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法大”,位于北京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为“立格联盟”成员,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一所以政治学和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1954年,学校迁址至学院路;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文革中学校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1985年学校开辟昌平校区。
中国政法大学2021年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招生省份 | 招生年份 | 招生科目 | 招生批次 | 招生人数 |
---|---|---|---|---|---|---|
1 | 哲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5000元,本科学习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10名的学生,将获得该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1 |
2 | 金融工程(成思危现代金融菁英班)(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4 |
3 | 法学(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18 |
4 | 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5000元,第一阶段四年基础学习必修课成绩排名前90%且考核合格的学生,获得该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该校接收选拔后,进入第二阶段即两年应用学习阶段的学习,合格后授予法律硕士学位)(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16 |
5 | 法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5000元,本科学习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30名的学生,将获得该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12 |
6 | 法学(1K)(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6000元,学生由该校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第二学年集中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符合两校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联合学士学位。经考核合格的,将获得该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4 |
7 | 政治学与行政学(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1 |
8 | 国际政治(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2 |
9 | 社会工作(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2 |
10 | 汉语言文学(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3 |
11 | 英语(法律英语实验班)(6000元,只招英语考生,本科学习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12名的学生将获得该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5 |
12 | 德语(6000元,只招英语、德语考生)(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4 |
13 | 翻译(法律翻译实验班)(6000元,只招英语考生,本科学习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8名的学生将获得该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2 |
14 | 新闻学(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4 |
15 | 网络与新媒体(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4 |
16 | 应用心理学(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4 |
17 | 工商管理(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7 |
18 | 国际商务(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5 |
19 | 公共事业管理(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1 |
20 | 行政管理(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5 |
中国政法大学本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 ||||
资助项目 | 资助金额 | 资助人数或比例 | ||
国家资助 | 国家奖学金 | 每人一次性奖励8000元 | 根据教育部分配比例评选 |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每人一次性奖励5000元 | 根据教育部分配比例评选 | ||
国家助学金 | 每年:一等4000元;二等3000元,三等1600元 | 参考教育部分配比例,约为在校生20% | ||
国家助学贷贷款 | 根据相关文件规定,本科生学费和住宿费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 | 无限制 | ||
基层就业国家资助 |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标准为本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本科生低于8000元、研究生低于12000元的,按实际缴纳学费金额补偿或实际获得助学贷款金额代偿,并按国家规定学制年限计算补偿代偿总金额。 | 无限制 | ||
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 |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标准,为本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本科生低于8000元、研究生低于12000元的,按实际缴纳学费金额补偿或实际获得助学贷款金额代偿,并按国家规定学制年限计算补偿代偿总金额。 | 根据征兵部门下达名额确定 | ||
绿色通道 | 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暂缓交纳学费。入学后,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 无限制 | ||
地方政府资助 | 洗澡饮水电话补助 | 每人每年185元 | 按照补助标准以及上一年所报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中的在校本科生数20% | |
求职就业补贴 | 1000元/人 | 无限制 | ||
校内资助 | 困难补助 | 临时困难补助 | 学校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困难补助 | 无限制 |
春节留校学生慰问金 | 300元/500元 | 无限制 | ||
彩虹助学金 | 1000元/人 | 100人 | ||
元旦过冬补助、中秋国庆补助 | 200元/人 | 约占在校生的5% | ||
新生来京路费补助 | 1000元以内/人 | 无限制 | ||
校内奖学金 | 校长奖学金 | 10000元 | 10-20人 | |
学业奖学金 | 一等3000元;二等2000元;三等1000元 | 30%(一等5%,二等10%,三等15%) | ||
科研创新奖学金 | 一等3000元;二等2000元;三等1000元 | 无限制 | ||
竞赛优胜奖学金 | 一等2000元;二等1500元;三等1000元 | 无限制 | ||
志愿服务奖学金 | 2000元 | 20人 | ||
勤工助学 | 固定岗位:每月约300-600元; 临时岗位:每小时15-20元 |
约800个岗位 | ||
助力成长资助 | “海外提升计划”资助 | 雅思、托福考试报名费用 | 无限制 | |
困难学生应征入伍资助 | 参军入伍者一次性奖励3000元/人。 | 无限制 | ||
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补助金 | 200-1000元/人 | 无限制 | ||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
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最初在北京沙滩红楼办学,1954年迁址至学院路。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文革”中学校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进修学院三院办学格局。进修学院后更名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单独办学,2000年复并入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5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莅临中国政法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学校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在近7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30多万人。学校是国家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参与了自建校以来几乎国家的所有立法活动,引领国家法学教育的创新、法学理论的革新和法治思想的更新,代表国家对外进行法学学术和法治文化交流。同时,学校多学科和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人才培养的生力军。
学校现有在校生17540人,其中内地本科生9520人,内地研究生7277人,港澳台侨及外国留学生743人;教学科研岗教师986人,其中教授329人,研究员3人,博士生导师236人、硕士生导师658人,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获得者占比达95.54%。
学校设有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学院、光明新闻传播学院、中欧法学院、法律硕士学院、国际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科学技术教学部/法治信息管理学院、体育教学部共18个教学单位。
学校设有法学、侦查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国际政治、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国际商务、金融工程、哲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英语、德语、法语、翻译、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治信息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共26个本科专业,其中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拥有3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其中,法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政治学为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证据科学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9个一级学科参评并全部上榜,其中法学进入A+档。
学校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重镇”,尤其是法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是全国人大法工委唯一的高校“立法联系点”。学校设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门研究机构—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现有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1个(人权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诉讼法学研究院、法律史学研究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证据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教师法治教育研究中心、全国法学教师培训基地1个(法治政府研究院),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引智计划”创新引智基地3个(“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法治与全球治理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数据法治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单位1个(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北京市*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基地1个,北京高校*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1个,与最高人民检察院等省部级以上国家机关共建高层次研究基地8个。另有比较法学研究院、法与经济学研究院、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等重要研究机构9个,新型研究机构13个。
学校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每年通过各类合作交流项目派出千余名师生赴境外交流学习,聘请数百名长短期外国专家来校讲学,培养国际型人才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学校先后与54个国家和地区的283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加入欧亚太平洋联盟、全球法学院联盟、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亚洲法律学会等国际团体,发起成立内地与港澳法学教育联盟。学校中欧法学院,是中国政府和欧盟在法学教育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学校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合作举办国际法专业双硕士学位项目,搭建了中外合作办学中美法学教育的高端平台。学校先后在英国、罗马尼亚、巴巴多斯共建3所海外孔子学院。
学校的校训是: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学校将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规律,弘扬传统,与时俱进,努力办成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一流法科强校。
学生、教师基础数据截至2020年9月,其他数据截至202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