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折教育 志愿填报

2019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多少分能考上

发布时间: 2023-01-12 10:35:22

2019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多少分能考上

1、2019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浙江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1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57152;

2、2019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安徽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1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6370;

3、2019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陕西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3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3927;

4、2019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陕西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2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9720;

5、2019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湖南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8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32240;

年份 院校(招生方向)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海南 理科 本科批A段 629 6718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四川 理科 本科一批 610 27403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浙江 综合 平行录取一段 596 51214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河北 文科 本科一批 595 5224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河北 理科 本科一批 592 20375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浙江 综合 平行录取二段 591 57152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安徽 文科 本科一批 581 6370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河南 理科 本科一批 578 29151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云南 理科 本科一批 578 17010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山东 理科 本科批 576 31179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辽宁 理科 本科批 575 16435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574 15025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江西 文科 本科一批 574 5521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陕西 文科 本科一批 573 3927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四川 文科 本科一批 572 6880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山东 文科 本科批 571 9285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贵州 文科 本科一批 570 4921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河南 文科 本科一批 569 7861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湖北 理科 本科一批 567 21600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黑龙江 理科 本科一批A段 565 12518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重庆 理科 本科一批 565 21593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福建 文科 本科一批 564 4886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安徽 理科 本科一批 563 25383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天津 理科 本科批A段 563 9739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黑龙江 文科 本科一批A段 560 2060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吉林 理科 本科一批A段 560 11409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吉林 文科 本科一批A段 556 2456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陕西 理科 本科一批 552 19720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甘肃 文科 本科一批 550 3177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 文科 本科批 546 5069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广西 理科 本科一批 543 23768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天津 文科 本科批A段 542 2605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湖南 理科 本科二批 538 32240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福建 理科 本科一批 534 19375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山西 理科 本科一批B段 534 19953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甘肃 理科 本科一批 527 14089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内蒙古 理科 本科一批 519 16322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贵州 理科 本科一批 518 22925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广东 理科 本科批 513 58491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 理科 本科批 512 18967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新疆 理科 本科一批 508 8703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宁夏 理科 本科一批 507 5349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青海 理科 本科一批 451 5617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江苏 理科 本科一批 356 50023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安徽理科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大学名称 大学分类 招生省份 招生年份 考生类别 批次名称 最低分数线 最低位次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理工 安徽 2015 理科 本一 595 24408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理工 安徽 2020 理科 本一 593 25355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理工 安徽 2018 理科 本一 576 22865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理工 安徽 2016 理科 本一 571 22223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理工 安徽 2012 理科 本一 568 2795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理工 安徽 2019 理科 本一 563 25383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理工 安徽 2012 理科 本二 557 3539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理工 安徽 2017 理科 本一 548 22250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理工 安徽 2021 理科 本一 543 4500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理工 安徽 2013 理科 本一 522 24536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理工 安徽 2014 理科 本一 521 2691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理工 安徽 2013 理科 本二 494 44396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所有专业名单一览表

类别 专业名称
经济学类(本) 经济学
经济与贸易类(本) 国际经济与贸易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英语(商务方向)(翻译方向)(教育方向)

翻译

德语

西班牙语

日语

新闻传播学类(本) 传播学

网络与新媒体

数学类(本)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类(本) 应用统计学
机械类(本) 车辆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业设计

机械电子工程

仪器类(本) 测控技术与仪器

智能感知工程

能源动力类(本)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电气类(本)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类(本)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人工智能

自动化类(本) 自动化

机器人工程

计算机类(本) 信息安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科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工商管理类(本) 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管理

会计学

工商管理

财务管理

审计学(计算机审计方向)

公共管理类(本) 行政管理
工业工程类(本) 工业工程

质量管理工程

电子商务类(本) 电子商务

2021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专业排行榜

排名 专业 推荐指数(人数)
1 信息与计算科学 4.7(120人)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7(83人)
3 会计学 4.6(83人)
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4.8(75人)
5 通信工程 4.6(74人)
6 软件工程 4.8(73人)
7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4.6(72人)
8 自动化 4.5(66人)
9 财务管理 4.4(65人)
10 计算机类 4.9(50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院校介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1937年。在长达84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扎根中国大地,融入国家机械工业、计算机事业的起步发展,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形成了鲜明的信息特色、行业特色、军工特色。“勤以为学 信以立身”的校训精神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学校现有5个校区,另有占地1200余亩的新校区正全面加速推进建设,一期工程竣工在即,2021年实现一期搬迁。

党建和思政工作成效显著。全面加强党对学校各项工作的领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空间、办学、育人、治理、情感“五个环境建设”,持续优化顶层设计,不断推进内部治理体系改革。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提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连续多年获评“首都精神文明单位”,并获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提名奖。

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国际化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0569人,研究生2426人,留学生130人。现有4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3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7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12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12套。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5个。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入选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起薪高,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065人,其中69%具有博士学位,60.2%具有高级职称;学校拥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青年“国家人才项目”1人;“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团队”3个;北京学者3人,青年北京学者1人,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拔尖团队和市属高校创新团队16个;长城学者等北京市级高层次人才6人;北京市优秀青年拔尖人才7人;市属高校青年拔尖人才45人;市属高校拔尖创新人才12人;北京市青年英才20人;中青年骨干102人。拥有兼职博士生导师34人,硕士生导师441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3个,教育部*与创新团队1 个,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北京市优秀德育先进集体等3个,北京市师德榜样、师德先锋、优秀教育工作者等30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4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6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1人,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3人。北京市首都劳动奖章和首都教育先锋先进个人11人。

学科实力持续增强。学校已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6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学校精准对接国家与首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推进学科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差异化发展,学科实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现拥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2个,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1个,与清华大学共建学科1个。学校已通过教育部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核结果公示。

科技创新优势突出。持续加强科学研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2007至2009年,连续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2017年,再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项。拥有省部级与行业重点科研机构29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高校工程中心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年度科研经费突破2亿元。在高端软件、传感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一批成果实现产业化,校办科技产业资产总额超过5亿元。参股的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市属高校中首家上市企业。2020年,发明专利授权数83项,近三年新增省部级以上奖项8项。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QQ:3385433179举报邮箱: help@hengzhe.com
Copyright @ 2016 - 2025 恒折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21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