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奖学金有哪些、一般多少钱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招生部门最新公布的奖学金设置情况,供大家参考: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全称)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 ||||
资助项目 | 资助金额 | 资助人数或比例 | ||
国家资助 | 国家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8000元 | 全国共奖励6万人 |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5000元 | 约占大二大三在校生人数的4.5%,每年约135人 | ||
国家助学金 | 每年:一等4000元;二等2500元 | 在校生20% (一等5%; 二等15%) |
||
国家助学贷贷款 | 根据学费加住宿费确定,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 无限制 | ||
基层就业国家资助 | 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 | 无限制 | ||
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 |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 根据征兵部门下达名额确定 | ||
师范生公费教育 | 在校期间不用缴纳学费、住宿费,还可获得生活费补助 | 根据招生计划确定 | ||
新生入学资助项目 | 就读本省院校的新生每人500元,就读省外院校的新生每人1000元 | 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布等情况确定,全国共资助约20万人 | ||
绿色通道 | 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暂缓交纳学费。入学后,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 无限制 | ||
地方政府资助 | 省政府奖学金 | …… | …… | |
省政府助学金 | …… | …… | ||
…… | …… | …… | ||
校内资助 | 困难补助 | 临时困难补助 | 根据困难程度,金额不定 | 无限制 |
思源基金 | 根据申请金额而定 | 无限制 | ||
校内奖学金 | 综合奖学金 | 每年:一等2000元;二等1000元;三等500元 | 19%(一等2.5%,二等4%,三等12.5%) | |
技能竞赛奖学金 | 200-4000元 | 无限制 | ||
体艺奖学金 | 500-1200元 | 无限制 | ||
勤工助学 | 固定岗位:每月约600-1500元; 临时岗位:每小时15元 |
约247个岗位 | ||
学费减免 | 减免3000元 | 无限制 | ||
助力成长资助 | 发展性资助项目 | 500-3000元 | 无限制 | |
赴国(境)外交流项目专项补助 | 600-5400元 | 无限制 | ||
…… | …… | …… |
截至2014年底,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共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浙江省高职专科带头人7人,浙江省高职专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0人,浙江省教坛新秀5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1人,浙江省优秀教师1人,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培养人员20人;共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高职专科)。
1、2020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安徽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2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66299;
2、2020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浙江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62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88315;
3、2020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06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99822;
4、2020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山西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37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
5、2020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新疆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294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
年份 | 院校(招生方向)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0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495 | 160025 |
2020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三段 | 483 | 170490 |
2020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 | 文科 | 专科批 | 482 | 66299 |
2020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三段 | 462 | 188315 |
2020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贵州 | 文科 | 专科批 | 448 | 58933 |
2020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 | 文科 | 专科批 | 435 | 86742 |
2020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 | 文科 | 专科批 | 419 | 11201 |
2020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 | 理科 | 专科批 | 407 | 171816 |
2020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河南 | 理科 | 专科批 | 406 | 299822 |
2020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 | 理科 | 专科批 | 404 | 13332 |
2020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 | 理科 | 专科批 | 402 | 202957 |
2020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贵州 | 理科 | 专科批 | 368 | 146094 |
2020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山西 | 文科 | 专科批 | 367 | - |
2020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 | 文科 | 专科批 | 353 | 66594 |
2020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新疆 | 文科 | 专科批 | 346 | - |
2020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山西 | 理科 | 专科批 | 337 | - |
2020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 | 理科 | 专科批 | 335 | 142745 |
2020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新疆 | 理科 | 专科批 | 294 | -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校,2005年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是国家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浙江省五所重点建设高职院校之一、浙江省四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试点院校、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常务副会长和秘书处单位、商务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教育部高职高专现代教育技术师资培训基地、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等。
学校地处由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大榭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及北仑港区组成的宁波北仑新区,设置与区域绿色石化、高端装备制造等万千亿级产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的绿色化工、智能制造等7个专业群,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和33个专科专业。
学校以“融港链天下”为发展愿景,持续推进政校企三方联动的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理事会在整合社会资源办学、推动校企合作育人等方面的作用,创新形成“地市共建、区校合作、院园融合”地方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和产学合作机制。与地方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紧紧围绕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与各级政府携手成立宁波开发区数字科技园、宁波服务外包学院、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大学生创业园、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与县级区余姚市政府共建阳明学院,共同探索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管理体制。紧紧围绕临港制造及港口后服务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海天集团“人才共育、就业共担、资源共享”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与数字科技园“院园融合”育人模式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大力推进跨界、跨专业机构建设,建设服务外包学院、跨境电商学院、港口物流学院、模具学院等一批对接区域经济模块的产业学院,重点服务省、市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开展“生产线上科研”,建立“科技特派员”、“科技经纪人”制度,开展中小微企业“种技术”和“企业技术管理门诊”专项活动,与宁波港等企业合作共建市劳模(技师)创新工作站,与中科院材料研究所等单位共建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北仑区共建共管图书馆,设有宁波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宁波市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宁波市非遗传承与普及基地,成为区域技术技能积累服务和文化引领高地。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连续获国家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建设“职业教育半导体照明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等4个国家级资源库。拥有国家级示范专业7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0个,是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教学名师等荣誉获得者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以“和而不同”为校风,以“勤·信·实”为校训,创新成功教育模式,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育人环境,建设形成成功大学、思源基金、班集体特色项目、校友名片工程、非遗传承、创新创业等一系列校园文化育人品牌。其中,“思源基金”先后荣获宁波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宁波慈善奖”、第二届中华慈善总会“中华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教育部“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是中国职教学会创业教育专委会主任单位及浙江省创业学院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是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学校积极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搭建境内外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平台,推动中国职教品牌走向世界。作为商务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为122个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及产业界官员、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累计达3326人次。在贝宁、斯里兰卡先后成立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学院,开创省内高职院校海外办学先河。与教育部职教中心所共建“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深入开展“一带一路”国家职业教育研究,打造国际职教研究智库;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宁波市教育局共同成立全国首个“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搭建国际产教协同平台,形成高职院校“走出去”合力,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反响。学校多次获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