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折教育 收费奖助

广州大学奖助学金设置情况

发布时间: 2024-08-05 17:19:21

以下是关于广州大学奖助学金设置情况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广州大学奖助学金设置情况

广州大学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资助项目 资助金额 资助人数或比例
国家资助 国家奖学金 一次性奖励8000元 全校本专科生共84人
国家励志奖学金 一次性奖励5000元 全校本专科生共1380人
国家助学金 每年:一等4000元;二等3000元;三等2000元 通过广东省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在校本专科生(2020年5330人,占全校学生的14.8%)
国家助学贷贷款 根据学费加住宿费确定,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无限制
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根据征兵部门下达名额确定
绿色通道 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暂缓缴纳学费。入学后,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无限制
地方政府资助 广东省大学新生资助 当年学费且每人不超过6000元 2020年12人
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资助 每生每年10000元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广东省“南粤扶残助学工程”资助 专科生一次性资助10000元,本科生一次性资助15000元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退役士兵教育培训资助 每人每年7000元 根据实际入学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名额确定
广东省参加“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代偿在校学习期间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 退费标准为本专科每生每年8000元(艺术类和特殊教育12000元) 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在穗院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 2000元/人(一次性补贴) 无限制
校内资助 困难补助 临时特殊困难补助 300元至5000元不等,每生每学年不超过1次。 无限制
校内奖学金 综合奖学金(广州大学校本部) 每年:一等2500元;二等1800元;三等1000元 25%(一等5%,二等8%,三等12%)
综合奖学金(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 每年:一等1200元;二等600元;三等300元 40%(一等2%,二等13%,三等25%)
综合奖学金(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每年:一等1200元;二等500元;三等300元 一等2%,二等5%,三等10%
十佳学生 6000元/人 本科生10名/年
考研奖励金 每年:一等5000元;二等3000元;三等1000元 本科生25%
学业进步奖 500/人/学年 本科生2%
论文发表奖 核心期刊每篇论文奖励2000元,省级及以上期刊每篇论文奖励1000元,其它期刊的每篇论文奖励500元。 无限制
发明专利奖 (1) 发明专利,每项奖励2000元;(2) 其他专利,每项奖励500元。 无限制
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奖 奖励标准:一等奖奖励金额3000元/篇(项);二等奖奖励金额2000元/篇(项); 三等奖奖励金额1000元/篇(项)。 学院按照毕业生人数的1%(四舍五入)名额经公示后向学校推荐,学校组织专家组评审,按照候选论文(设计)中的60%左右获奖比例评定获奖论文(设计),经公示无异议后报评审委员会审定。
单项奖励金 100-15000元 无限制
优良学风班、优良学风标兵班 1000-3000元 本科生班级约20个/年
勤工助学(广州大学校本部) 固定岗位:20元/小时,每月不超40个小时,每月工资不超800元临时岗位:20元/小时 约700个固定岗位
勤工助学(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 固定岗位:每月约200-700元,每小时12元 约53人
勤工助学(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固定岗位:每月约200元;临时岗位:每小时10元 约12个岗位,33位学生
助力成长资助 创新创业资助 30000元至50000元,具体资助金额视创新创业项目质量确定 20个项目左右
西部计划资助 2000元/人 无限制
山区计划资助 2000元/人 无限制
社会奖助学金 众人拾柴火焰高助学金 5000元/人 校本部35人
仲明助学金 5000元/人 校本部20人
镇泰奖学金 6000元/人 校本部10人
镇泰助学金 一等助学金3500元; 二等助学金2500元;三等助学金2000元 校本部57人
何耀光助学金 一等助学金3000元; 二等助学金2000元;三等助学金1500元 校本部100人
壹方三创奖学金 一等奖学金3000元;二等奖学金2000元;三等奖学金1000元。 校本部11人
广东省文化基金助学金 学生本人当年学费 校本部23人
林栖助学金 共两年(2500元/人) 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专科生10人

广州大学本省招生批次和招生计划人数

广州大学2021年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序号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招生年份 招生科目 招生批次 招生人数
1 小学教育(师范,定向至惠州市博罗县)(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提前批 10
2 小学教育(师范,定向至清远市英德市)(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提前批 11
3 小学教育(师范,定向至清远市佛冈县)(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提前批 8
4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纺织服装学院) 广东 2021 物理类 专科批 5
5 计算机应用技术(纺织服装学院) 广东 2021 物理类 专科批 15
6 大数据与会计(纺织服装学院) 广东 2021 物理类 专科批 50
7 国际经济与贸易(纺织服装学院) 广东 2021 物理类 专科批 30
8 电子商务(纺织服装学院) 广东 2021 物理类 专科批 5
9 商务英语(纺织服装学院) 广东 2021 物理类 专科批 35
10 经济学(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40
11 金融学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65
12 国际经济与贸易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40
13 法学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50
14 教育技术学(师范)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35
15 教育技术学(师范)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10
16 小学教育(师范)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10
17 特殊教育(师范)(不招色盲色弱)(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10
18 英语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40
19 英语(师范)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20
20 法语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10
21 日语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15
22 广播电视学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16
23 网络与新媒体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32
24 数学与应用数学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32
25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118
26 信息与计算科学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67
27 物理学(师范)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80
28 物理学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22
29 物理学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10
30 化学(师范)(不招色盲色弱)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40
31 化学(不招色盲色弱)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72
32 地理科学(不招色盲)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10
33 地理科学(师范)(不招色盲)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35
34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不招色盲)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20
35 地理信息科学(不招色盲)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24
36 生物科学(师范)(不招色盲色弱)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50
37 生物科学(不招色盲色弱)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35
38 生物科学(不招色盲色弱)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10
39 应用心理学(师范)(不招色盲色弱)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10
40 应用心理学(不招色盲色弱)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15
41 统计学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69
4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169
43 智能制造工程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72
44 材料科学与工程(不招色盲色弱)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77
4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83
4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15
47 电子信息工程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79
48 电子信息工程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15
49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81
50 人工智能(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34
51 机器人工程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70
5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140
53 软件工程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111
54 网络工程(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110
55 信息安全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29
56 物联网工程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109
57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38
58 网络空间安全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30
59 土木类(081001.土木工程+081002.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08100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第一学年后专业分流)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490
60 遥感科学与技术(不招色盲)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32
6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不招色盲色弱)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77
62 化学工程与工艺(不招色盲色弱)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15
63 环境工程(不招色盲色弱)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76
64 环境科学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58
65 环境科学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10
66 建筑学(不招色盲)(色弱考生谨慎报考)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49
67 城乡规划(不招色盲)(色弱考生慎重报考)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49
68 风景园林(不招色盲)(色弱考生慎重报考)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23
69 生物制药(不招色盲色弱)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66
70 工程管理(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109
71 工程管理(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15
72 工商管理(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60
73 会计学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66
74 行政管理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43
75 物流管理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20
76 旅游管理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20
77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与法国昂热大学联合培养,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20
78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40
79 通信工程通信工程 广东 2021 物理类 本科批 73
80 小学教育(师范,定向至惠州市博罗县)(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提前批 10
81 小学教育(师范,定向至清远市英德市)(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提前批 11
82 小学教育(师范,定向至清远市佛冈县)(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提前批 9
83 小学教育(师范,定向至江门市恩平市)(定向培养考生须在入学报到时与培养院校、定向县(市、区)政府签订《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提前批 1
84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纺织服装学院) 广东 2021 历史类 专科批 5
85 计算机应用技术(纺织服装学院) 广东 2021 历史类 专科批 15
86 大数据与会计(纺织服装学院) 广东 2021 历史类 专科批 55
87 国际经济与贸易(纺织服装学院) 广东 2021 历史类 专科批 35
88 电子商务(纺织服装学院) 广东 2021 历史类 专科批 5
89 商务英语(纺织服装学院) 广东 2021 历史类 专科批 70
90 经济学(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43
91 金融学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94
92 国际经济与贸易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71
93 法学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151
94 社会学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65
95 社会学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10
96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68
97 学前教育(师范)(不招色盲色弱)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3
98 学前教育(师范)(不招色盲色弱)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15
99 小学教育(师范)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27
100 特殊教育(师范)(不招色盲色弱)(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5
101 特殊教育(师范)(不招色盲色弱)(考生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10
102 汉语言文学(师范)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171
103 汉语言文学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143
104 汉语言文学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10
105 英语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110
106 英语(师范)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70
107 法语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20
108 日语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45
109 广播电视学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57
110 网络与新媒体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76
111 历史学(师范)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69
112 地理科学(不招色盲)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10
113 地理科学(师范)(不招色盲)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25
114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不招色盲)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20
115 地理信息科学(不招色盲)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15
116 应用心理学(师范)(不招色盲色弱)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35
117 应用心理学(不招色盲色弱)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20
118 应用心理学(不招色盲色弱)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10
119 工商管理(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136
120 工商管理(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10
121 会计学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80
122 行政管理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100
123 行政管理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15
124 物流管理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41
125 物流管理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15
126 旅游管理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66
127 旅游管理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15
128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与法国昂热大学联合培养,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40
129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 广东 2021 历史类 本科批 50

广州大学地址在哪里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广州大学各校区地址如下:

本科校区1(校本部):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邮政编码:510006

本科校区2(桂花岗校区):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桂花岗东1号;邮政编码:510405

专科校区:纺织服装学院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增槎路松北球场直街33号;邮政编码:510165

广州大学院校介绍

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成长。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主动对接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和开放,按照内涵建设、创新引领、特色发展、开放办学的发展理念,聚焦新工科、新师范、新文科建设,积极探索新医科发展,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两个校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9788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6083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设有27个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1年本科招生专业71个,其中理工类专业39个、人文社科类专业24个、艺术类专业8个。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217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01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职务者136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414人。现有全职两院院士4人、特聘院士3人、双聘院士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青年长江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7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9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3人;“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1个,“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广东特支计划”领军人才6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学名师4人、青年文化英才1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2人、青年珠江学者10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8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含广州市杰出专家、优秀专家、优秀青年后备人才)195人。

学校坚持重大需求导向,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深化人文、社会科学、理科类优势学科内涵建设,强化师范教育、艺术类学科特色建设,突出面向新科技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需求的新工科建设,探索拓展以生物医药、基因编辑、生物信息、脑科学等为重点主攻方向的新医科。现已形成由4个省“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16个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构成的重点建设学科体系。以土木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电子与通讯工程、资源与环境、材料工程、经济与社会管理、岭南文化与艺术、师范教育等为代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软科2020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榜单中,网络空间安全列全国第4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为人才培养目标,设立“文体艺语”四个公共素质教育中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广大底色的创新型人才。学校现有3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3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10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1个省级教学团队;获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广大“金课”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系列精品课程66门,校级系列精品课程171门,与世界高水平大学课程互联和学分互认的课程200门。实施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组建33个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近3年本科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为90.9%,用人单位总体满意度达98.7%。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三创营”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创新创业竞赛成绩位居广东高校乃至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科技创新战略,面向产业和经济社会主战场,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布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穗深港澳创新走廊上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设立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积极谋划在南沙的新发展。现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含培育基地)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1个。在城市基础设施减震防灾与安全、网络空间先进技术、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智慧交通、天体物理、分析科学技术、环境工程、清洁能源材料、应用数学、生物计算、分子遗传与进化、生物计算、基因编辑、地理科学、岭南文化艺术、区域发展等领域组建了一批科研团队。2020年全校科研经费投入10.92亿元;2018、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排名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前80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2019年位列全国第28位;近三年连续获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与课题共12项、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1项。2016年以来,共申请国际、国内专利2297项,授权专利1134项,连续荣获广州市专利大户荣誉称号。论文质量稳步提升,发表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上的论文数不断增加,学校2019年SCIE/SSCI、CSSCI发文量2233篇,ESI高被引论文总量148篇。近五年,学校获得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和社科奖励101项。不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高校、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及与风投资本对接,促进“双创”科技成果在大湾区的转化。2016年以来,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151项,新增产学研合作平台46个,加入产学研协同合作联盟22个,共建研发中心50多个、实习基地300多个。与广州无线电集团、广州越秀集团、广东丝绸纺织集团、广州智能装备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腾讯科技、华为、360集团、阿里云计算等近百家大型企业新建合作关系。减振抗震、声像灯光、网络安全和水环境技术等一批创新成果在广州塔、港珠澳大桥等国内重大工程或企业中得到充分应用。咨政建言作用日益凸显,一批研究报告得到采纳应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依托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的国际影响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国际化办学格局。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筹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发起成立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目前,联盟成员大学已增至13所;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了中意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林雪平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基尔大学基因干扰与应用联合研究中心等15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华盛顿大学、海德堡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昆士兰大学、西澳大学、帕多瓦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合作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境外学习”计划和博士生联合培养等项目。近三年来,共选派资助3500余名学生出国交流学习。分别与美国卫斯理安学院、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伊朗马赞德兰大学联合举办孔子学院。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QQ:3385433179举报邮箱: help@hengzhe.com
Copyright @ 2016 - 2024 恒折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21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