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管是对职业学校的选择,还是对普高学校的了解,招生录取分数线都是需要提前进行考虑的,只是说普高是需要满足分数线的学生所进行报读,但是职业学校除了去对分数线所进行考虑外,学生在分数没有出来前,是可以考虑自主招生的。
云南省轻工业学校是国家公办学校, 隶属于教育厅。学校于1983年成立,以轻工立名,显示了在我省轻工领域的传统优势和鲜明特色。建校以来,学校适应云南绿色食品加工业、生物产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在制糖、食品、酿酒、造纸、生物制药、生物技术应用等轻工行业内已形成了强大的行业影响力。依托行业背景,在为这些产业群培养第一线管理型、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历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品牌专业。目前,学校已形成“云南省轻工业学校、云南省轻工业技工学校、云南轻纺职业学院、云南省轻工职业教育集团”四块牌子,一套领导班子、一块办学基地、一支教职工队伍的结构。
1979年3月,经云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重新组建云南省轻工业学校,按在校学生600人的规模开办,隶属省轻工业厅领导。校址设在昆明市西山区小海口。基建总投资423万元,1982年8月破土动工,1985年底已基本建成,学校占地面积35亩,校舍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1983年秋季开始招生51人,开设三年制甘蔗制糖工艺1个班。1997年底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整体搬迁至昆明市官渡区金马镇太平村。2002年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云南省轻工业学校与云南省轻工业技工学校合并。2019年10月11日,云南省轻工业学校的主管部门由云南省轻纺工业行业协会调整为云南省教育厅。经过50多年的发展,学校实现了教育对象、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形成了集大专、中专学历教育及技工教育于一体,同时面向社会和职业院校学生开展岗位培训、技能鉴定工作,办学特色鲜明、教育教学实力强劲、毕业生就业市场供不应求,为迈向更高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学校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锻炼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名师!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
每所学校方面的介绍,是值得选择学校的学生所提前进行了解的,也就会发现到不同学生对于学校选择的标准是有所不同的,就如有些学生也会从住宿方面的介绍来进行考虑,甚至是知道住宿方面的介绍是可以影响到学生生活方面的选择。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云南轻工业学校的宿舍条件,供大家参考了解。
学校住宿条件蛮好的,有六人间和八人间,独立卫生间、无线网、阳台、环境很好、配置衣柜、书桌、室内服务设施很齐全。
学校的食堂都是当季的菜品,菜品丰富多样,而且环境干净卫生,价格实惠,学校内外有各种特色小吃,选择还是很多,满足广大学生的就餐需求。
云南省轻工业学校是国家公办学校, 隶属于教育厅。学校于1983年成立,以轻工立名,显示了在我省轻工领域的传统优势和鲜明特色。建校以来,学校适应云南绿色食品加工业、生物产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在制糖、食品、酿酒、造纸、生物制药、生物技术应用等轻工行业内已形成了强大的行业影响力。依托行业背景,在为这些产业群培养第一线管理型、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历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品牌专业。目前,学校已形成“云南省轻工业学校、云南省轻工业技工学校、云南轻纺职业学院、云南省轻工职业教育集团”四块牌子,一套领导班子、一块办学基地、一支教职工队伍的结构。
1979年3月,经云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重新组建云南省轻工业学校,按在校学生600人的规模开办,隶属省轻工业厅领导。校址设在昆明市西山区小海口。基建总投资423万元,1982年8月破土动工,1985年底已基本建成,学校占地面积35亩,校舍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1983年秋季开始招生51人,开设三年制甘蔗制糖工艺1个班。1997年底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整体搬迁至昆明市官渡区金马镇太平村。2002年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云南省轻工业学校与云南省轻工业技工学校合并。2019年10月11日,云南省轻工业学校的主管部门由云南省轻纺工业行业协会调整为云南省教育厅。经过50多年的发展,学校实现了教育对象、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形成了集大专、中专学历教育及技工教育于一体,同时面向社会和职业院校学生开展岗位培训、技能鉴定工作,办学特色鲜明、教育教学实力强劲、毕业生就业市场供不应求,为迈向更高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学校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锻炼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名师!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