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这些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武汉城市学院重点特色专业有哪些相关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实习实践基地:护理学专业。
1、2021年武汉城市学院在湖南历史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5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36407;
2、2021年武汉城市学院在河北物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69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16739;
3、2021年武汉城市学院在湖北历史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44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20477;
4、2021年武汉城市学院在青海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18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8696;
5、2021年武汉城市学院在湖北物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192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46920;
年份 | 院校(招生方向)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35 | 39117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510 | 28031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509 | 28255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505 | 29148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辽宁 | 历史 | 本科批 | 504 | 19954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云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03 | 39505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502 | 29834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96 | 68472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江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96 | 47533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湖南 | 历史 | 本科批 | 495 | 36407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广东 | 历史 | 本科批 | 486 | 61734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B段 | 484 | 36895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B段 | 483 | 37080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河北 | 历史 | 本科批 | 482 | 48191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重庆 | 历史 | 本科批 | 481 | 31145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江苏 | 历史 | 本科批 | 479 | 53737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贵州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79 | 43108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湖南 | 物理 | 本科批 | 477 | 103546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湖北 | 历史 | 本科批 | 475 | 49190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四川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74 | 67553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广东 | 物理 | 本科批 | 473 | 171148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广东 | 物理 | 本科批 | 472 | 172457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B段 | 471 | 39511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河北 | 物理 | 本科批 | 469 | 116739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B段 | 469 | 39902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福建 | 历史 | 本科批 | 468 | 29190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468 | 223793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重庆 | 物理 | 本科批 | 466 | 72122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湖北 | 历史 | 本科批 | 463 | 55371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福建 | 物理 | 本科批 | 461 | 72580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C段 | 453 | -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48 | 84061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43 | 115105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江苏 | 物理 | 本科批 | 433 | 143159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宁夏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33 | 9723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甘肃 | 文科 | 本科二批K段 | 432 | 26821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431 | 33758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30 | 176326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湖北 | 物理 | 本科批 | 427 | 102130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26 | 147898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湖北 | 物理 | 本科批 | 426 | 102539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424 | 34535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江苏 | 物理 | 本科批 | 422 | 148490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湖北 | 物理 | 本科批 | 422 | 104171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辽宁 | 物理 | 本科批 | 416 | 75181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13 | 50900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404 | 17044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402 | 35381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00 | 297990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内蒙古 | 文科 | 本科二批 | 397 | 19046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新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391 | -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C段 | 387 | -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71 | 124246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青海 | 文科 | 本科二段 | 363 | 7508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宁夏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52 | 23280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49 | 133796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湖北 | 历史 | 专科批 | 344 | 120477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新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40 | -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336 | 85159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331 | 66422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青海 | 理科 | 本科二段 | 318 | 18696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03 | 57623 |
2021 | 武汉城市学院 | 湖北 | 物理 | 专科批 | 192 | 146920 |
武汉城市学院于2002年7月成立,前身是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转设为武汉城市学院。
学院现有在校生14078人,34个本科专业,13个专科专业,涵盖经、文、理、工、医、管理、艺术等7大学科门类,本科专业布局结构为:工学12个占35.29%、理学2个占5.88%、文学3个占8.82%、经济学1个占2.94%、医学2个占5.88%、管理学10个占29.41%、艺术学4个占11.76%,已形成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
学校主校区位于东湖风景区,占地800亩,建设面积446242平方米,教学生活设施完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8000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23万册,电子资源62万册。各类实验实训室106个,其中护理学实验实训中心获评“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推进“骨干教师培育计划”等“三大工程”,配套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教师博士培养计划”等“四大计划”。现有专任教师811人,生师比为17.36:1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64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79.65%;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有25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31.81%;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6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7.8%。
学校致力于应用型本科建设。秉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专业建设紧贴社会需求,学校融入区域发展。学校确立了“立足武汉城市圈,面向湖北产业群,辐射华中经济带,术德兼修,个性彰显,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点建设了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依托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知识体系支撑的信息科学专业群,面向新产业,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护理学”专业为依托的大医护专业群,面向医护养产业,构建以“护教协同”为特色的“学校+医院”协同育人模式;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依托的电商物流专业群,创建以“新业态+创新创业”为特色的新型产业育人模式。
学校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商科”,具有较强的教学力量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有省级重点专业7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个。近三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省级科研课题5项、教研课题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横向科研课题25项;校级科研课题63项、教研课题98项;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学校积极创新校政、校企联合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武汉城市圈建立了175个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学校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获批国家级和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7个,教育部协同育人计划项目45个,许多学生参与这些项目之中,培养了大批企业欢迎的复合型人才。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科技竞赛,近三年累计550人(次)获“大学生挑战杯”、“互联网+”等重大竞赛大奖。学校鼓励学生多目标发展,多途径成才,与用人单位广泛合作,建立就业基地,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同时为有志继续深造的学生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复习考研,近三年考研录取率保持在11%以上。
学校主校区地处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落雁岛,常年绿树成荫,四季鲜花争艳,环境优雅,气候宜人,实为读书陶冶情操之胜地。校园学风良好,学子争相好学;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青春风采洋溢,实为培养人才之殿堂。在新时代征程上,学校坚持以*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励志修德、勤学创新”的校训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建设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和鲜明特色大学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