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宿舍对于即将进入大学生活的你非常重要。因为接下来几年的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会在这里度过,由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关于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的新生宿舍条件和环境的相关知识,可供参考!一、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新生宿舍条件图片环境怎么样宿舍主要分为花溪校区与大学城校区宿舍楼由学校安排,宿舍的分配主要是根据新生报道的顺序来划分的,宿舍一般是4~6人间,具体由学院安排,床位先到先得,床上用品由学...查看更多
西北民族大学2022年在全国本科院校排名第396位,本省大学排名第6位。
2022大学排名 | 学校名称 | 省市 | 2022本省排名 | 类型 |
396 | 西北民族大学 | 甘肃 | 6 | 民族 |
1、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省级)
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 ||
序号 | 高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1 | 西北民族大学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2 | 西北民族大学 | 舞蹈表演 |
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 ||
序号 | 高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1 | 西北民族大学 | 社会学 |
2 | 西北民族大学 | 民族学 |
3 | 西北民族大学 | 汉语言 |
4 | 西北民族大学 | 新闻学 |
5 | 西北民族大学 | 历史学 |
6 | 西北民族大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7 | 西北民族大学 | 生物工程 |
8 | 西北民族大学 | 动物医学 |
9 | 西北民族大学 | 口腔医学 |
10 | 西北民族大学 | 会计学 |
11 | 西北民族大学 | 音乐表演 |
12 | 西北民族大学 | 绘画 |
2、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藏、蒙)语言文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社会学、汉语言
甘肃省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技术、会计学、历史学、阿拉伯语、口腔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金融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物理学、民族学等
院校基础信息 | 青海民族大学 | 青海师范大学 |
综合排名 | 719 | 531 |
所属地区 | 青海西宁市 | 青海西宁市 |
创办时间 | 1949年 | 1956年 |
办学性质 | 公办 | 公办 |
隶属于 | 省政府 | 省政府 |
学科层次 | 本科 | 本科 |
院校类型 | 民族 | 师范 |
985 | - | - |
211 | - | - |
双一流A | - | - |
双一流B | - | - |
院系数 | 21 | 19 |
专业数 | 64 | 69 |
博士点 | 1 | 21 |
硕士点 | 131 | 155 |
男生占比 | 57 | 62 |
女生占比 | 43 | 38 |
西北民族大学坐落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兰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府,隶属于国家民委,是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是甘肃省确定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学校肇始于1941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建的民族学院,后民族学院并入延安大学,1949年延安大学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1950年8月在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基础上正式成立西北民族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设有西北新村校区、榆中校区和附属医院、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校园总面积1776余亩,总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图书文献等406万余册/件(含电子图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5亿余元。历经七十余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以“黄土地”和“黄河”为表征,以“朴实无华,甘于清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和“志存高远,奔流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为核心的西北民族大学精神,为国家培养了19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设有25个教学科研单位,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个门类,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3个,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现有师生3万余人。
学校拥有“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1个,“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全国劳动模范”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6人;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7个,在甘肃省“双一流”学科建设中,民族学为优势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民族信息技术、生物工程为特色学科。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1门,是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单位
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1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其他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新型智库和协同创新中心11个。建有国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4个,其他省部级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10个。定期出版发行《西北民族研究》(CSSCI来源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其中《西北民族研究》被评为“改革开放40年我最喜爱的优秀甘版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