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折教育 分数参考

西藏民族大学历年最低录取分数线调剂

发布时间: 2024-08-14 10:09:53

2017年西藏民族大学在区外招生各省控制分数线情况

2017年西藏民族大学在区外招生各省控制分数线情况
序号 省区 科类 计划 录取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1 山东 46 46 530 505 509
51 51 525 472 479
体育 4 4 391 318 363
2 山西 48 48 503 480 485
37 37 455 432 439
播音 5 5 334/85 297/80 313/82
体育文 5 5 396/85 371/67 386/75
体育理 5 5 402/77 342/71 366/73
3 陕西 101 101 495 474 478
94 91 448 427 434
播音 5 5 433/102 329/91 371/95
4 河北 52 52 514 496 501
38 38 479 463 470
体育文 5 5 355/325 288/300 329
体育理 5 5 259/338 221/300 318
5 河南 65 65 507 475 481
36 36 485 445 457
体育文 3 3 365/97 329/81 345
体育理 3 3 409/106 335/86 364
6 湖南 30 30 514 496 502
34 34 459 434 439
体育文 5 5 376/283 356/249 365
体育理 5 5 327/257 316/244 317
7 湖北 25 25 504 475 480
15 15 451 421 429
8 云南 13 13 537 509 519
6 6 459 440 448
迪庆文 10 10 543 480 520
迪庆理 10 9 520 410 463
9 四川 29 29 541 514 520
26 26 509 467 491
10 甘肃 19 19 488 470 475
13 13 452 424 430
11 广西 18 18 498 456 472
13 13 402 365 381
12 重庆 10 10 494 489 490
10 10 464 438 453

2017年西藏民族大学招生分省分专业分数情况

2017年西藏民族大学招生分省分专业分数情况
招生省份 科类 专业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甘肃 文科 法学 476 473 474
甘肃 文科 哲学 473 470 471
甘肃 文科 历史学(师范) 488 476 482
甘肃 文科 小学教育(师范) 476 470 472
甘肃 文科 学前教育(师范) 480 471 475
甘肃 文科 新闻学 478 472 474
甘肃 理科 财政学 438 438 438
甘肃 理科 法学 452 429 440
甘肃 理科 教育学(中学数学教育) 429 424 426
甘肃 理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438 428 433
甘肃 理科 土木工程 428 425 426
广西 文科 法学 484 480 483
广西 文科 行政管理 477 474 476
广西 文科 旅游管理 469 456 463
广西 文科 小学教育(师范) 478 459 469
广西 文科 学前教育(师范) 498 493 496
广西 文科 新闻学 464 459 462
广西 理科 临床医学 402 402 402
广西 理科 教育学(中学数学教育) 388 365 377
广西 理科 法学 391 365 376
广西 理科 行政管理 399 375 387
河北 文科 法学 514.1 505.1 509.1
河北 文科 行政管理 504 502.1 503.1
河北 文科 人力资源管理 506.1 504 505.1
河北 文科 哲学 510.1 496.1 505.8
河北 文科 体育教育(师范) 325 300 311
河北 文科 英语 511.1 499.1 504.9
河北 文科 英语(英藏翻译) 497 496.1 496.6
河北 文科 英语(师范) 507.1 496 500.4
河北 文科 汉语言文学 509.1 501.1 504.4
河北 文科 汉语言文学(师范) 510.1 498.1 505.4
河北 文科 秘书学 502.1 496.1 498.4
河北 文科 学前教育(师范) 499.1 496.1 497.6
河北 文科 新闻学 505.1 499.1 500.9
河北 文科 广播电视学 502 497 498.1
河北 理科 财政学 479 471.1 473.9
河北 理科 行政管理 469.1 468 468.6
河北 理科 体育教育(师范) 338 300 318
河北 理科 英语 476.1 465.1 470.1
河北 理科 英语(师范) 474 465.1 469.6
河北 理科 临床医学 478 478 478.1
河北 理科 教育学(中学数学教育) 472.1 469 470.6
河北 理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472 466.1 468.6
河北 理科 网络工程 468.1 463.1 465.9
河北 理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475.1 466.1 469.4
河北 理科 通信工程 478 467 471.6
河南 文科 英语 485 481 482
河南 文科 英语(师范) 484 483 483
河南 文科 汉语言文学 487 479 482
河南 文科 汉语言文学(师范) 480 475 477
河南 文科 秘书学 478 475 476
河南 文科 学前教育(师范) 478 475 476
河南 文科 新闻学 483 479 480
河南 文科 广播电视学 507 478 488
河南 文科 会计学 497 487 491
河南 文科 法学 491 479 482
河南 文科 旅游管理 484 476 478
河南 文科 人力资源管理 485 479 482
河南 文科 哲学 481 475 477
河南 文科 历史学(师范) 479 478 478
河南 文科 体育教育(师范) 365 329 345.7
河南 理科 体育教育(师范) 409 335 364.1
河南 理科 人力资源管理 467 448 456
河南 理科 行政管理 450 446 446
河南 理科 会计学 475 467 471
河南 理科 英语 462 453 457
河南 理科 英语(英藏翻译) 474 451 462
河南 理科 英语(师范) 461 459 460
河南 理科 临床医学 485 485 485
河南 理科 护理学 461 455 458
河南 理科 教育学(中学数学教育) 448 447 447
河南 理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468 446 457
河南 理科 网络工程 465 449 457
河南 理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465 449 454
河南 理科 通信工程 463 445 452
湖北 文科 汉语言文学 484 479 481
湖北 文科 汉语言文学(师范) 504 476 484
湖北 文科 新闻学 477 476 476
湖北 文科 行政管理 482 477 479
湖北 文科 旅游管理 480 480 480
湖北 文科 人力资源管理 479 479 479
湖北 文科 哲学 479 475 476
湖北 理科 会计学 444 423 433
湖北 理科 临床医学 429 429 429
湖北 理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451 424 437
湖北 理科 网络工程 422 421 421
湖北 理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435 422 426
湖南 文科 财政学 514.1 196 499.9
湖南 文科 法学 506.1 498.1 500.6
湖南 文科 旅游管理 501.1 498.1 499.6
湖南 文科 历史学(师范) 508.1 502.1 504.4
湖南 文科 体育教育(师范) 648 606 628
湖南 文科 汉语言文学 512.1 503.1 507.1
湖南 文科 秘书学 500 499.1 499.6
湖南 文科 学前教育(师范) 499 497 498.1
湖南 文科 新闻学 505.1 503.1 504.1
湖南 文科 广播电视学 514.1 501.1 507.6
湖南 理科 英语(尼泊尔语) 437.1 436 436.6
湖南 理科 英语(英藏翻译) 440.1 436 438.1
湖南 理科 英语(师范) 441 441 441.1
湖南 理科 护理学 439.1 435 436.6
湖南 理科 教育学(中学数学教育) 446 436.1 441.1
湖南 理科 通信工程 448.1 446 447.1
湖南 理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459.1 434 440.6
湖南 理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451 434 442
湖南 理科 网络工程 443.1 434.1 439.4
湖南 理科 法学 443 435.1 437.5
湖南 理科 体育教育(师范) 580 570 573.9
山东 文科 法学 528 513 520
山东 文科 旅游管理 509 507 508
山东 文科 人力资源管理 510 505 506
山东 文科 哲学 514 508 511
山东 文科 体育教育(师范) 391 318 363.5
山东 文科 英语(尼泊尔语) 507 505 506
山东 文科 历史学(师范) 512 510 511
山东 文科 英语(英藏翻译) 530 506 518
山东 文科 英语(师范) 526 507 514
山东 文科 汉语言文学 510 507 508
山东 文科 汉语言文学(师范) 513 509 510
山东 文科 秘书学 510 507 508
山东 文科 学前教育(师范) 509 505 506
山东 文科 新闻学 509 507 508
山东 文科 广播电视学 511 505 506
山东 理科 财政学 490 475 481
山东 理科 法学 480 476 477
山东 理科 人力资源管理 477 472 473
山东 理科 英语 491 475 480
山东 理科 英语(英藏翻译) 478 475 476
山东 理科 英语(师范) 525 478 491
山东 理科 通信工程 505 477 492

西藏民族大学历年排名

西藏民族大学2021年全国排名第599位;2020年全国排名第539位;2018年全国排名第524位。

年份 排名 所在地排名
2021 599 西藏(2)
2020 539 西藏(2)
2018 524 西藏(2)
2017 486 西藏(2)
2016 496 西藏(2)

西藏民族大学院校介绍

西藏民族大学地处陕西咸阳,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学校的创办是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基于民族团结、边疆稳固、国家振兴的政治远见做出的英明决策,是中央治藏方略的重要布局。学校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地区重点建设高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单位、教育部团队式对口援助高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优秀试点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文明校园、自治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易班中心)高校。

办学63年来,西藏民族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精勤进取、笃行不倦,秉承“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弘扬“担当奉献、求真务实、和谐发展”的办学精神,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藏、服务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办学宗旨,始终与西藏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共命运,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同进步,积极发挥西藏高等教育孵化器、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重要平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西藏在内地的重要窗口等作用,始终致力于全面落实党和国家治藏方略,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始终致力于全力服务西藏经济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始终致力于为西藏培养一支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党和人民、为西藏各项事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创校至今,学校培养了10万余名高水平的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优秀人才,其中涌现出了40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和一大批艺术家、作家、教授、医学家、农学家、工程师等杰出人才,赢得了“西藏干部摇篮”的美誉。

学校积极构建特色明显、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法学、教育、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设有文学院、民族研究院、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育学院、外语学院、体育学院、医学部、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1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8个省级一流专业,4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积极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者和接班人。学校现有在校生11607人,其中本专科生10336人,研究生1271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占51.9%。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数逐年增加,涌现出了一批就业创业先进典型。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43名(其中校本部1011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93名,专技人员中有正高级职称人员161名,副高级职称人员255名;专任教师766名,其中教授151名,副教授229名,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616名,其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3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48名。现有“*”1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1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西藏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10人,享受西藏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7个。

学校不断深化协同创新,科研成果力攀高峰。现有省部级以上人文社科研究基地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育)1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自治区高校教学实验室10个,自治区实验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科研创新团队3个;近五年来(2016-2020)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540余项。建有西藏文化传承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西藏社会和谐稳定与法治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研究中心、西藏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思想教学研究中心、南亚研究所、旅游研究所、藏学研究所、西藏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所、西藏高原体育与健康研究中心、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产出了一批以《西藏经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13对关系)研究》《西藏县级政权转型发展研究》《当代西藏产业经济发展史》等为代表的重大研究成果,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充分发挥了高校的智库作用。其中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南亚研究所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获批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依托高原环境相关疾病分子遗传机制与干预研究重点实验室、西藏光信息处理与可视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藏药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培育)中心以及高原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等高级别实验室,培育了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积极参与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考等重大项目,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学校现有渭城、秦汉两个校区,并在拉萨建有教学实践基地,学校占地面积1157.48亩,校舍总面积49.8万平方米。现有各类教室168间,160个实习实践基地,1个自治区级众创空间;图书馆面积2.3万平方米,形成了学科内容丰富,纸质、电子、网络形式多样的馆藏资源,馆藏文献总量达319万多册。

学校充分发挥援藏政策优势,积极构建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在中组部、教育部和陕西省的统筹部署下,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等12所对口支援高校,不断创新援藏形式、拓宽援藏领域、丰富援藏内涵,深入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口支援工作,推动学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QQ:3385433179举报邮箱: help@hengzhe.com
Copyright @ 2016 - 2024 恒折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21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