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都是由教师作出决定学生该练什么,很少有教师问学生:"你想拉什么?"在初学阶段,自己对一门技艺还未入门,是应当先听一些有经验者的指挥和带领,可是到了一定程度,最好自己也能有点"自由发挥"。学琴既是严格的,要遵循一定规律,但又不应当是刻板的、无创造性的。关于这个,只要了解一些成才者的不同道路就可明白。当然这种练习法要注意基本功的问题不可丢掉。当手感位置较差、力量不够时要补基本功,不要让它们"油"掉了,一切变模糊了,眼看基本的能力在减弱。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下子能达到高度的,它既是循序渐进,又是波浪形的。
小提琴弹奏方法:无琴练习法
当有空闲又不方便在琴上练习时,可以做一些徒手练习或心练。 徒手练习的可能性很多,活动手指,手指在桌面上敲敲打打等等。要掌握一种技艺,应在某个时期全身心投入进去,不然就很难获得真知,很难获得"特异功能"。时间如海绵中的水,要挤总挤得出的,一切全看自己怎么对待。关于心练,就是思索、背谱、默练、设想。可以在想象中进行练习,仿佛琴就在手中,自己看另一个"影像"中的"我"在奏一首乐曲,一边"看",一边进行审查,思考一下什么是不够熟练的,什么是没解决的问题,对某一乐句如何处理为最佳,总体布局应当怎么样,对照他人的演奏自己还有那些不足等等。这种默想的练习很多人都没有耐心做,大多数人是琴拿在手上才开始想练琴的事,这是不够的,这样的时间利用率不高是很可惜的。虽然各人能力不同,但是在心目中要懂得怎样的演奏是理想境界,不要害怕被人视为"好高骛远"。
只有眼高手低,手才知道要往上抓,才能力争前进;没有这个境界和目标,太"谦虚"是不行的。"眼高手低"原是形容一个人的不切实际,但是在这里,我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和运用它。有时我们因感冒生病或肢体受伤不能练琴,或因外出不能练琴,但是对于一个有心的学习者,但凡有一点执著追求的精神,他们是不会让这些时间心安理得的浪费掉的。
大提琴与小提琴比较
就难度来讲,大提琴与小提琴都是很难学的。但是就要求来讲,小提琴是旋律乐器,在管弦乐队里面需要较高的技巧,特别是首席。小提琴和中提琴就演奏方法和难度来讲,差的不是很多,但是由于在乐队里面,中提琴往往只是陪衬作用,只需要拉一些较简单的音,所以一般认为小提琴比较难。相对来讲,大提琴从演奏姿势上或许要比较轻松,一个大家伙靠在身上,相对来说比较稳,在乐队中的要求也往往不高,很多时候甚至只是拨弦而已。
其实乐器的难度不能只看表面,自小提琴问世以来,就一直受到音乐家们的喜爱,给小提琴写了很多曲子,曲子越写越多,越写越难,但总会有人可以演奏出来,直至今日,小提琴已经变成一个高难度的乐器了。然而没有人为中提琴写什么曲子,中提琴就只能停留在伴奏的程度,对其技艺的要求也就没有小提琴的高。
关于大提琴
大提琴是近代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在管弦乐曲中大提琴声部经常演奏旋律性很强的乐句,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它是甚为人们喜爱的独奏乐器。作为独奏乐器来说,它的地位仅次于钢琴与小提琴。
大提琴是由古代的膝琴(Viola de gamba)演变而来的,自16世纪以来即流行于世,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乐器的大小一直未能固定下来。经过许多年的实践与改革才算告一段落。现代大提琴高约48英寸,具有深厚动人的音色。
大提琴四根弦的音高比中提琴低八度(C—G—d—a),乐谱通常用低音谱表,在较高音区有时用中音谱表。它的奏法与中、小提琴不同,是夹在两腿之间演奏。大提琴的第一根a弦发音华丽有力,富于歌唱性,第二根d弦,音色较朦胧,第三、四弦(G、C)低沉响亮,能够承受乐队的非常沉重的音响。它的发音原理虽然与中、小提琴相同,但其手指的把位在低音区与小提琴迥然不同,在高音区时能用姆指把位演奏。至于演奏技巧,由于它在琴身大小、琴弦排列与琴弦长短等方面与小提琴均不相同,因而各有难易。
自17世纪大提琴家多曼尼科·加布里埃利(Domenico Gabrielli)写了第一首大提琴独奏曲以来,陆续有人为大提琴创作乐曲。18世纪时,维瓦尔第、塔尔蒂尼和莱奥等作曲家模仿小提琴协奏曲为大提琴写了不少协奏曲,后在英国、奥地利与法国等地相继出现意大利风格的大提琴协奏曲及其他乐曲。
至于18、19世纪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作曲大师们,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德沃夏克及柴科夫斯基等写了大量大提琴独奏曲、协奏曲与有大提琴声部的室内乐,使这一乐器的性能与技巧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发挥。其中最常演奏的有巴赫的六首大提琴组曲、博克尼尼协奏曲、海顿的D大调与C大调协奏曲、勃拉姆斯为小提琴与大提琴谱写的a小调协奏曲、舒曼的协奏曲、德沃夏克的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罗可可主题变奏曲》、圣—桑的协奏曲等。
其他如拉洛、埃尔加、柯达伊、兴德米特等近、现代作曲家亦写了许多优秀的大提琴乐曲,深受人们的喜爱。
小提琴的分类
小提琴分电子小提琴和木琴两种,两者发声原理迥乎不同。
电子小提琴与普通小提琴最主要的区别是电子小提琴不用共鸣箱,不像普通小提琴一样通过音柱带动共鸣箱内的空气振动发声,所以弦的震动要靠琴弦根部下方的几个磁拾音器(就像电吉他的一样)拾取,然后通过音响放大。也可以使用耳机,在练习时可以不影响他人。所以电子小提琴的共鸣箱只是个摆设。电小提琴不插电也能拉响,但那个声音根本不像是小提琴,而且声音极小,就像蚊子叫。不少大一些的琴行都有卖电子小提琴,一种是有自己的共鸣体的,和普通提琴外形相同,只不过多了一个拾音器,类似于吉他家族中的箱琴;还有一种是电子调音共鸣的,没有共鸣体,看上去是“楼空”的那种,通过电子电路对微弱的振动进行拾取放大及调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