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 ||||
资助项目 | 资助金额 | 资助人数或比例 | ||
国家资助 | 国家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8000元 | 约占在校非新生人数的0.21% |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5000元 | 约占在校非新生人数的4% | ||
国家助学金 | 平均每生每年 3300 元,分为三个档次, 一档 4400 元、二档 3300 元、三档 2200 元 | 约占在校生人数的21% | ||
国家助学贷贷款 | 根据学费加住宿费确定,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 无限制 | ||
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 |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 无限制 | ||
师范生公费教育 | 在校期间正常缴纳学费、住宿费。毕业到岗后一次性退还四年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 | 根据招生计划确定 | ||
校内资助 | 困难补助 | 临时困难补助 | 一次性发放,视情况确定补助金额,一般不超过3000元 | 无限制 |
校内奖学金 | 学习之星 | 500元/人 | 每学院可推荐1-5名高分学生参加评选,学校视全校总体情况对被推荐人进一步筛选 | |
综合素质奖学金 | 每年:一等2000元;二等1000元;三等600元 | 按班级人数前30%的比例评定综合素质奖学金,一等综合素质奖学金5%;二等综合素质奖学金10%;三等综合素质奖学金15% | ||
十佳大学生 | 2000元/人 | 10人 | ||
绿色通道 | 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暂缓交纳学费,资助第一个月生活费600元,资助在校期间学生意外伤害险保费,提供一套价值近400元床上生活用品。 | 100名左右 | ||
勤工助学 | 固定岗位:分两类,一类每月260元、二类每月300元; 临时岗位:每小时8元 |
250个左右 | ||
学费减免 | 减免1000―3000元 | 在校生人数的2% | ||
社会资助 | 永平自立贷款助学金 | 5000元和8000元两个档次(二选一) | 无限制 | |
叶圣陶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3000元 | 17名 | ||
张瑞华教授奖助学金 | 一次性奖励5000元 | 10名 | ||
熊智明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1000元 | 10名 | ||
燕宝奖学金 | 每人每年4000元,连续资助4年 | 无限制 | ||
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本省本科音乐、美术控制线
专业、院校代码 |
我校投档线 |
江西省控制线 |
美术类(含美术类、设计类专业) 代码:8001 |
文化291分/综合544.63分 |
文化291分/专业合格323分 |
美术学专业(公费师范生) 代码:8011 |
文化291分/综合546.48分 |
文化291分/专业合格323分 |
音乐学专业 代码:8001 |
文化291分/专业169.37分 |
文化291分/专业合格146分 |
音乐学专业(公费师范生) 代码:8011 |
文化291分/专业164.98分 |
文化291分/专业合格146分 |
音乐表演专业 代码:8001 |
文化291分/专业169.38分 |
文化291分/专业合格146分 |
舞蹈学专业 代码:8001 |
文化291分/专业168.9分 |
文化291分/专业合格153分 |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代码:8001 |
文化336分/综合510.38分 |
文化336分/专业合格161分 |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代码:8001 |
文化336分/专业综合504.59分 |
文化336分/专业合格142分 |
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代码:8041 |
文化291分/综合分525.22分 | 文化291分/专业合格323分 |
我校2019年外省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艺术)
江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融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于一体,位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江西省省会南昌,对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学校现有瑶湖、青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余亩,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336余万册,电子图书175余万册,数据库89个,古籍及民国线装图书6万余册。瑶湖校区不设围墙,四周以一条7公里长的瑶河环抱,具有突出的生态人文特色。
历史沿革
学校缘起于庐山白鹿洞书院,肇基于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昌大学,1953年改为江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是江西省本科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普通高等院校。2003年,江西金融职工大学(江西银行学校)整建制并入。
办学思想
学校先后七次迁址,六易其名,四度调整,砥砺出“静思笃行、持中秉正”的校训,孕育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形成了“以人为本、面向社会”的办学思想,“以生为本、以德为先”的育人思想,“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办学传统,“质量立校、学术铸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管理兴校、和谐荣校”的重点任务和“爱国荣校、民主和谐、求真务实、开放创新”的师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