
截至底,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共有专任教师52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333人,占57.51%;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468人,占教师总数的80.83%;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28人,占39.38%;北京市学术创新人才1名,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1名,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学名师2名;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教学团队4个。
北京市职教名师:王京、辛秀兰。
北京市教学名师(内容不全):周国烛、张晖、顾春光、朱运利、于京、李玉兰、兰蓉、王冬琳、辛秀兰、王京。
国家级教学团队:传媒艺术设计教学团队(戴荭,2008年获批)。
北京市教学团队:生物技术及应用教学团队(辛秀兰,2009年获批)、计算机网络教学团队(周国烛,2008年获批)、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么居标,2011年获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继续教育教学团队。
2018级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新生即将开学,小编向各位准大学生们整理了关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一些开学必须注意的相关信息。我们当中的全部,或者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需要寻找一个让自己的内心深信不疑的答案,这个答案给我们心灵以安慰,呈现出我们自以为的真相。在高中时常常听人说:上了大学就不用学习了,随便应付一下就可以了!这是大大的错误,对大学的大大的误会,大学不是工厂,不是游戏场,还是学校;大学的开发是为了给大家更多的选择的机会,宽松的管理和多样的选择就是要让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去学习,而不再是按老师安排来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才是大学教育的精髓。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北京市属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畔,占地807亩,是北京职教园区所在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唯一一所高等院校。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1999年成为国家首批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方针,确立了 “立足开发区,面向首都经济,融入京津冀,走出环渤海,与区域经济联动互动、融合发展,培养适应国际化大型企业和现代高端产业集群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
学校在2004 年全国高职专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多次荣获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5年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7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单位,是国家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单位。
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2612人,教职工1178人,其中专任教师597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39.4%,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38%。建校以来,学校已累计为北京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电信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7个二级学院。开设机械与数控、汽车与交通、自控与电气、电子与信息、食品与生物、艺术与设计、经济与管理7大类48个高职专业,所设专业覆盖了北京市重点发展的各个支柱产业。
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学术创新团队和专业创新团队共7个;全国优秀教师5人,北京市优秀教师 15人,北京高校学术创新人才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5人; 2008年以来,学校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学校积极探索了“产学一体、实境再现、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工学结合的教学体系模型,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学校率先进行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探索。针对职业教育标准、职业教育机构、职业教育对象、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评价以及职业教育政策等各个方面开展研究。受北京市教委委托,学校作为牵头单位,负责将德国“IHK”证书引入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开展中德合作职业资格标准体系研究推广工作。
学校按照构建满足“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和专业生产技能”需要的三层次实训体系的思路建设实践教学环境。学校现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3个,市级实训基地2个。已在505家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新建、改建34个实训室,建成20个生产性综合实训基地。
学校立足开发区,面向首都区域经济,创新体制机制,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搭建了“政校企行”共享资源、共育人才、共谋发展、互惠共赢的合作机制平台。与戴姆勒、奔驰汽车、捷豹路虎、诺基亚、SMC、天坛生物、北一大隈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及教材,共同培训师资建设教学团队,共建互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合作建立培训基地、研发中心、技术中心、职业技能鉴定站点。学校聘请行业企业大师和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为企业订单培养学生,为企业培训员工,开展技术服务,企业在学校投入设备和研发服务经费,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