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时,202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艺术类录取分数线以及最近三年分数线是2022届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7-2021年艺术类录取分数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正式填报志愿时一定要与学校官网公布的数据进行比对,确保无误。
2021年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录取分数统计表 | ||||||
来源省份 | 计划性质 | 批次 | 科类 | 投档分数构成 | 最低分 | 平均分 |
安徽省 | 艺术本科 | 本科二批B | 艺术类 | 综合分2=专业成绩/专业满分*700+文化成绩/文化满分*300 | 734.22 | 736.32 |
广东省 | 艺术本科 | 本科批 | 艺术类 | 综合成绩=文化*40%+专业*2.5*60% | 509.00 | 510.00 |
河北省 | 艺术本科 | 本科批B | 艺术类 | 综合成绩=文化*30%+(专业/专业满分)*750*70% | 554.06 | 557.99 |
湖南省 | 艺术本科 | 本科批 | 艺术类 | 综合成绩=文化(含政策性加分)×30%+专业×70% | 303.40 | 307.04 |
江苏省 | 艺术本科 | 本科批 | 艺术类 | 综合成绩=(文化/文化满分)*0.6+(专业/专业满分)*0.4*750 | 477.00 | 496.80 |
江西省 | 艺术本科 | 本科批 | 艺术类 | 综合成绩=文化*30%+专业/450*750*70% | 547.31 | 548.05 |
山东省 | 艺术本科 | 本科批 | 艺术类 | 综合成绩=专业*750/300*70%+文化*30% | 562.45 | 563.69 |
上海市 | 艺术本科 | 本科批 | 艺术类 | 综合成绩=文化*50%+专业*660/450*50% | 443.82 | 445.98 |
四川省 | 艺术本科 | 本科一批 | 艺术类 | 文化省控线上30分,按专业成绩录取 | 251.33 | 252.99 |
重庆市 | 艺术本科 | 本科批A | 艺术类 | 综合成绩=文化/750*300*30%+专业*70% | 212.78 | 213.11 |
注:综合分以各省公布计算方法为准,以上公式仅供参考。 |
序号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学科门类 | 授予学位 | 首次招生年份 | 备注 |
1 | 080701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 | 工学 | 1978 | |
2 | 080703 | 通信工程 | 工学 | 1978 | ||
3 | 080702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2000 | ||
4 | 080801 | 自动化 | 工学 | 工学 | 2002 | |
5 | 080301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工学 | 2002 | ||
6 | 80705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2004 | ||
7 | 080714T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2005 | ||
8 | 08060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2005 | ||
9 | 080704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2006 | ||
10 | 082601 | 生物医学工程 | 工学 | 2004 | ||
11 | 080204 | 机械电子工程 | 工学 | 2014 | ||
12 | 080803T | 机器人工程 | 工学 | 2018 | 新增专业 | |
13 | 0809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1995 | ||
14 | 080903 | 网络工程 | 工学 | 2002 | ||
15 | 080902 | 软件工程 | 工学 | 2002 | ||
16 | 080904K | 信息安全 | 工学 | 2004 | ||
17 | 080906 | 数字媒体技术 | 工学 | 2008 | ||
18 | 080905 | 物联网工程 | 工学 | 2011 | ||
19 | 082107 | 信息对抗技术 | 工学 | 2009 | 2018年暂停招生 | |
20 | 080908T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工学 | 2014 | ||
21 | 080910T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工学 | 2018 | 新增专业 | |
22 | 082502 | 环境工程 | 工学 | 1999 | ||
23 | 081202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2008 | ||
24 | 082503 | 环境科学 | 工学 | 工学 | 2009 | |
25 | 081201 | 测绘工程 | 工学 | 2011 | ||
26 | 080402 | 材料物理 | 工学 | 2008 | 2018年暂停招生 | |
27 | 080710T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工学 | 2019 | 新增专业 | |
28 | 080907T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2019 | 新增专业 | |
29 | 070601 | 大气科学 | 理学 | 理学 | 1979 | |
30 | 070602 | 应用气象学 | 理学 | 2009 | ||
31 | 070102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学 | 1999 | ||
32 | 070101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学 | 2003 | ||
33 | 070504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学 | 2002 | ||
34 | 070202 | 应用物理学 | 理学 | 2006 | ||
35 | 071201 | 统计学 | 理学 | 2001 | ||
36 | 120801 | 电子商务 | 管理学 | 管理学 | 2002 | |
37 | 120203K | 会计学 | 管理学 | 1991 | ||
38 | 120206 | 人力资源管理 | 管理学 | 2000 | ||
39 | 12010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学 | 2001 | ||
40 | 120202 | 市场营销 | 管理学 | 2001 | ||
41 | 120204 | 财务管理 | 管理学 | 2003 | ||
42 | 120103 | 工程管理 | 管理学 | 2003 | ||
43 | 120402 | 行政管理 | 管理学 | 2004 | ||
44 | 120403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管理学 | 2004 | ||
45 | 120901K | 旅游管理 | 管理学 | 2004 | ||
46 | 120601 | 物流管理 | 管理学 | 2004 | ||
47 | 120903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管理学 | 2014 | ||
48 | 120602 | 物流工程 | 工学 | 2008 | ||
49 | 120401 | 公共事业管理 | 管理学 | 2004 | 2015年暂停招生 | |
50 | 020102 | 经济统计学 | 经济学 | 经济学 | 2001 | |
51 | 02040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2003 | ||
52 | 020302 | 金融工程 | 经济学 | 2006 | ||
57 | 030302 | 社会工作 | 法学 | 法学 | 2003 | |
58 | 130502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学 | 艺术学 | 2004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56年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优先培育高校。
学校现有航空港、龙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学校拥有馆藏丰富的图书馆和设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学校构建起“三段培养、两次分流,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素质、系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现设有20个教学单位,57个本科专业,有26000余名全日制在校生。有3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13个;有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9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学校借鉴国际CDIO工程教育理念,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中国西部高校唯一的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
学校全面加强学科建设,学科特色与优势日益凸显。学校以信息学科、大气学科和经管学科为重点,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工、理、管、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融合发展。现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大气、信息、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群。
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全面服务气象、统计、国防等事业发展,全面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和四川省“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攀升。学校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2个、省市级科普和培训基地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175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6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
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不断壮大。现有专任教师1400余人,其中博士600余人,高级职称近600人,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千人计划、天府万人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突贡专家等120余人次;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气象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10余人,聘有100余名院士、长江、杰青等高层次专家为我校兼职教授。本校教师担任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20余人,比较有影响力的主要学术兼职46项。
学校认真贯彻国家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及“一带一路”对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40余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塞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建立4个国际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院),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的大学精神,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努力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