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肥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广东2021年高考物理类招生计划人数为5人;
2、合肥工业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在广东2021年高考物理类招生计划人数为3人;
3、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广东2021年高考物理类招生计划人数为3人;
4、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广东2021年高考物理类招生计划人数为2人;
5、合肥工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在广东2021年高考物理类招生计划人数为2人;
6、合肥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广东2021年高考历史类招生计划人数为3人;
合肥工业大学2021年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招生省份 | 招生年份 | 招生科目 | 招生批次 | 招生人数 |
---|---|---|---|---|---|---|
1 | 金融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 |
2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入学后不能转专业;与美国克拉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 |
3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 |
4 | 机械类(智能制造)(08020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82003.飞行器制造工程+080213.智能制造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0 |
5 | 工业设计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 |
6 | 车辆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 |
7 | 仪器类(智能感知)(080301.测控技术与仪器+080705.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082601.生物医学工程+080303.智能感知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 |
8 | 材料类(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08020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80406.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80409.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080405.金属材料工程+080402.材料物理)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 |
9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 |
1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 |
11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 |
12 | 电子信息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 |
13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 |
14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 |
15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 |
16 | 自动化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 |
17 | 机器人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 |
1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 |
19 | 软件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 |
20 | 土木类(智慧城市)(081001.土木工程+08100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081002.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081201.测绘工程+081101.水利水电工程+081102.水文与水资源工程+080102.工程力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11 |
21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 |
22 | 地质类(081403.资源勘查工程+081404.地下水科学与工程+081402.勘查技术与工程)(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 |
23 | 交通运输(不招色盲)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 |
24 | 交通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 |
25 | 环境工程(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 |
26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082701.食品科学与工程+083001.生物工程+071002.生物技术+082702.食品质量与安全+081302.制药工程+100701.药学)(不招色盲色弱)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 |
27 | 建筑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 |
28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 |
29 | 工商管理类(120203.会计学+120201.工商管理+120202.市场营销)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 |
30 | 工业工程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 |
31 | 电子商务 | 广东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2 |
32 | 法学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 |
33 | 思想政治教育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3 |
34 | 英语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3 |
35 | 印度尼西亚语 | 广东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2 |
大学名称 | 大学分类 | 招生省份 | 招生年份 | 考生类别 | 批次名称 | 最低分数线 | 最低位次 |
---|---|---|---|---|---|---|---|
合肥工业大学 | 理工 | 四川 | 2019 | 理科 | 本一 | 628 | 17553 |
合肥工业大学 | 理工 | 四川 | 2020 | 理科 | 本一 | 618 | 16562 |
合肥工业大学 | 理工 | 四川 | 2018 | 理科 | 本一 | 617 | 16985 |
合肥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 理工 | 四川 | 2019 | 理科 | 本一 | 608 | 28602 |
合肥工业大学 | 理工 | 四川 | 2021 | 理科 | 本一 | 604 | 18502 |
合肥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 理工 | 四川 | 2018 | 理科 | 本一 | 600 | 27928 |
合肥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 理工 | 四川 | 2020 | 理科 | 本一 | 597 | 28043 |
合肥工业大学 | 理工 | 四川 | 2016 | 理科 | 本一 | 597 | 17067 |
合肥工业大学 | 理工 | 四川 | 2017 | 理科 | 本一 | 586 | 16567 |
合肥工业大学 | 理工 | 四川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84 | 4239 |
合肥工业大学 | 理工 | 四川 | 2019 | 文科 | 本一 | 582 | 4800 |
合肥工业大学 | 理工 | 四川 | 2018 | 文科 | 本一 | 582 | 5707 |
合肥工业大学 | 理工 | 四川 | 2015 | 理科 | 本一 | 574 | 16825 |
合肥工业大学 | 理工 | 四川 | 2020 | 文科 | 本一 | 573 | 4309 |
合肥工业大学 | 理工 | 四川 | 2017 | 文科 | 本一 | 573 | 5047 |
合肥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 理工 | 四川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70 | 39561 |
合肥工业大学 | 理工 | 四川 | 2013 | 文科 | 本一 | 568 | 6126 |
合肥工业大学 | 理工 | 四川 | 2014 | 理科 | 本一 | 567 | 18221 |
合肥工业大学 | 理工 | 四川 | 2016 | 文科 | 本一 | 566 | 5965 |
合肥工业大学 | 理工 | 四川 | 2013 | 理科 | 本一 | 562 | 31651 |
合肥工业大学 | 理工 | 四川 | 2014 | 文科 | 本一 | 557 | 6011 |
合肥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 理工 | 四川 | 2017 | 理科 | 本一 | 556 | 33350 |
合肥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 理工 | 四川 | 2016 | 理科 | 本一 | 549 | 51225 |
合肥工业大学 | 理工 | 四川 | 2012 | 理科 | 本一 | 535 | - |
合肥工业大学 | 理工 | 四川 | 2012 | 文科 | 本一 | 516 | - |
合肥工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工局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45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邓小平同志1979年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学校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9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学校深怀“工业报国”之志,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以“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为人才培养总目标,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培育践行“爱国爱校、笃学问道、团结合作、尽己奉献、追求一流”的校园文化,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学校已经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
学校坚持依靠教师办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220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双聘)、“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00余人。
学校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9项。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3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3万余人,拥有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个,学生在“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与“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赛事中取得包括金奖在内的一系列优异成绩,连续多年居《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各项榜单前列。学生桥牌队多次代表中国青年队参加国际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大学生艺术团多次参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