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潍坊理工学院所有专业一览表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大类 | 专业类型 |
---|---|---|---|
1 | 旅游管理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 |
2 | 人力资源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3 | 视觉传达设计 | 设计学类 | 本科 |
4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本科 |
5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本科 |
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类 | 本科 |
7 | 生物技术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 |
8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 |
9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科 |
10 | 化学 | 化学类 | 本科 |
11 | 风景园林 | 建筑类 | 本科 |
12 | 学前教育 | 教育学类 | 本科 |
13 | 动画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本科 |
14 | 财务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15 | 环境设计 | 设计学类 | 本科 |
16 | 产品设计 | 设计学类 | 本科 |
17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设计学类 | 本科 |
18 | 美术学 | 美术学类 | 本科 |
19 | 摄影 | 美术学类 | 本科 |
20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21 | 自动化 | 自动化类 | 本科 |
2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 |
23 | 机器人工程 | 自动化类 | 本科 |
24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企合作) | 计算机类 | 本科 |
25 | 应用心理学 | 心理学类 | 本科 |
26 | 舞蹈学(体育舞蹈方向)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本科 |
27 | 广播电视编导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本科 |
28 | 数字媒体艺术 | 设计学类 | 本科 |
29 | 舞蹈学(校企合作)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本科 |
30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贸易类 | 专科 |
31 | 会计 | 财务会计类 | 专科 |
32 | 财务管理 | 财务会计类 | 专科 |
33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类 | 专科 |
34 | 艺术设计 | 艺术设计类 | 专科 |
35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自动化类 | 专科 |
36 | 城市燃气工程技术 | 市政工程类 | 专科 |
37 | 城市热能应用技术 | 热能与发电工程类 | 专科 |
38 | 工业节能技术 | 新能源发电工程类 | 专科 |
39 | 语文教育 | 教育类 | 专科 |
40 | 文秘 | 文秘类 | 专科 |
41 | 现代教育技术 | 教育类 | 专科 |
42 | 智能控制技术 | 自动化类 | 专科 |
43 | 应用化工技术 | 化工技术类 | 专科 |
44 | 英语教育 | 教育类 | 专科 |
45 | 动漫制作技术 | 计算机类 | 专科 |
46 | 旅游管理 | 旅游类 | 专科 |
47 | 空中乘务 | 航空运输类 | 专科 |
48 | 党务工作 | 公共事业类 | 专科 |
49 | 融媒体技术与运营 | 广播影视类 | 专科 |
50 | 化妆品质量与安全 | 药品与医疗器械类 | 专科 |
51 | 智能机器人技术 | 自动化类 | 专科 |
潍坊理工学院多少名能报考,位次排名多少可以上 | 潍坊理工学院选科要求山东,2022潍坊理工学院在山东选科要求对照表 | 潍坊理工学院是几本,是一本还是二本 | 潍坊理工学院分数线2021是多少分,附最低分和最低位次 |
潍坊理工学院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及代码 2022届高考参考 | 潍坊理工学院有哪些专业,比较好的王牌重点特色专业 | 潍坊理工学院多少分能考上 附2021-2019近三年最低录取分和位次 | 潍坊理工学院录取位次,附2021-2019潍坊理工学院最低录取位次和分数线 |
潍坊理工学院招生专业目录及有哪些院系2022年(参考) | 潍坊理工学院怎么样好不好,附排名简介校友评价(10条) |
潍坊理工学院本科就业率为89.16%。
潍坊理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创办于2005年。学校秉持“文化优先、体育优先、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校企一体化,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办学模式,以“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为宗旨,强化基础知识,注重人文涵养教育,突出能力培养,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学校分青州主校区和潍坊中心校区,总占地1600余亩,规划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其中主校区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九州之一的青州市,占地1100余亩,规划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建有室内体育馆和游泳馆、三个室外体育场以及云门山四季滑雪场。
中心校区位于世界风筝之都——潍坊市,占地600余亩,规划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校内建有国际交流中心(四星级酒店)、游泳馆、新松机器人展览馆、数字图书馆等,中央空调全覆盖,数字化、智能化的各类校园设施引领着智慧校园发展的新潮流。学生公寓采用书院式建设方案,设有松林书院、翰林书院、博雅书院、鸢都书院、云门书院、求是书院和培真书院等七个书院,书院大堂咖啡厅、会客室、钢琴弹奏等生活娱乐设施应有尽有,导师轮流入住书院,在第二课堂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书院的温馨高雅陶冶着大学生的情操,密切着师生情谊。校园采用巡检机器人、人脸识别系统,对市民开放,与白浪河北辰湿地公园融为一体,被誉为公园里的大学,展示着“潍坊理工学院”开门办学、拥抱未来的教育情怀。
学校设有新能源工程学院、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航空服务与酒店管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体育学院、新松机器人学院、大数据学院、现代农业与环境学院、音乐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继续教育与对外合作学院、数理学部2个教学机构,开设42个本科专业,31个专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法学等8大学科门类,形成独具潍理工特色的教学、科研架构。
学校下设潍坊理工学院科学技术研究院和潍坊潍理工综合高中两个独立法人机构。科学技术研究院通过人工智能、新能源、现代农业与环境三个研究所开展科技研发、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等业务。潍理工综合高中是经潍坊市教育局和潍坊市行政审批局批准成立的,由潍坊理工学院主办,集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级中学。创办于2020年,总计划招生数60个教学班,规划在校生3000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教职工1000余人,外聘教授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96人,教授73人,副教授25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67人,外聘教师中*2名、泰山学者1名,形成了一支素质精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和精干高效、严谨规范的管理队伍。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坚持自主创新,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现有1项教学成果荣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个教学团队被评为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3名教师获省级教学名师称号、30门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承担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1项、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6项、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5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6项;在新能源等领域荣获专利31项。近三年来,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总决赛、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等国家级竞赛奖励40项;获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省部级竞赛奖励168项,1300余人次获奖。
学校以建设零碳校园为目标,大规模应用可再生能源。在获得2017年世界绿色大学全球第21名、2018年第17名的基础上,2019年和2020年世界绿色大学评比中,均位居亚洲高校第一名。与牛津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瓦格林根大学等世界名校同榜排序。学校绿色校园被评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学校连续三年获评“年度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2019年获评“山东省十大就业竞争力本科高校”、“融媒传播最具创新力高校”;2020年获评“年度融媒影响力奖”、“年度融媒传播最具吸引力高校”、“年度招生宣传最具吸引力高校”。
学校以引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己任,紧跟社会需求,全力发展“新工科、新农科”专业群。坚持“校企一体化,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办学模式,聚合新松公司国际领先技术和潍理工人才与专业综合优势,探索校企人才共用机制,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模式,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数百名研发工程师与数百名大学教师交流互通、在校大学生与应用型技术员瞬时转换,完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建强优势特色专业,全力打造潍理工新松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为全国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样板,为提高潍坊市智能制造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2021年5月与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签署全面合作战略协议,紧抓山东省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和潍坊市建设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探索院校、院地合作新模式,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科技样板”。
学校稳步实施开门办学、开放办学、国际化办学的办学思路,精准把握新时代开放办学工作的任务和使命,广泛开展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与青岛大学签署全面帮扶、合作协议,二级学院对口帮扶,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引进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潍坊医学院等省内外大学知名教授担任我校本科授课教师,大大提高了本科教育水平,考研率在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加强与东南亚高校的合作交流,积极拓展我校师生学历提升渠道,先后与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菲律宾碧瑶大学、菲律宾国立新怡诗夏科技大学开展合作培养硕士、博士项目,全面与国际接轨,为教师、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深造和学生就业空间。
学校严格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构筑起由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退役士兵资助、绿色通道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资助体系。在校内还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勤工助学岗位等其他资助,保障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