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学院开设专业一览表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大类 | 专业类型 |
---|---|---|---|
1 | 美术学 | 美术学类 | 本科 |
2 | 环境设计 | 设计学类 | 本科 |
3 | 思想政治教育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本科 |
4 | 法学 | 法学类 | 本科 |
5 | 音乐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本科 |
6 | 舞蹈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本科 |
7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类 | 本科 |
8 | 医学影像技术 | 医学技术类 | 本科 |
9 | 药学 | 药学类 | 本科 |
10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11 | 热能与动力工程 | - | 本科 |
12 | 通信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1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类 | 本科 |
14 | 物联网工程 | 计算机类 | 本科 |
15 | 汉语言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16 | 新闻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 |
17 | 历史学 | 历史学类 | 本科 |
18 | 汉语国际教育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19 | 英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20 | 商务英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
21 | 体育教育 | 体育学类 | 本科 |
22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体育学类 | 本科 |
23 | 化学 | 化学类 | 本科 |
24 | 生物工程 | 生物工程类 | 本科 |
25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26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27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科 |
28 | 制药工程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科 |
29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学类 | 本科 |
30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数学类 | 本科 |
31 | 物理学 | 物理学类 | 本科 |
32 | 管理科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33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与贸易类 | 本科 |
34 | 旅游管理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 |
35 | 金融工程 | 金融学类 | 本科 |
36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类 | 本科 |
37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本科 |
38 | 智能制造工程 | 机械类 | 本科 |
39 | 会计学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40 | 资产评估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41 | 护理学 | 护理学类 | 本科 |
42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4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机械类 | 本科 |
44 | 土木工程 | 土木类 | 本科 |
45 | 地理科学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 |
46 | 园林 | 林学类 | 本科 |
47 | 城乡规划 | 建筑类 | 本科 |
48 | 测绘工程 | 测绘类 | 本科 |
49 | 风景园林 | 建筑类 | 本科 |
5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气类 | 本科 |
51 | 自动化 | 自动化类 | 本科 |
52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仪器类 | 本科 |
53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自动化类 | 本科 |
54 | 视觉传达设计 | 设计学类 | 本科 |
55 | 医学检验技术 | 医学技术类 | 本科 |
56 | 康复治疗学 | 医学技术类 | 本科 |
57 | 口腔医学 | 临床医学类 | 专科 |
58 | 针灸推拿 | 中医药类 | 专科 |
59 | 康复治疗技术 | 康复治疗类 | 专科 |
60 | 护理 | 护理类 | 专科 |
61 | 助产 | 护理类 | 专科 |
通信工程专业是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邵阳学院和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面向全省招生全日制本科学生。本专业由中英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中方专业课程由邵阳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教师承担,外方课程由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的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任教师承担。本项目办学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紧跟学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性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以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相结合的通识教育为基石,以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为根本,以实践能力训练为重心,以创新意识培育为灵魂,注重应用能力培养,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科学、工程、人文素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创新实践能力较强,精通英语,具有国际视野,能从事各类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等的研究、开发、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的潜心服务基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面向信息通信行业及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拥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掌握通信理论和工程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专业表达能力,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在通信工程、电子通信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现代通信产品研制、开发以及通信网络建设、运营、管理等工作的潜心服务基层的应用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面向信息通信行业及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拥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掌握通信理论和工程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专业表达能力,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在通信工程、电子通信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现代通信产品研制、开发以及通信网络建设、运营、管理等工作的潜心服务基层的应用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由邵阳学院和美国罗文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面向全省招生全日制本科学生。本专业由中美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中方专业课程由邵阳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师承担,外方课程由美国罗文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专任教师承担。
本项目办学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紧跟学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性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以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相结合的通识教育为基石,以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为根本,以实践能力训练为重心,以创新意识培育为灵魂,注重应用能力培养,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科学、工程、人文素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创新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国际视野,能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工程应用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潜心服务基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科学、工程、人文素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创新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能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工程应用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潜心服务基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预期能够承担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设计与开发及机械产品的运行与维护等工作。
根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教职工3312人,其中附属医院职工1854人;有正高职称(含教授、主任医师等)155人,有副高职称(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等)545人,博士、硕士772人。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教授为名誉院长、兼职教授,常年聘请多名外籍教师。有省级教学团队7个。邵阳学院院校介绍
邵阳学院创建于 1958 年(医学类专业办学历史可追溯到 1906 年),由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邵阳高等专科学校2002 年合并升本而成,2016 年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学校是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学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试点项目单位。60多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 17 万多名各类人才。
学校坐落在国家卫生城市、湘西南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邵阳市,人文底蕴深厚。这里诞生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再造共和”的民主革命家蔡锷,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吕振羽和德艺双馨的人民音乐家贺绿汀;这里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宝庆竹刻、邵阳布袋戏、滩头年画和花瑶挑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熠熠生辉,享誉中外。
学校有李子园、七里坪、西湖、江北四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58.20万平方米,校舍面积82.3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3.8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原值2.79亿元,馆藏图书237.03万余册,其中电子图书78万册,中外文纸质报刊1471种,各类数据库40个。
学校拥有23个教学学院,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机械、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类别;55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面向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学生26887人(不含继续教育学生)。
师资队伍力量雄厚。学校教职工3947人,其中正高职称(含教授、主任医师等)204人,副高职称(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等)753人;研究生导师113人(不含校外);博士452人(含在读)。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芙蓉学者、省“百人计划”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121人才工程”专家等58人。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教授为名誉校长、兼职教授,常年聘请多名外籍教师。
“双一流”建设成绩突出。学校拥有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 6 个;教育部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4 个,教育部地方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 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7个,省级特色专业 8 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6 个(含专科专业 2 个),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 1 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1 门,省级精品课程 7 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6 门,省级线下一流课程15门、线上线下混合课程12门,省级社会类课程2门;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1 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6 个,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9 个,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5 个,校外实习基地 273 个,其中省级优秀实习基地7 个;有直属附属医院2 所,协作型附属医院 1 所,教学医院 3 所;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1 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 2 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9 个;有省级教学团队 7 个;有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 个,教育部首批“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省首批“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有湖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4个,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 个,其他各类省级科研平台19个。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近年来,学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29项;获各级教学、科研成果奖157项;发表学术论文5600余篇,有471篇被国际三大权威索引收录;出版学术专著174部。学报社科版、自科版均为中国高校优秀期刊,影响因子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